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北車站前商圈危老都更屈指可數? 專家曝這原因讓改建不易

太報

更新於 2022年08月14日05:25 • 發布於 2022年08月14日05:25 • 徐筱嵐

睽違多年,台北車站站前商圈終於再出現百戶以上的新建案,位於漢口街一段和重慶南路一段的「豐基皇居」已悄然動工。專家分析,站前商圈屬於大片商業區,住宅氛圍淡薄,加上該區多為老地主長期持有,早年土地劃分零碎,整合到一定規模難度,所以推案主要以商業大樓為主,使得都更、危老重建相對困難。

暌違多年,北車站前商圈再見新建案,接待中心設在博愛路上,在老建築中顯得特別突出。徐筱嵐攝
暌違多年,北車站前商圈再見新建案,接待中心設在博愛路上,在老建築中顯得特別突出。徐筱嵐攝

台北市平均屋齡位居六都之冠,屋齡40年以上的老宅比例約5成左右,儘管政府積極推動都更、危老重建盼能加速改建,但速度始終緩不濟急。以台北車站站前商圈為例,近年來,新建案寥寥可數,雖然有揚昇君臨、昇陽城中等屋齡4年到8年左右的建案,基地面積多在500坪以下,戶數多半不超過百戶,且以小宅為主。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分析,北車站前商圈由於靠近博愛特區,先天上就屬於較「敏感地帶」,以博愛特區最知名的建案「元大一品苑」為例,當初為了要不要「開窗」引發討論,因為靠近總統府周邊,最後部分高樓層被要求採用固定窗及相關措施,才能順利取得使用執照。

陳定中指出,北車站前商圈還有一個特色,該區屬於綜合性商業區,又位於重要的交通節點,民眾過境住宿的機會高,儘管旅宿業較多,由於長期以商業活動為主,即便有住商混合,但住、商生活圈相對分離,住宅建案反而不見得吃香。

台北市屋齡逾40年的老宅比例約5成左右,政府雖積極推動都更及危老重建,但整合不易是最大問題。徐筱嵐攝
台北市屋齡逾40年的老宅比例約5成左右,政府雖積極推動都更及危老重建,但整合不易是最大問題。徐筱嵐攝

從「豐基皇居」的規劃就能看出端倪,陳定中說,一樓到二樓以店面和事務所為主,三樓以上才有住宅規劃,畢竟商圈的商業效益大,不做商業使用太可惜;若要推住宅建案,反而會以西門町周邊為主。

近年受到商圈移轉、觀光蕭條和疫情等衝擊,使得店面空置率高,陳定中表示,該區許多低樓層大樓都為老地主所有,既然本身就是房東,租多、租少都不是問題,空置率高只是少賺一點,所以,對都更或危老議題也不太感興趣。

陳定中說,老地主持有的土地較為零散,要整合到一定規模有困難,以100坪的土地來說,至少要整合6至7棟的華廈或大樓才有機會,使得都更危老更難推動。不過,仍有整合成功的案例,位於中山堂附近的「上海隆記菜館」,2018年因人手不足歇業,以地主身分和新美齊集團攜手改建,加上未來有雙子星大樓開發案,未來的多元性開發值得期待。

更多太報報導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