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選擇問「比較好的問題」,讓你在工作與生活中無往不利

女人瘋

更新於 2022年03月29日06:28 • 發布於 2022年03月24日16:00

在工作環境中,遇到突發事件發生時,我們常聽到「不是我的錯」、「不干我的事」或「不是我的問題」等類似的話語,但其實這時我們更該思考的是:「個人責任感何在?」

今天分享這本《QBQ問題背後的問題》,其「問題背後的問題」(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QBQ)是透過改進問話、提出不同問題的方式,發揮「個人擔當」(Personal Accountability)的精神,在工作或生活上,進一步改善生產力、提高更佳的團隊精神、減輕壓迫感。
實踐QBQ式的思考方式,能讓我們在工作上、生活中,減少提出「爛問題」,更能減少而後產生的壓力和負面情緒,內化QBQ的精神,在發生問題的當下,更能在第一時間在腦海中直接提出QBQ的問題,讓事情能夠順利發展和解決。
本文主題
關於個人擔當
什麼是「比較好的問題」?
擊敗你生命中的裁判
個人擔當從「我」開始
不試圖改變他人
QBQ祈禱文
結論

關於個人擔當
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作者米勒選了間餐廳,想坐下來吃頓簡單的午餐,餐廳裡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搶到一張吧台旁邊的凳子,坐了幾分鐘後,一位年輕的服務生端著一托盤的髒碟子,正準備匆匆往廚房方向走去時,眼角餘光看到米勒,便停下來問米勒想來點什麼餐點。
米勒說想先來杯健怡可口可樂,年輕人告知他說只有百事可樂,便改選擇了一杯檸檬水,過了一下子,年輕人送來沙拉、麵包捲和水,一溜煙地又不見了,留下米勒面對一整桌滿意的餐點。
突然間,一隻「服務的長手臂」越過米勒的右肩,送來了一罐冰涼、內在沁心的「健怡可口可樂」!明明店裡沒有賣的飲品,年輕人卻願意為了滿足米勒這位客人的需求,也選擇為他付這瓶可樂的錢,而米勒往下一問才得知,其實是年輕人請他的經理去街角雜貨店買的。

這是一則有關於「個人擔當」的故事,在中午的尖峰時段,年輕人明明已經忙不過來了,但當他注意到一位顧客好像必須招呼,即使那不在他負責的區域範圍內,他還是決定盡力幫忙,而不是提出像是「為什麼每件事都該我做?」、「到底是誰負責這個區域?」、「為什麼老是人手不足?」等等無法解決事情的爛問題或是錯誤問題。
因為這些問題並不正向,也缺乏行動的力量,像在暗示某人或某事該為問題或狀況負起責任,與「個人擔當」的精神實在背道而馳。然而不幸地,在遭逢沮喪或是某種挑戰時,一般人往往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和防衛的反應,而第一時間浮現在腦海的往往是錯誤的問題。

什麼是「比較好的問題」?
1、以「什麼」或「該如何」這兩個詞來發問,而不是「為什麼」、「什麼時候」、「誰」。
2、包括「我」字在內,而不是「他們」、「我們」、「你」或者「你們」。
3、把焦點放在「行動」上。
QBQ精髓:答案就在問題當中,藉由提出更好的問題,當下做出更好的抉擇與答案。
每一天,在來到個人與職業生涯中未曾探索過的荒原時,通常有無數個選擇要做,不是選擇下一個行動,而是下一個想法。比如:我能做什麼?看似簡單的提問,要提問出來卻不容易。
錯誤問題1:以「為什麼」為開頭
任何人都可能掉進「為什麼」的陷阱,當我們選擇問「這種事為什麼落到我頭上?」時,會覺得自己毫無掌控的權力,使我們進入一種壓力巨大的受害者心態,就算我們真的是受害者,情緒也似乎很正當,但一旦有了「為什麼是我?」的想法,就會使壓力越來越大,如果想擺脫「受害者想法」,最好從自身做起。
我們更該問的QBQ是:我如何能幫上忙?我能做什麼來改善現狀?
錯誤問題2:以「什麼時候」為開頭
當我們問「什麼時候?」,比如什麼時候才要解決問題、顧客什麼時候才會回我電話,背後表示著我們其實別無選擇,只能在一旁乾等,接著就把行動推遲到未來,總導致事情被延宕,像是把問題向外推託責任的感覺。然而拖延不做的結果,可能會釀成更大的災難,應該在事情還不嚴重時,趕緊解決並妥善處理。
我們更該問的QBQ是:我能提供什麼解決方法?
然而每個組織的制度都不完美,資源也有限,當我們花太多時間思考想擁有的事物,比如更完善的制度、更多的人手、更新的工具,若管理者要等到「所有適當的人選就位」後,才願意把團隊建立起來,個人也要等到一切資訊準備妥當才來做決策,等到所有問題都有答案才肯付諸行動,更會導致更多需解決的問題一再被拖延。在現有的資源下闖出成就,反而更能實現一開始的願望。一味把注意力放在不存在的事物上,只會徒然浪費時間和精力,如果想要改變現況,反而應該努力在框架之內成功。
QBQ:在現有的資源下,我該如何闖出一番成就?
錯誤問題3:以「誰」為開頭
誰的錯?是誰的失誤?在我們問出這些問題時,其實是在找代罪羔羊,想找個責備的對象,但持續的責怪並無法解決事情,反而會製造恐懼、摧毀創造力,在人與人之間築起高牆;比起交互指責對方,我們更該實現個人擔當,透過團隊合作與腦力激盪將事情做好,發揮最大潛能才是最重要的事。

同時記住,我們全在「同一個」團隊之中,即使每天我們都會見到不同的團隊、部門、區域以及個人,因為彼此的交互目的而共事,但在競爭者眾的情況下,我們更不該把時間花在互相扯後腿的事情上,應該把「我們」、「他們」拋豬腦後,扛起個人的擔當。
QBQ:我該做哪些事,盡自己的力量,來一肩扛起眼前的成敗責任?

擊敗你生命中的裁判
無論我們試圖成就什麼,總有某些障礙需要克服,而且往往是無法掌控的,此時的我們更該努力充實自己,別把注意力擺在障礙上,才能在這場競爭中,不論裁判多不公平,我們依然能夠成功。如果你想贏,就停止抱怨那些無法掌控的事情,讓自己厲害到足以擊敗生命中的裁判吧!

個人擔當從「我」開始
個人擔當的意義是: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思想、行為及其產生的後果承擔起責任,其力量來自於以「什麼」或「該如何」發問,並包含「我」字在內的問題。
在加入「我」字的問題裡,目的是為了把焦點從他人與周遭環境中移轉開,進而反求諸己,畢竟我們無法改變他人,也無法控制環境與結局,真正能夠掌握的只有我們的想法與行動,將焦點擺在如何將力氣與精神用在能力所及的事物,反而更能提升我們的影響力。

不試圖改變他人
了解並體認,自己唯一能改變的只有「我自己」,即使可以透過輔導、諮商、教導,我們還是無法改變他人,除非當事者痛下決心,才可能從內心改變。透過QBQ的思維,從「我」開始做起,比起問「他們什麼時候才會說到做到?」,讓我們問問自己:「我該如何將我認同的原則付諸實行?」
QBQ祈禱文
相對於美國著名神學家尼布爾的祈禱文:
「願上帝賜我平靜,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人;
願上帝賜我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人;
願上帝賜我智慧,明辨兩者的差異。」
以QBQ的精神將著名的祈禱文修改成:
「願上帝賜我平靜,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人;
願上帝賜我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人;
願上帝賜我智慧,了解那人就是我。」
在停止抱怨、體認到必須從「我」開始後,我們更該將焦點放在行動上,在問題中添加「做」、「製造」、「建立」等動詞,問自己現在能夠做什麼、製造什麼、建立什麼,來實現個人擔當;透過修煉自己的想法,接著問比較好的問題,最後付諸行動。

QBQ精神中的「個人擔當」:
1、別再有「受害者」的心態,別再拖延或怪東怪西。
2、我只能改變我自己
3、當下就去執行
在面臨新的狀況時,以行動解決問題,不抗拒改變,不把時間花在發牢騷與抱怨上面,提出正向的問題:「我該如何適應這多變的世界?」才真正能帶來改變。把「知道」轉化成為「行動」,每天問問自己,今天學會了什麼,改變了什麼。
延伸閱讀//將情緒能力值點滿,我們都能變得更強大
延伸閱讀//「曾一無所有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 中年轉職勇氣力|謝慧英

圖片來源:Unsplash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warno.com.tw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