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日分享一張「海峽黑水溝」衛星雲圖,他指出,這個季節太陽反射光角度影響,海峽顏色明顯偏離自然色彩,不過亮度的差異,海峽上黑水溝現況仍然可以清楚辨識。
鄭明典表示,黑水溝有兩條,一條在澎湖和台灣本島之間,這條黑水溝比較窄,也比較強勁(明顯);另一條較寬闊平緩的黑水溝在大陸沿岸,南、北延續幾無止境。
什麼是「黑水溝」?根據「台江國家公園」官網說明,台灣海峽的海流,在靠近台灣的沿岸終年都向北流,而在澎湖水道則是海峽水流最湍急的地方。當湍急的潮水帶走了水中的沈積與雜屑,讓海水少了許多反射陽光的物質,光線可以貫穿到深處,反映出來的色澤有如墨黑般的深藍,所以稱為「黑水溝」。
「台江國家公園」官網指出,《台灣縣志》中對台灣海峽記載道:「黑水溝有二,其在澎湖之西者,廣可八十餘里,為澎廈分界處,水黑如墨,名曰大洋,其在澎湖之東者,廣亦八十餘里,則為台澎分界處,名曰小洋,小洋水比大洋更黑,其深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