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賴清德強硬抗中!《紐時》揭「拒統17條」盤算:掌握話語權

TVBS

更新於 03月25日04:02 • 發布於 03月25日04:02 • 廖國安
總統賴清德。(資料圖/胡瑞麒攝)
總統賴清德。(資料圖/胡瑞麒攝)

總統賴清德在日前將中國列為「境外敵對勢力」後,引發在野黨強烈反彈,中國當局隨後也派出大量軍機與艦艇擾台。對此,外媒評論賴清德近期公布17項強硬的抗中措施,包括恢復軍法審判、落實公務員赴中揭露制度、嚴格限制統戰背景中國人士來台等,這背後的盤算。

據《紐約時報》報導,賴清德曾在演說中表示,2024年台灣因間諜案起訴64人,是2021年的3倍之多,顯示來自中國的威脅正在增加,「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措施」。賴清德強調,多數被控從事間諜行為的是現役或退役軍人。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表示,賴清德似乎已得出結論,認為在北京忙於與美國總統川普談判貿易問題之際,正是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的時機,因為中國現在不希望出現任何使談判複雜化的事情。

不過,朝野緊張加劇可能阻礙賴清德的計畫,尤其是最重要的提高國防支出,以安撫川普政府的要求。賴清德承諾要以特別預算將國防支出提高到GDP的3%以上,但須獲得由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等在野黨占多數的立法院,投票通過。

塞克斯指出,賴清德或許認為,在野黨雖對他有強烈不滿,但最後仍會支持提高國防預算,因為在野黨也知道「華府正密切關注」不會希望成為箭靶。

華府「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中國與台灣問題專家何瑞恩(Ryan Hass)則認為,賴清德對中強硬的部分用意,在加強與在野黨的對比,「這是為了重新掌握話語權,讓反對他政策的人處於劣勢」。

不過除此之外,何瑞恩和許多專家也認為,台灣的確面臨中國日益加劇的滲透,目的是影響台灣民意、削弱民眾對政府與軍隊的信心,以及搜集情報。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賴清德提反中國滲透措施部分目的? 華郵:盼獲川普對台支持

賴清德提反滲透策略對抗中共統戰 學者:做給美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