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是歷史、自然和人類力量交錯的結果,地球若沒有濕地,就不會出現人類的文明。
《臺灣濕地誌》是一部恢弘且深入的台灣濕地全紀錄,橫跨歷史、地理、生態與人文,帶領讀者探索這片孕育無數生命的土地。濕地是地球的重要生態系統,具備碳儲存、防洪、淨化水源等功能,並為多樣化的物種提供棲地。
作者方偉達教授詳細記錄台灣各地的濕地樣貌,從北到南、從離島到內陸,並剖析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對濕地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書中討論濕地在生態保育與氣候危機中的關鍵角色,展示復原濕地的具體方法與成功案例,讓人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價值與未來可能性。
無論是自然愛好者、環保行動者,還是關心台灣的讀者,都能從中發現濕地故事背後的豐富脈絡與深刻啟示。
(以下內容摘自《臺灣濕地誌》一書〈山有飛禽河有魚——西部重要濕地與保育〉篇章,由野人文化授權,文中小標由《上下游》另行編輯,與原書無涉,且為閱讀需要調整部分擷取內容,更多精彩文字請詳見該書。)
鰲鼓濕地:棲地型態多樣、生態豐美
明鄭時代閩南移民在雲林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嘉義縣新港鄉一帶)向南進行開墾,當時墾民聚資合股,並以「五股」(Gōo-kóo)為名領得荒地之墾照。一九六○年代,政府推動開發海埔新生地,選在嘉義「五股」填海圍堤造陸,準備種植甘蔗,建立臺灣糖業公司東石鰲鼓農場。當時地層下陷,歷經了五年,耗資三億多元,終於完成約一千公頃的海埔新生地,並以十年時間將土地洗鹽淡化。
這片基地為北港區的出海口。北港溪發源於樟湖山,上游為虎尾溪,為雲林縣與嘉義縣的界河。北港溪和朴子溪的出海口之間,形成鰲鼓濕地,擁有多樣化的棲地型態,包括蔗田、水稻田、防風林、沼澤地、淡水地、鹹水地、紅樹林、河口、潮間帶等,生態包括東方白鸛、黑鸛、黑面琵鷺、唐白鷺、雀鷹、赤腹鷹、灰面琵鷺、魚鷹、諾氏鷸、彩鷸、小燕鷗、紅尾伯勞等保育鳥類。
二○一○年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在結合濕地與平地造林區域設立為「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包含東石農場、鰲鼓農場及溪子下農場(又稱溪仔腳農場)土地,二○一二年開園,提供民眾入內參訪遊學1,2。
東石到布袋:圍塭、晒鹽造成濕地變化
嘉義沿海也是臺灣移民文化的發源地,屬於環境生態敏感區域,由於外在營力交互作用影響,造成離島沙洲;另因人為魚塭墾殖、鹽田開發,已經和陸地相連接,只留下雲嘉外海的外傘頂洲和臺南外海的網仔寮汕,屬於離島沙洲。
嘉義地區海岸變遷十分顯著,人為圍塭、晒鹽、墾田、建地、築壩、建築港口等,造成海岸濕地變化。例如,鹽水第一條街道的橋南老街,在月津港淤積之後,逐漸沒落,剩下整排老街屋訴說著當年的故事。
從嘉義東石到布袋,共有朴子溪河口、好美寮、布袋鹽田等重要濕地。最盛期間,沿海都是鹽田。布袋鹽場橫跨東石、布袋及義竹三個鄉鎮,總面積廣達二百公頃,由北至南分設立掌潭、壽島、新厝、中區、北港、新塭等六個場務所,管理轄下十個生產區。
東石鄉網寮村東南邊,日本統治時期稱為「掌潭北部鹽田」,先由「掌潭北部組合」管理,後與「掌潭南部組合」合併為「掌潭製鹽株式會社」。一九四一年「掌潭製鹽株式會社」遭到「臺灣製鹽株式會社」強制收購。國民政府入臺之後,劃分為布袋鹽場第二生產區,一九八四年因為暴潮,堤防潰決,布袋鹽場關閉。
北門鹽田:內海陸化,擁有紅樹林濕地
北門舊名北門嶼,原是倒風內海外的濱外沙洲,係青峰闕北方出入口。因北門嶼在倒風港門戶處,所以稱呼為北門。清嘉慶年間,倒風內海淤填陸化,與陸地相連,現今演變成為魚塭與鹽田,其間擁有雙春紅樹林濕地。
七股鹽田濕地:青鯤鯓扇形鹽田最知名
七股鹽場過去是臺灣最大的晒鹽場,和南側的七股溪出海口範圍,共同被劃入七股鹽田濕地,但是鹽場並不在台江國家公園的範圍內。其中的青鯤鯓扇形鹽田,位於臺南市將軍區聚落,古代像是一尾青色鯤魚之身,閃閃發出藍光,得名「青鯤鯓」。
青鯤鯓北方有扇形鹽田,一九七七年由臺灣鹽業股份有限公司填平青鯤鯓沙洲與內海,開闢而成新鹽灘,二○○二年五月,七股鹽場和青鯤鯓扇形鹽田結束晒鹽,從空中俯瞰,可見鹽田形成巨大的扇形,西側則有青山漁港西南航道,通往臺灣海峽。
七股早年不見於輿圖,是曾文溪以北的「倒風內海」與「台江內海」陸連後的地區,潟湖為青山港汕、網仔寮汕、頂頭額汕與新浮崙汕等濱外沙洲與陸地之間的內海水域。
七股位於曾文溪下游入海口北方,原稱七股寮。清道光年間,洪理、黃軍等十六位股首招佃開墾此地,後來經過七十二份分配,七位股首等招佃來墾,七股寮就是當時七位股首招來的佃戶所構築茅寮處,後來發展為村莊,因此得名。
另傳本地形成海埔新生地後,有福建省來臺開墾的七名移民,他們開闢經營一處名為「七股塭」的魚塭,之後本地沿稱「七股」。十七世紀時,尚為台江內海潟湖一部分,到了一八二六年(清朝道光六年),因為鹿耳門港道淤塞,原內海陸化為陸地。
七股潟湖:與沿海社區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七股潟湖為台江內海最後一片潟湖,臺灣第一大潟湖,由曾文溪四次改道而造成今日景觀,當地人稱為「內海仔」或「海仔」,是目前臺灣西南沿海最具有生產力與多樣性的生態環境。然而,目前也歷經面積銳減的危機。二○○九年台江國家公園成立,成為其一部分。
七股潟湖南北端都有缺口,潮水可以進出,稱為南北潮口,目前北潮口逐漸被泥沙所填塞,西以離島沙洲網仔寮汕與臺灣海峽相隔,共計三個沙洲、兩個出海口。這些離岸沙洲是七股海岸的特色,其形成係由於海底地形較靠近岸邊,且是外海碎浪帶的位置,該地波浪在碎浪區內,無法繼續前移至岸邊,搬運泥沙的能力降低,只能將泥沙留置於碎浪區,因此沙洲具有阻絕波浪入侵的功能,形成海岸防禦屏障。
七股潟湖與沿海社區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潟湖提供七股漁民插蚵、養殖文蛤並設定置網捕魚,以利當地生計;且提供臨近的魚塭海水來源,並且洗滌魚塭排放出來的有機池水,成為臺灣海水魚類繁殖重鎮。近來隨著生態旅遊興起,搭乘膠筏暢遊潟湖,成為生態旅遊重要景點。
曾文溪口濕地:生物棲息的重要場域
曾文溪口濕地是保育鳥類黑面琵鷺的重要度冬區。濕地北起頂頭額汕七股燈塔,南至曾文溪南岸青草崙堤防,東以省道臺十七號公路(國聖大橋)為界,西側海域延伸至等深線六公尺處,總面積約一七三三公頃。
曾文溪口濕地原是台江內海的一部分,由於曾文溪上游帶來豐富的營養鹽,出海口的廣大泥灘孕育了底棲和浮游生物,成為生物棲息的重要場域。每年秋冬季節,候鳥族群都會在這裡過境或度冬。
四草濕地:荷蘭治台期即有紀錄
最早見於一六四○年間荷蘭人繪製的《安平圖》,一七五二年(清乾隆十七年)屬於北汕尾嶼(Boxemboy,或稱北線尾)的一個小島Rediut Zeeburgh,稱為四草嶼。相傳有人發現嶼上有四株奇異的樹,這些樹的樹幹中,生長著可以帶來福氣的草,因而稱為四草。另一說法,四草係「草海桐」的別稱,因當時四邊都長滿了這種「檚」(草),所以叫做四草。
根據清朝姚瑩所撰《東槎紀略》:「道光三年七月,臺灣大風雨,鹿耳門內,海沙驟長,變為陸地」。一八二三年(道光三年),颱風造成台江淤塞,北汕尾島的四草嶼與鄰近的沙汕形成陸地和湖泊,稱為「四草湖」,當地又名「泗草」。
注釋:
- 由國立中山大學陸曉筠執行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規劃案,榮獲2011年美國景觀建築協會「分析規劃領域專業組首獎」。
- 陳力豪、莊士賢、陳耀祥、方偉達,〈鰲鼓濕地設立保護區可行乎?鰲鼓濕地的機會與挑戰〉。《濕地學刊》,第10卷第1期,2021年,頁85至104。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