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台、比學者從歷史視角談身分認同 國史館辦學術論壇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04月18日02:46 • 發布於 04月17日09:38 • 歐陽夢萍採訪

由比利時台北辦事處及比利時法語文化區國際總署主辦,國史館、台灣歷史學會等合辦的「認同:20-21世紀台灣與比利時的歷史視角」學術論壇今天(17日)下午在國史館大禮堂舉行。國史館表示,由於台、比均有多重身分認同問題,希望藉此討論如何在多重身分的社會中達到共存、對話、相互尊重及對外來文化的包容。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論壇致詞時表示,二戰後的台灣常有所謂四大族群,也就是福佬、客家、外省人、原住民族,其實是為了朝向「台灣民族」的形成,有它的建構性(constructive),但事實上,在政治經濟利益的分配、文化權的公平方面並不平等,台灣民主化的過程可說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換句話說,儘管已有一個事實國家的存在,也有共同遵守的憲政秩序,但內部認同分歧仍會在一些時刻成為困擾,且會受到外部或國際因素的影響。

陳儀深表示,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有關20-21世紀台灣與比利時的認同問題,台灣方面多由歷史學者出席,討論從原住民時代談到漢人的陸續移入、日本殖民統治對族群關係的影響、宗教對台灣人認同的影響,以及20世紀後半的白色恐怖時期,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認同問題

國史館則說明,比利時在1830年獨立建國前,曾是西班牙、奧地利、法國等國的領土,使得比利時迄今具有多重身分認同;台灣則有原住民族、17世紀漢人移入,後又經歷日本殖民統治,加上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帶來大批移民,致使台灣人的身分認同也具有複雜性及多重性,因此希望透過本次論壇,討論在不同脈絡、背景下的當代國族認同議題,以及如何在多重身分的社會中達到共存、對話、相互尊重及對外來文化的包容,這也是台灣與比利時兩國歷史學界共同關心的重要課題。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