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2023 電腦零組件選購建議:以英特爾為例 i9–13900K、i7–13700K、i5–13600K DIY 桌機配單 [零件介紹篇]

EnterBox

更新於 2023年05月17日07:38 • 發布於 2023年01月06日09:13 • EnterBox

感謝 Intel 贊助,讓我們可以自由發揮這期的內容。我覺得 Intel 這代產品很值得推薦,因為我們手上有測試過 i9–13900K 和 i5–13600K 這兩顆處理,效能成長很明顯。因此在這篇文章中你會看到我們推薦 Intel 最新一代 Raptor Lake 的處理器。

兩年多前我們將每個主要的電腦零組件單獨做了九部影片,一整個教學系列,觀看次數大概 20 幾萬。時隔兩年,許多硬體都推出新的型號,效能也成長很多。當時雖然把每個零組件都講了一遍,但可能沒有在選購上解決到觀眾的問題。所以這次我們修正方向,盡力讓大家知道實際購買時怎麼合理分配預算、知道要買多好的零件。當然這篇內容會更濃縮精簡一點,用詞用字也會比較去脈絡化,歡迎大家糾正補充,或是提供自己的選購心法和觀點。

CPU Intel Raptor Lake

有在關注硬體的朋友加減都知道,Intel 第 12 代 Alder Lake 是擠爆牙膏,效能提升很多,評測 Alder Lake-S 時便給予極高的評價。

新推出的 Intel 第 13 代 Raptor Lake-S 效能又更上一層樓,不僅是時脈上有顯著提升,翻倍的 E-Core 和加量超多的 L2 Cache 也是一大主因。

加上現在礦潮退去顯卡跌價、SSD 價格競爭持續發酵,最近組裝電腦真的是難得的時間點。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跟大家分享如何用 Intel 第 13 代的處理器組裝電腦。在選購建議上,另一個 A 開頭的我們這次也會介紹。欸嘿~跟你想的不一樣!是 Alder Lake。這是因為 Intel 第 13 代非 K 處理器上市還有一段時間,現在第 12 代雖然因為匯率漲價,但還是很好的選擇。

以 Intel Core 十幾年的品牌形象,以及這邊看到的價格,高低階應該就不用解釋吧 XD 如果你的電腦需求吃重 CPU 運算效能,例如 3D Rendering、影片剪輯和虛擬機。那麼我推薦直接買第 13 代,再根據你的預算挑選 i5、i7 或 i9,因為第 13 代翻倍的 E-Core 在這些需求都可以有效發揮。

對大多數人來說,打遊戲的話 i5–13600K 其實就很夠了。如果你預算充足,想要把遊戲玩到頂尖,或同時有直播、剪輯影片的需求,那買到 i7、i9 也是合理的選擇。

若預算很緊,預算不到萬元 i5–13600K、i5–13600KF,而且除了遊戲就是文書上網,可以看看目前第 12 代 non-K,或等之後第 13 代 non-K 的價格。

在實際配單的建議,除非你是比較熟門熟路的玩家,否則我個人買或幫別人組,都會優先選帶內顯的型號。而且即便知道會裝獨立顯卡,我也會這樣選擇。有內顯,對於未來檢修、升級上都是比較方便的。平常內顯可以分配一些事情給他做,並不會完全浪費。當然如果你是老練的玩家,手上也有很多備品可以交叉測試使用,那麼在已經有顯示卡的情況下,選擇不具內顯功能的處理器,在購買價格上就能省下幾百到千元。

選擇零件、規劃配單時你可能會想,i5–13600K 上 i7–13700K,差 $4,000,捏一下上了。結果感覺主板也要升級,那 SSD 不換 2TB 感覺也說不過去,一前一後可能就差 $8,000 了。所以我覺得每個價位帶都有它適合的族群和使用者,預算可行的話可以多買一階,作為未來用比較久的考量是最好的,但不用硬拚上到兩個等級。也可以精準評估自己在每個零件的需求,如果不需要 64GB 記憶體,那就先選 32GB 記憶體,省下預算,等未來再升級。因為越往上,整機價格成長攀高速度會變快。這類似買相機的感覺。單機身如果 5 萬,加上鏡頭、記憶卡、記憶卡讀卡機、長期儲存成本,大概會到 10 萬。如果機身買 10 萬等級,那實際運作的設備大概會到 20 萬。

當然高階產品一定有他使用的族群。我現在經常用的桌機,是用初代 i9,i9–9900K 用到現在也是很快樂,他在工作上幫助我很多,遊戲娛樂也很爽。雖然 2019 年我買在 $17,x00,不是最便宜的時間段,現在 i5 也早就超越他的效能,但對我來說這筆投資就很划算。

主機板

主機板的選擇對新手來說相對複雜,你需要一開始就決定,卻又要通盤考慮所有零件,因為幾乎所有你選擇的零組件,都圍繞著他做配合。

首先是主機板的尺寸,mATX、ATX 基本上可以滿足大多使用者的場景。有經驗、有興趣、需要更多擴充或是小要更小的機身,再去考慮 ITX 和 E-ATX。不然那就像新手第一次就玩困難模式,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要處理。

其次就是考慮晶片組了,通則上來說,百位數就是他的新舊代數。十位數就是高低階差異,例如最高階的是 Z790,通常這些數字都會包含在型號裡。

但不是經常組電腦的人,看起來就是一堆無意義的文字符號。我建議可以多善用購物平台、官網的篩選功能,就可以讓你更快了解所有產品。另外有時你會看到 B660 高階主板價格很高,但規格、用料比入門 Z690 還好,也是很正常的。

目前 Intel 定位高階的 Chipset,在 Hight Speed I/O 的設計,是我比較喜歡的邏輯。Intel 讓南橋提供數量足夠的 I/O,但與 CPU 間有更大的頻寬,大約是競品兩倍。打個比方,比起有超多水龍頭,我覺得水流量大才能解決使用的痛點。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感覺不出來,但有大量在傳輸資料的話就會有感覺。

額外的小 bouns,目前買 Intel 第 12 代是可以裝到 700 Series Motherboard,或是買第 13 代也可以裝到 600 Series 的主機板。這是因為他們採用同一規格的腳位定義,LGA1700。這個數字要記得,後面挑散熱器時會需要這個數字。

首先品牌,你一定認識這四大天王:ASUS 華碩、GIGABYTE 技嘉、MSI 微星、ASRock 華擎。以下只是我們主觀的高低階定位排列,不建議你將這個表的橫向對比。實際上產品定位通常還是針對不同客群出發,而且每一代的高低階多少都會有點微調。就像你雖然可以拿定位接近的 Benz E Class 和 BMW 5 Series 互相比較,但他們終究是不同品牌,核心精神也不同。

CPU 要能發揮效能,主機板的供電也要足夠。那你可能會想說「照這樣說,主機板也不知道要買什麼價位呀,難道就買最貴的嗎?」這是許多人 DIY 會很難去量化拿捏的地方,不像 CPU 有時脈、核心數可以比較。最好還是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的 I/O 需求,以及供電程度再來選擇。

但我知道大家需要一個比較簡單的答案,提供一個經驗公式「主機板價格高不高過 CPU,低不低過 CPU 一半」。基本上照這個原則,就不容易遇到你買了很貴 CPU,卻搭了一個供電能力太弱的主板。

另外近幾代主機板價格因為功能更強、堆料更豪華、供應鏈漲價還有其他因素漲價非常多,有些定位的主機板價格甚至漲到以前兩倍了。相較之下 CPU 同等級大概漲價 20%,所以套到剛剛的原則,以及後面提到的經驗攻勢,不管是買舊電腦、新電腦時你都可以斟酌微調一下。

散熱器

通常買 CPU,廠商就會給你散熱器。但如果組裝搭配的是 Intel 後綴有 K 或 KF 的 CPU,這種可以額外手動超頻的 CPU,內附是沒有散熱器的,就要自己另外購買。畢竟以玩家的角度來說,如果付了一個陽春的散熱器,也絕對壓不住超頻的熱。那還不如省下來反映在價格受的甜頭~讓玩家根據自己需求去選擇,這才是 DIY 好玩的地方呀。

目前 Intel 第 13 代上市的 CPU,都是 K 版,所以都是沒有內附散熱器的。而無後綴款和後綴 F 款則會有散熱器。散熱器基本上分兩種:風冷和水冷,這邊講的水冷就是 AIO 一體式水冷。

如果你第一次組電腦,或是你組過幾次,要幫別人組電腦,我建議裝風冷。雖然水冷效能很強,水冷後續使用、保養上需要知道一些眉角,要是漏液也會很麻煩。而且除非裝到 i7–13700K、i9–13900K 超頻,或是追求特定靜音或燈光效果,不然風冷其實很夠。尤其大多我遇過的朋友買電腦,都是以買 i5 為主,那其實風冷就夠了。

風冷在選擇時,要留意標示的高度跟機殼標示支援的 CPU 散熱高度,最好也多抓一點空間,記憶體高度也要確定,避免機構干涉。

高階的風冷散熱效果也不比低階的水冷差,不過水冷品質和技術都有越來越好,或許未來用上水冷風險會比較低。如果要上水冷,預算就抓高一點,優先選售後保固理賠好一點的品牌。不管選擇哪一種散熱,都要記得 CPU 扣具規格。例如第 12 代、第 13 代都是 LGA1700,那麼購買散熱器前,請務必確認他有支援這個規格。有一些一兩年前出的散熱器,可能官網沒有更新,可以問一下客服或看相關公告,很多品牌都可以申請請他們寄出新的扣具。

以 i5–13600K 為例,在 Intel 官網上你會看到他寫 Maximum Turbo Power(渦輪功率上限)是 181W,這就是在自動超頻下他會需要的功耗,某種程度上也就反映了他的發熱等級。

而風冷散熱器廠商則會標示 TDP,通常我就乘上一個經驗係數,例如 120%~150%。比較大的品牌標示都會比較老實,至於那種 TDP 標超高的,恩~大家要看一下價格,以及看網路上開箱實測大概就可以體會。

如果你已經有組裝經驗,除了外觀以外,在效能上可以進一步綜合考慮你希望的噪音程度、希望壓制的溫度。當然也不要過於要求覺得 CPU 要壓在 60 度、70 度,沒到就是不夠好,我是覺得不用這麼拼啦。還有一點大家在看評測時可以去了解,怎麼對應到你日常使用。如果是打遊戲的情況,大多時候 CPU 是不會滿載,因此功耗和發熱其實都不會那麼高。

如果你想瞭解水冷,大家也可以看我們之前用 Intel Core i9–11900K 測試了近十款水冷的橫向評測。

顯卡

常見搭獨顯的機種,顯卡都佔了桌機最大比例的預算,佔到 50% 都很合理。之前礦潮顯卡漲價到不可思議,礦難以後顯卡的價格越來越甜,現在真的是組電腦的好時機。不過 RTX 40 系列一發佈,高階顯卡的門檻也瞬間翻倍,當然效能進步也是有目共睹。顯卡可以講的東西也是滿多的,之後還是單獨一期來講好了。簡單來說,Nvidia 還是有滿大優勢。而選擇上可以從自己的預算和價位帶來入手,在效能足夠、預算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高階。

顯卡目前看正規通路上幾乎沒有 RTX 3080、RTX 3090 了。也不建議在網路上看二手顯卡,因為對大多數人沒有什麼辨別礦卡或二手卡好壞的能力。我自己要買二手卡,現在也是不太敢碰二手卡。

另外現在 Intel 也推出 Arc 顯卡,未來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目前我們也在使用 Arc A770 做評測,敬請期待。

記憶體

目前記憶體剛好處於一個 DDR4 改朝換代到 DDR5 的過渡期。DDR4 目前效能不差,價格比較便宜。不過未來一定是 DDR5 的天下,DDR5 未來在容量、速度上都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價格預期也會下來。Intel 目前第 12 代和第 13 代 CPU 的其中一個優勢,就是他們都可以支援 DDR4、DDR5,主要取決於主機板是支援哪一種,兩種插槽不一樣,無法混插哦。好處就是,如果你預算很緊,選 DDR4 的主機板跟記憶體加起來會便宜不少,而不用刻意被綁定選擇 DDR5。現在高階的主機板比較多會使用 DDR5,但例如 ASUS TUF GAMING Z690-PLUS 就同時有 DDR4 和 DDR5 兩種版本可以選擇,所以就對應到前面說的,主機板的選擇真的是要通盤考慮。

記憶體的功能就是儲存短暫需要的資料,容量方面提供大家一個比較低的門檻參考,要裝更多是沒問題的。如之前在其他影片提到,這個就是一個參考,如果你明確知道自己所需的容量,那就以你的判斷為主。如果不確定的話,可以在使用時打開工作管理員,看看目前記憶體容量使用的極限狀況。提供一個參考,例如目前 16GB 你已經用到 8 成約 12、13 GB 了。那下一台桌機就建議 32GB,才能滿足未來需求。容量買太大其實對效能不會有幫助,但先裝大一點,預留未來使用的空間也是常見作法。另外安裝的順序是新手常見的錯誤,插兩條的話目前因為主機板的記憶體走線都是 Daisy Chain,通常優先選擇用 CPU 數過來第二、四條來安裝,實際上還是記得以說明書建議為主哦~

這邊滿有趣的是,Intel 官方得圖表中提到單核心提高 15%、多核心提高 41%,其中記憶體控制的提升也佔了一咪咪。所以之前我就拿了 i5–12600K 和 i5–13600K 來看看差異,簡單說個結果,i5–13600K 可以超到 DDR5 6600,i5–12600K 大概超到 DDR5 6200,可以看出第 13 代處理器對記憶體的控制也有進步。

磁碟

沒意外的話,通常我都建議選擇 SSD。以目前市場價格來說,SATA SSD 跟 M.2 SSD 同容量差不多規格,價格已經沒什麼差了,M.2 的速度卻快個好幾倍。而且目前 PCIe Gen4 和 PCIe Gen3 價差也不到。加上現在主機板都是 PCIe Gen4 了,為了爽度我會選擇上 PCIe Gen4 啦。但如果你預算比較緊,可以優先選擇 PCIe Gen3 x4,通常可以省個幾百塊到千元,不無小補。PCIe Gen3 和 PCIe Gen4 的速度差異,雖然在帳面數字和實測跑分會有明顯差異,個人覺得在體感上差異很小,是優先可以在預算不足時動刀的地方。

不過容量方面我就覺得可以大膽投入。例如目前是用 512GB,可以直接可慮 1TB 或 2TB。雖然 SSD 長期來看一定是走向降價,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是三五年久久裝一次電腦,我比較喜歡一次裝好一點。換個角度想,平常買手機、平板、遊戲機,從 128GB 升級到 256GB 就要花 USD$100。哇~開玩笑,現在 $3,000 買 PCIe Gen4 有一堆不錯的 1TB 型號可以選耶。

目前價格甜蜜點是在 1TB,1TB 也的確能滿足大多數人的使用需求,推薦大家選擇。但我個人覺得目前市場上 2TB 的溢價也不會到太誇張,而你可能要考慮到 M.2 位置有限、磁碟管理方便性,所以我個人使用會從 2TB 起跳。

如果你是想玩大容量陣列來儲存資料,我也建議 2TB 起跳、4TB 尤佳。選擇 Intel 平台也可以知道一下,他有 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這個功能可以使用,可以了解看看。我之前有使用四條 PCIe Gen4 x4 2TB 就有用到這個功能,做了相關安裝教學和各個模式的簡單測試。

電源

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困難的就是選擇電源的瓦數跟品牌。大家都知道電源很重要,不過選完瓦數夠用就好,不用刻意買過大的瓦數、抓太多 range,畢竟瓦數大跟品質好沒有絕對掛鉤。在瓦數的計算上,因為顯卡通常是最耗電的,所以決定好顯卡,電供等級也差不多了。可以直接找張顯卡推薦的電供瓦數,這個建議瓦數他已經估好了你所有零件的需求,照著買就可以了。

或是你可以透過 be quiet! 的計算工具,這以前有介紹過。當然如果你未來有升級打算,或是你知道自己會裝一堆 SSD、一堆外接供電、一堆 RGB 高轉速風扇,那瓦數才需要多抓。大的品牌其實都不會到太差,但各家都會有比較便宜低階的型號,偶爾也會看到特定型號災情。

如果搭配的處理器、主板、顯卡是中高階,也可以看看電供輸出的電源線夠不夠、12V 供電足不足使用,以及該型號的風評、品牌保固售後……等等。如果配到 RTX 4090、RTX 4080 這種新顯卡,會看到 ATX3.0、PCIe 5.0、12VHPWR 這些新名詞,會是未來電源的方向。

機殼

機殼的挑選雖然不會牽一髮動全身,但大概也動半身。首先剛剛建議主板選擇 mATX、ATX 就能滿足大多數人需求,在這邊機殼就可以優先看 ATX 的機殼,基本上選擇性也是最多的。當然如果你要拿 E-ATX 機殼配 mATX、ITX 主機板也是可以,但會有一種小朋友穿大人皮鞋的感覺,當然真的有這個需要,側板關上平常也看不到啦~

其他機殼會標示出來的規格,都是滿重要的,像是顯卡支援的長度、CPU 散熱器高度、支援的磁碟數量還有支援的風扇安裝方式。

如果你挑選一個好的機殼搭配上整機的規格和視覺,懂的人就知道「哦~你品味不錯哦」。或是你真的買到很貴的機殼,可能會出現另一種效果,就是即便你裡面放 Core 2 Duo,不懂電腦的人也會以為這台要十幾萬。當然外觀這種東西就存在大量抄襲、致敬的產品,價差可能兩倍到四倍。

現在許多主機板都會有前置 USB-C 功能,但是許多便宜的機殼只會有 USB-A 接頭,在預算 OK 的情況下,就可以優先找前置有 USB-C。

這邊將電源跟機殼一起講。一個經驗法則,通常機殼預算抓全體的 5~10% 就可以了。或是整台組完,電源+機殼大概佔個 10% 也差不多。

總結

除了上面段落提到各個零組件的介紹與預算分配原則,在影片中也實際列出五張使用 Intel CPU 的配單,從兩萬到十幾萬不同價位,並說明實際選擇的思考脈絡。

希望能解決大家不知道怎麼挑的問題,像是不知道挑哪個品牌、哪個等級,或是不知道怎麼抓價位和預算。藉由這樣的方式,能實際幫助到大家。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