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就算悲傷也還是能夠幸福》:試著感受「負面情緒」,不必為自己的「悲傷」說對不起

女子學

更新於 2022年06月28日02:27 • 發布於 2022年06月28日02:27

「我只是想要快樂。」海倫.羅素(Helen Russell)察覺到她所認識的人之中,很多都太過執著「追尋快樂」,以致於明明處在不快樂的情況,卻對「感受悲傷」有了恐懼。其實沒有人可以時時刻刻都快樂著,海倫寫下《就算悲傷也還是能夠幸福》(How To Be Sad)這本書,分享她過去四十年來的悲傷旅程,更緩緩道出從中所獲得的經驗,讓我們明白也許經歷悲傷是在所難免,但要去面對、感受它,才不會發生更加惡化的狀況。

悲傷是正常的,害怕它會讓人生病

圖片來源:Pexels@Ron Lach
圖片來源:Pexels@Ron Lach

「『哭泣』是軟弱的表露」從小我們就被灌輸這樣的觀念,還被耳提面命地提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正面、積極樂觀,就像告誡著「感受負面情緒是羞愧的」,所以等到它們來臨時,不知所措的我們就只能倉惶地逃避或死命地壓抑。

海倫用親身經驗來告訴我們「當我們刻意不去思考或感受悲傷的事,會讓我們更容易焦慮、產生憂鬱念頭與症狀」,書中有一段提到她小時候曾吃掉一整條的白吐司來緩解「負面情緒」,這也讓人想到《沉重人生》這個關於減重的美國節目,節目中的每個人有他們無法訴說的故事,所以只能用食物去填補內心的空虛,最後導致自己過度肥胖而沒了行動能力。

有些人會本能地告訴自己「不應該」感到悲傷,因為總有其他人比我們更慘,但正視自己的悲傷並不是要小看別人的傷痛,而是痛苦就是痛苦,我們必須察覺、關注自己的痛苦,要讓自己好好地感受悲傷,允許那樣的負面情緒流過內心,也許有人會說:「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悲傷是個很重要的情緒,它能讓我們停下來思考,給我們機會在人生中做出改變,然後走向下一階段。〈延伸閱讀:聽聽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練習跟負面情緒對話、正視過勞的「心」,找回與它們的連結

不抗拒悲傷,自在地妥協

圖片來源:Pexels @veerasak Piyawatanakul
圖片來源:Pexels @veerasak Piyawatanakul

當「悲傷」迎面而來,我們會不自覺地一直找事情做,讓自己開始忙碌起來,好像只要這樣就「沒有時間」去應付它。因為妹妹的早逝,海倫有了很嚴重的倖存者罪惡感,她覺得要對得起這條命,就必須加倍努力,過度追求成就感讓她上癮,但她也沒有因此而擺脫「悲傷」。社會不允許我們慢慢消化哀痛,若失親的人能沒事般地繼續過日子,會被稱讚很堅強,反之就會被認為太過軟弱,但哀悼需要的時間無法預期,甚至是它永遠不會離開。

書中有個章節寫到世界各地的悲傷觀,講述他們是透過怎樣的儀式去面對悲傷,其中俄國文化的「悲傷會讓人成長」觀念讓海倫學到「悲傷可以教育我們,即使會很痛。」我們不應該只想著要躲避疼痛,也不該將死亡當作小事,人生會投來變化球,但我們還是要往前走,正如海倫所講的:「能夠與悲傷共處,絕不是弱點,而是力量。只要能給予悲傷所需的時間與空間,我們就不必花那麼多時間與空間陷在裡面。」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圖片來源:博客來

主圖來源:韓劇《你是我的春天》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

★ 加入《女子學》Line 好友,與妳分享生活大小事 ★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