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荷蘭打擊「過度旅遊」,他們只想好好生活

換日線

更新於 06月21日07:47 • 發布於 06月07日09:19 • 陳怡君/怡君觀察
荷蘭打擊「過度旅遊」,他們只想好好生活
荷蘭打擊「過度旅遊」,他們只想好好生活

阿姆斯特丹在你的旅遊清單上嗎?壞消息是,荷蘭政府開始推行一系列限縮觀光的政策,可能會越來越難訂到旅館;好消息是,阿姆斯特丹可以維持有品質的城市生活,也可以為旅客創造更優質的旅行體驗。

自 21 世紀以來,荷蘭觀光業蓬勃發展,尤其是首都阿姆斯特丹以美麗的運河風景、自由的文化氛圍聞名,吸引世界各地的旅人們前往。根據《Holland Times》報導,2023 年阿姆斯特丹有超過 2,000 萬遊客到訪。

然而,爆量的遊客數對於官方而言並非漂亮的政績,反而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甚至促使荷蘭政府在今(2024)年宣布禁止阿姆斯特丹蓋新的旅館,除非已存在的旅館關閉。目前,已有 26 間興建中的旅館被迫中止計畫,除此之外,政府還限制未來每年最多只能有 2,000 萬人次在城市過夜。

當後疫情時代各國都在努力促進觀光產業發展時,荷蘭為什麼反其道而行?以自由聞名的阿姆斯特丹,又推出哪些限縮觀光產業發展的策略呢?

這一切必須回到阿姆斯特丹與觀光產業的「糾葛」來了解。

近 20 年來的觀光產業「糾葛」

2004 年,著名的「I amsterdam」字母地標誕生,這象徵著阿姆斯特丹開始打造其城市品牌。透過一系列形象的建立與媒體傳播,阿姆斯特丹企圖透過這句當地人自豪的的標語,在旅人們心中建立起一個自由又充滿獨特生活文化的「阿姆斯特丹印象」。

著名的「I amsterdam」字母地標。圖/Resul Muslu@Shutterstock

2014 年,有將近 1,400 萬遊客到訪阿姆斯特丹,對比於 2005 年增加了 40%。在成功的城市品牌行銷下,阿姆斯特丹的旅遊人次逐漸增加,其中來自鄰國比利時與德國的遊客最多。然而,隨著遊客大量增加,當地也開始出現反對觀光客的聲音。

2018 年,因不堪負荷人潮總是擠在廣場前,市議會投票通過拆除「I amsterdam」地標,這場拆除反映出觀光人潮已造成當地困擾。對此,荷蘭政府建立了一支 City in Balance 團隊,旨在追求「生活品質」與「接待遊客」之間的新平衡(toward a new equilibrium between quailty of life and hospitality)。

2020 年疫情爆發,在最嚴重的時期,政府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第一次頒布宵禁。阿姆斯特丹的旅遊產業也受到嚴重衝擊,住房率下降至 40%,紅燈區一帶的商店生意更銳減 90%。過度依賴觀光產業的現象,因為疫情而成為了不得不面對的課題,政府也開始鼓勵原本觀光客導向的商店轉型。

2021 年,疫情後的生活重新復甦,但居民與政府有個共識,那就是不想回到疫情前遊客過多的生活,希望可以控管觀光產業發展以維護居民的生活品質。於是荷蘭政府實施了幾項政策,包括限制過夜的旅客數量、鼓勵部分飯店改建為住宅與辦公室、市中心部分地區禁止吸食大麻、分散大麻店的分布、限制運河的遊輪數量等等。

為控管觀光產業發展,荷蘭政府實施了幾項政策。圖/Gaspar Janos@Shutterstock

2023 年,阿姆斯特丹榮獲世界旅遊排名第五名,僅次於巴黎、杜拜、馬德里和東京。同時,荷蘭政府卻也祭出限制,規範入境旅遊人數不得超過 2,000 萬人。

新政策有哪些特色?

那麼,限制觀光發展的阿姆斯特丹將會如何呢?該不會要封城了嗎?放心,根據「2035 年阿姆斯特丹願景計畫書」,荷蘭政府預計推行的策略旨在期待觀光為城市帶來正向的影響,而不是傷害。在該計畫書中,我認為有幾項頗有阿姆斯特丹特色的方針:

一、重塑「自由之城」的精神

阿姆斯特丹向來被認為是一座「自由之城」,但政府認為城市的自由被許多不肖商人解讀為恣意妄為,因而產生了許多遊走在道德邊緣的生意,甚至連帶造成許多影響居民的行為。因此,荷蘭政府預計透過城市品牌,重塑自由之城的精神為「創意」與「發展性」。

二、吸引優質旅客,而非會傷害城市的遊客

荷蘭政府預計限制人數眾多的旅行團,因為旅行團往往會造成喧鬧和擁擠。此外,也將鼓勵荷蘭的企業發展有益於城市生活的生意,而非透過品質不佳的娛樂活動做生意,並排除以吸食大麻和享受紅燈區為目的之遊客。

圖/fokke baarssen@Shutterstock

三、發展阿姆斯特丹周邊區域的觀光潛力

為了避免遊客集中在阿姆斯特丹,荷蘭政府預計挖掘其他地區的觀光潛力,一方面希望吸引遊客前往週邊的城市和小鎮,另一方面也期待打造荷蘭為旅客會想一訪再訪的國家。

阿姆斯特丹「私房景點」推薦

我在 2020-2021 年期間在荷蘭的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讀書,適逢疫情期間,恰巧經歷了觀光產業低迷、許多商店關門、全國實施嚴格宵禁的時期。

幸運的是,我還是可以透過事先預約的方式參觀博物館,畢竟荷蘭是一個擁有超過 400 座博物館的國家,除了最知名的「荷蘭國家博物館」和「梵谷博物館」之外,我也非常喜歡阿姆斯特丹攝影博物館(Foam)。

創立於 2002 年的 Foam 博物館,經常產出許多前衛而富有實驗性的攝影作品,並發行雜誌介紹當代攝影與議題。Foam 的場館不大,外觀看起來也跟普通民宅沒有太大差異,但經常展出新銳攝影師的作品,從紀實到實驗性的創作都有,也常以策展或雜誌出版的方式,探討當代攝影相關議題,例如近期的 Foam 雜誌就討論到 AI 與攝影的關係。比起純粹的展示空間,我認為 Foam 更像是一個藉由攝影醞釀思想的基地。

如果近期有機會再訪荷蘭,我最想參加的則是 The Offline Club 在荷蘭各大城市舉辦的「離線活動」。離線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能使用手機」,參與者們可以聊天、看書、打毛線、彈樂器,就是不能滑手機,藉此幫大家找回一段與他人深度連結的時光。我認為離線活動反映出荷蘭的生活哲學──不必追求大魚大肉或華服等物質享受,而更在意返璞歸真的幸福。

2025 年是阿姆斯特丹建立 750 週年,除了好奇這座城市的「新平衡」會是什麼模樣,也期待著「阿姆斯特丹模式」再度成為城市經營的新典範!

【延伸閱讀】

●杜拜如何從缺電的貧窮小漁村,一躍成為舉世聞名的「黃金之城」?
●拆除打卡點、標「中文警語」、禁團客入紅燈區⋯⋯為何想發觀光財,反而讓荷蘭人得不償失?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Harley
    疫情出國才是正確的
    06月20日07:2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