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數位學習是幫了學生,還是害了我們?

換日線

更新於 2022年11月08日06:17 • 發布於 2022年10月27日06:12 • 李韋萱/東方美.不美
數位學習是幫了學生,還是害了我們?
數位學習是幫了學生,還是害了我們?

星期一,又是百頁的投影片轟炸。大學時期研讀啞鈴般重的精裝版生化課本,在醫學院裡不但一週內上完,還有更多補充資料。此外,每一種疾病都有好幾種產生原因,每種藥都有不同的機轉(指藥品如何在分子層面發揮特定作用)、好幾種不同的副作用,每一隻微生物都能對人體產生數種不同的疾病與影響⋯⋯。唸書期間難免懷疑,即便現在記得,多年後這些艱深的名詞、奇特的病徵,到底會記得多少。幾個月後發現自己開始忘記日常瑣事,畢竟資訊有進有出,再大的腦容量也不敵這樣短時間內的醫療資訊轟炸。

我經常和入行幾十年、經驗老道的醫師們取經,請教他們在醫學生時期的學習方法。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工作近 15 年的放射科醫師分享,自己曾數度熬夜,在圖書館裡的白板牆上重複畫生理機轉圖、與同學們互相分享課堂演講的逐字稿與紙本共筆,以及為了加深記憶,還特地去診所服務、實作學習的回憶。

儘管年代相差甚遠,但我發現兩代醫學生仍有許多相似的學習方式與脈絡。而雖然十分佩服前輩們利用手作字卡、手抄筆記的學習經歷,但我還是很感謝近十年來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更多新穎的學習工具,提升學習的效率與娛樂性。

學習工具有利有弊,適合自己最重要

比如 Sketchy 便是醫學生的獨門珍寶。2013 年一群也因背不起繁多醫學名詞與概念而煩惱的醫學生們,研發了一套圖像與空間學習法,以幽默的旁白搭配鮮豔的插畫與巧妙的諧音,使學習更有趣。舉例來說,與其硬背某種阿米巴蟲會造成血便,Sketchy 以故事性的方式介紹此微生物,並畫一個紅色的板凳代表血便(英文的糞便與板凳 stool 同音)讓我過目不忘。

而除了娛樂性高的學習工具之外,電子化的共筆與課堂錄影也為我們這一代醫學生帶來了更多即時的學習與討論。此外,相較傳統的字卡必須一疊疊帶在身上、一張張翻找,存在手機裡的「電子字卡」能讓人邊走邊複習,也可以透過搜尋功能快速找到特定字卡,自由選擇每天想要複習的項目。在眾多服務中,Anki 的「間隔重複」(spaced repetition)設定,讓使用者較不熟悉的字卡在較短時間內重複出現以加深印象,大幅提高了使用者的學習效率。

然而,也有許多醫學院教授與學生質疑字卡、圖像學習方法的扎實程度。畢竟字卡學習容易淪落到填鴨式的硬背死記,並非融會貫通。圖像學習法也因為以發音類似或故事的記憶方式,可能讓使用者無法直接聯想到疾病背後的機轉和處理方式。在我看來,不同的學習方法各有利弊,但並無對錯,只要「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而我在近一年的醫學院學習時間裡,不斷嘗試、調整,努力地尋找著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醫者請給自己、給病人更多溫柔

在過去數位科技尚未普及的時代,知識取得並非如現在即時,因此老一輩醫生必須熟背所有醫藥與病症,以便在遇到緊急狀況時運用。然而,現今的醫學處理,不管是最新臨床研究或藥物上市的資訊,在網路上均觸手可及,因此醫學學習重點不僅是靠「死背」與「經驗」,而是多了探索與質問。醫學無非不斷複習計有知識、但也不斷接受部分舊知識被推翻、不斷在資訊不完整中做出時下最適當的判斷的過程。

在落入記不住、學不懂的挫折漩渦時,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對自己更溫柔、更有耐心。現在記不得,10 年後、看過 50 次後,一定會記得。再不記得,用網路尋找答案也可以。現在的記憶奠定基礎,以後臨床訓練時間再一點一滴慢慢加深印象;有急需時,先前粗淺的記憶也提供自己查找資料的方向。

身為這個世代的醫學生,我們有幸把很多事情交給科技代勞,但與其擔心自己會被科技取代,不如在這份便利的基礎上,練習善用工具、與實務經驗相輔相成,並加強自己的臨場應變力;還有更重要的——別忘了給予病人機器與科技永遠無法取代的溫柔與溫度。

【延伸閱讀】

●醫學院學費全免「超佛心」?校友關門說真話:「造福學生、更是造福自己」
●打破考試文化下的「速食學習」培養「終生學習」力──我如何克服「好學生症候群」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