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雲林「遇見客家獅」文化論壇 探討開口獅歷史

客家電視

更新於 2022年09月24日12:45 • 發布於 2022年09月24日11:39 • 李新隆 雲林崙背

武術、開口獅及布袋戲,被詔安客家人譽為文化三寶,其中開口獅因地區不同,獅頭造型也有所差異,雲林縣貓兒干文史協會辦理「遇見客家獅」文化論壇,探索開口獅的起源及臺灣獅頭的發展歷史,讓民眾對於開口獅有更深入的認識。

牆壁掛著許多舞獅用的獅頭,有大有小、有圓有方,還有開口及閉口等,雖然造型有所不同,但這些都是客家獅,其中還有獅頭,畫上國徽的圖案,雖然看起來有些突兀,但在白色恐怖時代,它是非常好用的通行證。

崙背鄉親 廖先生:「當時戒嚴時期若出門,警察有時候會看到,拿武器或是什麼的會害怕,所以看到這個他們會覺得,可能這個覺得是我們同黨的。」

環球科大副教授 李明松:「從小到現在,看人打拳頭舞獅頭,那時候都不知獅頭是這樣做出來的,今天來參觀才知道,是這樣做出來的。」

美濃國小附幼老師 張滿娘:「我這次專程從屏東上來,第一是對我們的客家獅,一定是有興趣,想說當老師的人,自己本身要通盤都知道,才有辦法深入淺出去教小孩。」

雲林縣貓兒干文史協會,耗時多年時間蒐集資料,對針臺灣及中國客家原鄉,舞獅頭進行研究,並且比對臺灣南北獅頭的差異,配合詔安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辦理客家獅文化論壇,希望能讓民眾對開口獅,有更深入的認識。

貓兒干文史協會總幹事 楊永雄:「大家心目中的開口獅都是一些,過去的一些刻板印象,事實上開口獅它整個,整個發展從原鄉一直到這裡,其實它是很複雜的,包括臺灣的北部南部,幾個地方客家地區,他們的一個差異,我們利用這個機會,我們把它講清楚。」

雲林縣文觀處副處長 蘇建蒼:「未來我相信在我們公部門,跟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合作之下,我們會讓我們詔安客家的三寶,能夠發光發亮,然後讓我們的詔安客家文化節的,這個文化論述會更發揚光大。」

除了研究開口獅文化之外,貓兒干文史協會也教導民眾製作開口獅,主辦單位表示,因老師傅逐漸凋零,詔安客引以為傲的開口獅民俗藝陣,也在詔安客庄慢慢消失中,希望藉由舉辦文化論壇,讓更多人關心,客家開口獅的未來發展。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