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書評》疼痛的遊戲:讀《小說家vol.1》

Openbook閱讀誌

更新於 07月31日10:20 • 發布於 07月31日10:20 • 葉佳怡

如果Thread或Dcard上已有這麼多故事,又如果現實常常比小說還荒謬,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讀小說?

或許因為小說不只是故事。若說孩童玩遊戲是發展自我認知的重要方式;讀小說就是成年人的遊戲,其中,短篇小說更是幾個來回間就能投射出一幅心靈宇宙圖像。

惑星文化出版的《小說家》第一輯當中,6個故事代表的正是6場遊戲,其中王仁劭〈空集合的流星雨〉或許最適合用來為此定調。他受訪時表示,寫作的契機是在Youtube上看到一場流星雨直播,然而直播到一半電池沒電,畫面變黑,「反而我在聊天室裡看到很多人說他們這時候才看到流星。」

寶瓶座流星雨(拼接)(https://blogs.nasa.gov/Watch_the_Skies/2022/05/03/meteor-showers-to-bookend-overnight-skywatching-opportunities-in-may/, 公有領域, 連結”>圖源:維基)
寶瓶座流星雨(拼接)(https://blogs.nasa.gov/Watch_the_Skies/2022/05/03/meteor-showers-to-bookend-overnight-skywatching-opportunities-in-may/, 公有領域, 連結”>圖源:維基)

➤發掘或毀滅存在於平行時空中的另一個人

要說一本短篇小說輯如何集體映照出台灣的社會光景,難免陷入過度解讀的困境。但可以確定的是,本書從朱宥勳、陳柏言、張亦絢、木下諄一、何玟珒到王仁劭,都各自反映出了一些當代的碎片,裡頭有折射出國際局勢的虛構台海戰爭、有小人物在大歷史洪流中的滅頂與生存、有性別、家庭、情慾及政治之間的糾葛、有疫情經驗、有真實與虛構的辯證及長照議題,甚至還有交織了新科技及動物倫理再搭配VTuber的當代寂寞系故事。

然而一路讀來,我又隱隱感覺有什麼共同的主題在竄動——所有故事似乎都在發掘或毀滅存在於平行時空中的「另一個人」。

比如朱宥勳的〈赴會〉,描寫在2047年發動的台海戰爭中一位中國解放軍上尉,是如何因為台灣的一個少年,重新承認自己有想要穿上蘿莉塔服飾的衝動,「他從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原來一直在等待這些裙子。」

蘿莉塔服裝是自1990年代在日本流行起來的時尚風格及次文化,可形容為「成人的少女服裝」。受到維多利亞時代和洛可可時期風格的影響,設計上常使用蕾絲、花邊、緞帶、蝴蝶結等元素。(圖源)
蘿莉塔服裝是自1990年代在日本流行起來的時尚風格及次文化,可形容為「成人的少女服裝」。受到維多利亞時代和洛可可時期風格的影響,設計上常使用蕾絲、花邊、緞帶、蝴蝶結等元素。(圖源)

陳柏言的〈母親的夢〉更是直指核心,其中幾乎每個角色,都為了成就另一個人而犧牲了可能的人生;這一切犧牲,在小說中幻化為一個全台灣人目睹過的新聞事件:「我們如此專心致志,觀看著六名工人在水中相互依傍著,最終鬆開彼此的手,逐一沒入洪水之中。」於是我們看見有人一次次犧牲自己、有人一次次犧牲他人。然而,小說可以把他們全都召喚回來,小說可以讓人正面凝視暴力。

➤失望的巨大衝擊在心靈層面炸出蕈狀雲

進一步看,我們發現這些發掘及毀滅,都帶有某種災難性。這些災難不見得帶來身體上的傷害,卻能為疼痛賦予意義,進一步讓人看見「使疼痛真的讓人感受到疼痛的事物」。其中張亦絢本是精於此道之人,她表示〈秋天沒有的絕症〉講的是「那些有著驚世駭俗家庭背景的人,其實也有普通的生活想要過。」

故事主角將這份理想託付在家人身上,卻在失望後感受到巨大的衝擊。這種災難對生活實質幾乎毫無影響,卻可以在心靈層面炸出蕈狀雲,讓我們看見電影《腦筋急轉彎》要是拍到主角30歲以後,信念體系可能面臨的全面危機。

至於災難的另一個面向,我們可以在木下諄一的〈有家歸不得〉中看見。從日本來台定居的男主角,因為疫情,無法像往常一樣每年回家探望父母,而逐漸丟失與日本的連結。於是,眾人因為那段非常時期而遭到暫停、懸置的人生,都透過作者悠淡的筆法,浮現出集體創傷的形狀。

由covid-19病毒引發的全球大流行疫情,對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生活等都造成嚴重影響。(圖源:Pixabay)
由covid-19病毒引發的全球大流行疫情,對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生活等都造成嚴重影響。(圖源:Pixabay)

無論是創傷還是痛苦,就像醫院裡從1到10的疼痛分級量表一樣,你的3可能不是我的3,他的9也可能只是你的5。只是小說總不服輸,就要花幾萬字來開研討會。

尼采曾把自己感受到的慢性疼痛描述成一條狗,藉此強調疼痛的忠誠、厚臉皮,以及充滿智慧的特性。這裡的疼痛代換成心裡的痛苦,其實也成立。於是我們有王仁劭在〈空集合的流星雨〉中,那頭為了顧及動物倫理而在動物園出現的虛擬花豹,那麼豐盈無缺的身體,彷彿抹消掉所有可能出現的折磨與困境。

➤虛擬人設與真實人生的組合寓言

然而,外皮與內在可以拆開嗎?網路上的人格跟現實的自我有多少種排列組合?我們最終都能像故事中的男主角一樣,誠摯又浪漫地對從沒見過真實樣貌的Vtuber說出:「希望可以看到既是虛擬,也同樣真實的你」嗎?

於是何玟珒的〈一個紀錄真實的提案〉幾乎像是討論這個議題的伊索寓言。為免破哏,在此不多談情節。然而在小說最後,彷彿是結論的「創作者既自私又狡猾」,與其說是一種對自己的控訴,不如說是作者為了保護自己不受暴力傷害的一種反擊。

許多時候,創作者確實剛好是既自私又狡猾的人。最近我們也在跟艾莉絲.孟若(Alice Ann Munro)有關的新聞中,再次得知此事。一個人究竟是用創作合理化自己的軟弱,還是試圖用創作去與自身及他人的惡意對抗,終究有一天都會在時光中浮出真相。

讀者翻開《小說家vol.1》不只是讀到一群創作者的故事,而是來看一群人如何透過創作與世間的各種陰影及疼痛進行遊戲。畢竟關於這場遊戲,沒有人無話可說。●

小說家 vol.1
作者:朱宥勳、陳柏言、張亦絢、何玟珒、木下諄一、王仁劭
出版:惑星文化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朱宥勳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畢業、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曾獲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文學獎。著有《誤遞》、《堊觀》、《暗影》、《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作家生存攻略》、《文壇生態導覽》、《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等。2022年以《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臺灣小說家群像》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2023年以《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入選文策院第16期Books from Taiwan(BFT)計畫「成人冊」書單。

陳柏言

高雄鳳山人,臺大中文所博士候選人。曾獲第35屆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大獎等,並獲選「2020年《聯合文學》20位最受期待的青壯世代華文小說家」等。已出版小說《夕瀑雨》、《球形祖母》、《溫州街上有什麼?》。

何玟珒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雙主修歷史畢業。曾獲鳳凰樹文學獎、臺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入選《九歌109年度小說選》,2022年以短篇小說集《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獲得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張亦絢

台北木柵人。巴黎第三大學電影暨視聽研究所碩士。著有長篇小說《愛的不久時:南特/巴黎回憶錄》、《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以上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短篇小說集《性意思史》(2019年Openbook年度好書);推理評論《晚間娛樂》等。專欄「我討厭過的大人們」獲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曾任2019年台北藝術大學駐校作家。《FA電影欣賞》專欄「想不到的臺灣電影」作者。《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經選為2000年後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小說之一,獲頒「21世紀上昇星座」榮譽。近作為《感情百物》。

木下諄一

曾任職於日本商社、出版社,現從事寫作及翻譯。中文小說《蒲公英之絮》獲得第11屆臺北文學獎,為首位榮獲此獎的外籍作家。著有《隨筆臺灣日子》、《記憶中的影子》、日文小說《アリガト謝謝》等書。經營FB粉絲頁和YOUTUBE頻道「超級爺爺Super G」。

王仁劭

1995元旦出生的彰化人,aka不相信星座的魔羯,東海大學中文所畢。曾得過幾個文學獎,目前專寫小說,未來期望能拓展至影視劇本,作品似乎多愁善感,現實則是那種被請吃飯就會很開心的直男。第18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首獎得主,著有小說集《而獨角獸倒立在歧路》。

閱讀通信vol.292》廢文不廢,一無所獲也很珍貴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定期贊助

  • 單筆贊助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300

  • 500

  • 1,000

  •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 葉佳怡(作家、譯者)
    2024-07-31 18:20 小說家﹐短篇小說﹐朱宥勳﹐陳柏言﹐張亦絢﹐木下諄一﹐何玟珒﹐王仁劭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