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汽車

運動羊大戰!C650Sport vs AK550 vs TMAX 集評

Mobile01

更新於 2017年11月26日16:00 • 發布於 2017年11月22日01:31 • RICK

大型運動速可達車款,一直是許多車友們在檔車與速可達之間的完美選擇,擁有比起大多數大型速可達優異的運動性能,且又有大型速可達的舒適性以及方便性,早期的市場選擇上大概只有一至兩種車款可選擇,不過 2017 年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年,因為除了原有的日系廠牌與歐系廠牌之外,來自台灣的 KYMCO 光陽機車也正式推出旗下最新的運動速可達車款 AK550,所以台灣的市場就有 BMW C 650 Sport 以及 YAMAHA TMAX 530 DX 與 AK550 三款車可以選擇,但是這三款車到底有何特色,以及配備比較上要如何選起,這都是讓潛在買家頭痛的問題,畢竟有的是黃牌,有的則是紅牌,排氣聲浪與車輛設計又不相同,操控感更是三者非常明顯不同之處,這篇文章希望能讓大家作為選購車輛的參考建議。

大型運動速可達的歷史,大概可以為了 YAMAHA TMAX 寫上完整的一篇都不成問題,畢竟從第一代 TMAX 上市至今,有許多的對手都想與 TMAX 同台較勁,不論是加大排氣量,或者是做出非常相似的雙三角台懸吊設定等等,但最後依然是 TMAX 獨領風騷,直到近五年 BMW Motorrad 正式推出 C 600 Sport 與後繼車款 C 650 Sport 之後,市場終於變得不再是 TMAX 獨大,部分比較喜愛安全性與配備的車友們陸續改選擇 BMW Motorrad,尤其是後期的 C 650 Sport,配備 ASC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讓循跡系統也變成標準配備,不過國內的廠商也不是省油的燈,今年 KYMCO 正式將 AK550 端上檯面,以更優異的引擎配置,加上最高等級的車輛配備以及相較兩者較低的售價,同時又抓準 550 以上大型重型機車未來有高速公路路權的可能性,以紅牌的身分推出,讓市場有著不小的波動,也因此國內的大型運動速可達銷售變得更競爭。

至於這次集評,為什麼只挑選這三款車進入選擇呢?主要是因為四個特點『雙缸、雙三角台、CVT 與引擎固定在車台上』,這四點其中三點也剛好就是運動速可達的重點,剩下的變速方式選擇 CVT 車款則是因為 CVT 是這級距比較常見的車款,比較上會變得更能看出這三款車在剩餘的設計差異性,同時也會讓成績更有趣,不過價格上也是這三款車非常有趣的部份,因為價差落差超過十萬,到底要怎麼選擇也是很讓人頭痛的問題,但相信看過這篇文章之後,將會更容易選擇出自己所想要的車輛。

集評文章正式開始之前,先來看看這三輛車的規格比較差異吧!

本篇文章也將進行分章節介紹,有興趣者歡迎點選下列連結進行跳章。

一、BMW Motorrad C 650 Sport 簡單介紹

二、KYMCO AK 550 簡單介紹

三、YAMAHA TMAX 530 DX 簡單介紹

四、燈型比較

五、各車款身高比例比較

六、排氣聲浪比較

七、加速測試

八、綜合道路試駕

九、總結

一、BMW Motorrad C 650 Sport 簡單介紹

這次文章的車種排序,依然是以廠商的英文名稱順序為主,所以第一輛要介紹的車款就是 BMW Motorrad 的 C 650 Sport,這輛車是在 2012 年底正式推出的運動型速可達 C 600 Sport 的進化版本,搭載並列雙缸 647c.c. 水冷引擎,並且一登場就搭配前倒叉與前雙碟等配置,同時在 2016 年推出小改款後,將車輛型正式改名為 C 650,同時 ASC 車輛穩定控制,也就是俗稱的循跡防滑系統也成為 C 650 Sport 車系的標準配備,實用性方面除了有手動控制的三段風鏡高低可調,FLEX-CASE 折疊式行李箱還能在停車時增加車箱容量,非常貼心。

車頭設計

車燈組

遠近分離

三段可調風鏡

車身側面

車頭方向燈

C 650 Sport 的車體造型在小改款之後,變得更年輕且更有科技感,車頭燈組雖然是單邊點亮的 H7 55W 燈泡,不過燈組設計外側擁有 DRL 日行燈,讓車頭的造型更年輕有活力,風鏡使用三段手動調整高低,可依照騎士需求手動調整,側邊的方向燈為 LED 款式,不需要另外花費改裝。

前輪組

土除造型

前輪制動

前輪組則是能夠看到 40mm 的倒立式前叉,這算是這三者之中第一款使用這種前叉系統的大型運動型速可達,提供比較強悍的運動能力,前輪的尺寸為 15 吋輪胎,配置前雙碟煞車,前輪使用 270mm 的固定式碟盤搭配 NISSIN 製造的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並配有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保護。

騎士視角

左邊把手

騎士的視角方面,C 650 Sport 的騎姿設計比較偏向歐洲人需求,尤其是把手的配置是比較偏平把造型,亞洲人想要抓握會稍稍覺得距離有點遠,但從左把手上的開關設計,可以看到 BMW Motorrad 的貼心之處,早早的設計就是盡可能讓騎十能夠在行駛中除了能切換方向燈與喇叭之外,儀錶板的功能切換也都位於此處。

儀錶板

夜間啟動

溫度

均速

均油耗

即時油耗

日期

機油檢查

胎壓偵測

總里程

單趟里程1

單趟里程2

自動里程

設定

儀錶板的功能也非常多樣化,以時速為主體顯示的指針數位混合液晶儀錶板,在指針的位置最高上限為 180km/h,背光是在夜間較柔和的橘色背光,數位區域可顯示油量、引擎轉速與時間之外,還可顯示里程、日期、溫度或者加購的胎壓偵測等功能,也可在此調整 ASC 車輛穩定控制的啟閉。

把手中央有著 BMW 的廠徽,如果有需要選購 GPS 配件,原廠則是設計將此蓋移除就可以安裝原廠選配的 Navigation V 或者 VI 導航系統,以及台灣 Garmin 的 zumo 590 導航系統等。

車輛右邊把手可以看到油門把手與啟動開關等,同時這輛車配備的加溫握把調整,也可以在此處進行啟動或關閉。

前方置物

左邊置物空間

右邊置物空間

中央置物機能表現方面,原廠設定是左右兩邊都可以開啟,所以置物箱的容量表現還算不錯,左邊可以使用歐規 12mm 車充埠替智慧型手機或者導航裝置供電,右側的置物箱前端還有設計擋板,避免置物箱開啟時內部的東西馬上掉出。

C 650 Sport 是這次三台之中唯一使用傳統鑰匙的車款,中央鎖頭有著多段整合控制功能,包含電門啟閉、龍頭鎖以及車箱與油箱蓋的開關等等。

腳踏空間

油箱蓋

油箱內蓋

腳踏的位置是 C 650 Sport 的表現強項,可平踩與斜踩雖是大家都有的功能,但斜踩的距離是三款車之中最長,小編 183cm 的身高可以將腿直直伸長踩踏,對於長途舒展筋骨更有幫助,油箱蓋則是放在坐墊前端,使用鑰匙開啟外蓋,並再用手轉開內蓋。

坐墊

車箱

flexcase開關

flexcase展開

多出空間

照明燈

前座座高本來預設應該是 800mm,不過由台灣汎德引進的車款將會標配 780mm 低坐墊選項,讓騎士能夠比較輕鬆的停車踩踏;車箱的空間基本上能納入一頂全罩式安全帽,不過透過 BMW Motorrad 專利的 flexcase,可以將車箱的空間在停車時增大兩倍,藉此納入另一頂全罩式安全帽,同時車箱內也有 LED 照明燈,方便整理車箱使用。

車身後端的車體設計比較簡略,且因為 flexcase 的關係,車身不需要設計得很厚實,算是在外觀與實用性上做出最大的特點分別。

車尾燈組使用 LED 尾燈組,並搭配 LED 方向燈組,讓車尾燈組不需要再另外改裝,即可擁有較佳的照明特性。

後座腳踏為手動開折款式,不過腳踏上鋪有一層橡膠墊,這是三款車之中唯一配有此項設計的腳踏,可以提升後座的舒適度,同時長途騎乘也比較不需要擔心滑落。

搖臂傳動組

後避震器

傳動箱

BMW Motorrad 使用新式的 CVT 系統設計,將 CVT 包覆於引擎內側,並搭配乾式離合器設定,左側的傳動箱身兼搖臂系統,提供後輪的支撐性,內部使用鏈條傳動,可讓壽命更長久;後輪的懸吊系統則是使用單槍側置的懸吊,可以從避震器的下座端調整預載程度,以符合使用者需求。

後輪制動

油壓煞車

機械手煞車卡鉗

後輪的制動系統則是使用與前輪相同的 NISSIN 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並配備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以及 ASC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也就是俗稱的循跡控制系統,可避免後輪因對動力過大導致車輛打滑,這在之前的媒體試駕活動中有明顯的體會,後輪制動系統為 270mm 固定式碟盤,在下方還有第二機械式卡鉗,此卡鉗作為手煞車設計,連動方式為將側柱踢下即鎖定後輪,非常直覺且實用。

繼續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