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專訪】不當社會期待的優良胖子 《大餓》蔡嘉茵:媽媽從不用言語讓我受傷

親子天下

更新於 2019年11月29日01:46 • 發布於 2019年11月29日01:46 • 游昊耘
【專訪】不當社會期待的優良胖子 《大餓》蔡嘉茵:媽媽從不用言語讓我受傷
【專訪】不當社會期待的優良胖子 《大餓》蔡嘉茵:媽媽從不用言語讓我受傷

「希望我的存在,讓創作者思考作品能有更多可能性。」身穿一襲亮橘色長洋裝,蔡嘉茵在台北電影節的典禮台上顯得自信亮眼。在電影《大餓》飾演愛烹調、身形豐腴圓潤的30歲女主角姜映娟,角色重現了棉花糖女孩被迫習慣的社會歧視,從小離不開「歐羅肥」、「定海神豬」等綽號、最親的媽媽天天嫌她胖、甚至遭性騷擾還被鄰居懷疑說謊,經歷過太多不友善對待,姜映娟心理自卑又渴望得到肯定。

「演映娟彷彿看到以前的自己。」蔡嘉茵說。蔡嘉茵不是從小圓滾滾,國高中還是籃球校隊固定班底,直到大學時期曾跟好友合夥創咖啡廳,不間斷試吃甜點、試喝飲料,短短3個月內胖了20公斤。

蔡嘉茵從小熱愛籃球,最後以籃球專長一路升上北一女、台大戲劇系。蔡嘉茵提供

原先精瘦身形一夕間大了幾倍,蔡嘉茵早已習慣好友嘲諷與社會態度差異。她信手拈來都是變胖後的遭遇:「有時候被嫌胖、買不到衣服……」經歷太多說痛不痛的社會惡意,她也早有自己的一套應對之道。

蔡嘉茵直言,為了避免被嘲諷,大學時最常先發制人,「仗著自己胖胖的,嗆別人屁股大、眉毛畫不好……反正他們不會生氣,都覺得我在開玩笑。」直到演出《大餓》,看見姜映娟滿目瘡痍的自卑面,她才了解到,揶揄他人也是為了隱藏自卑,嘲諷只會帶來傷害,更是一種自虐方式。

蔡嘉茵看著被社會主流影響,一度迷失自我的《大餓》女主角,彷彿看見以前的自己。《大餓》提供

蔡嘉茵曾以為當了10幾年的胖女孩,早就習慣各種社會歧視,但社會惡意仍在無形層層累積,直到母親6年前過世,蔡嘉茵好不容易重振旗鼓,決心挑戰演員路時,成了一堵難推翻的心牆。

詔告天下:身材圓潤也可以當女主角!

「很多人勸我要可愛一點、要穿裙子,這樣才有戲可演。」蔡嘉茵傾吐。

演藝圈似乎早有一套「優良胖子」的潛規則,身材圓潤就得符合可愛、幽默、被嘲弄等特質,就算符合也只當得上稱職綠葉。「金馬獎50幾年了,唯二拿過演員獎的只有美秀姐跟20幾年前的廖慧珍。」蔡嘉茵停頓許久,緩緩道出自己的心聲:

我很想演戲,但如果不符合主流形象,就沒希望了嗎?

她坦言,過去花了好幾個月糾結是否該抹殺自己,就為了塞進主流社會對「優良胖子」的期待之中。直到新銳導演謝沛如主動邀請擔任《大餓》女主角,自我懷疑才逐漸散去。

過去大多演出舞台劇,蔡嘉茵頻說謝沛如敢找她獨挑電影大樑、甚至開拍前沒有試過戲,「真的很有種」。她始終記得導演說過:「如果大家都看過胖女孩主演的故事,看久會習慣。」短短一句話,打破蔡嘉茵的自我撞牆期。

蔡嘉茵決定盡全力詮釋《大餓》姜映娟,為了更好的視覺效果,她在短短幾個月內拚命大吃,又胖了10幾公斤;再直視過往經歷的各種歧視,為劇情增添真實色彩。

蔡嘉茵找到的解答是—只當自己認同的「優良胖子」,用力成為下一位別人喊得出來、身材圓潤的演員,才能拓展主流價值對演員身材的想像。

曾不解演藝圈的「胖演員」刻板印象,蔡嘉茵期許用演技顛覆主流價值對身材的想像。曾千倚攝

蔡嘉茵確實走在這條路上。今年7月奪得台北電影節最佳新演員,接著入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大餓》票房也開紅盤,9月上映首週末票房破百萬,多年舞台劇經驗累積的演技實力與高人氣票房,蔡嘉茵成為金馬獎呼聲最高的新演員入圍者,聲勢看漲。

嚴厲媽媽不說愛 卻是女兒追夢支柱

將社會惡意化為往前邁進的動力,蔡嘉茵似乎再習慣不過。事實上,她的韌性有一大部分源自清寒的家境環境。1歲時爸爸過世,患有嚴重心臟病的媽媽擔任女工、一肩扛起家計。蔡嘉茵從小最常聽媽媽說「18歲斷金援,自己打工賺錢」。身懷重病的母親希望孩子儘早獨立,蔡嘉茵3歲便踩著竹籐小椅學煮飯、洗碗;5、6歲媽媽開刀跟著住醫院;高中一畢業就開始打工自給自足。

母親對年幼的蔡嘉茵相當嚴厲,有次洗碗手伸不夠長,從竹椅上摔下來、砸破碗,母親氣得罰她雙手高舉盛滿水的鍋子。「我記得自己一直抖,全身淋溼。」事隔多年,蔡嘉茵仍然記憶猶新。

「長大後沒在合照啦!」蔡嘉茵邊說邊從手機裡翻出記憶中跟母親的最後一張合照。蔡嘉茵提供

直到現在,蔡嘉茵仍覺得自己跟嚴厲的媽媽關係不親密。他們鮮少聊天,也不太過問對方的生活細節。但媽媽的好,蔡嘉茵也看在眼裡,嚴謹媽媽嘴巴不說愛,但對女兒的疼愛,早已實踐在日常細節中。

「媽媽是在用『她年代的浪漫』愛女兒。」蔡嘉茵記得自己國中時「盧」好久,平常省吃儉用的媽媽終於狠下心買下一千多元的籃球鞋;有次打球腰受傷,醫生建議泡薑湯治療,媽媽扛了一大袋老薑回家,每天把定量薑塊切成片、熬煮2小時,維持好幾個月,一心等著孩子放學回家可以儘早治療。

蔡媽媽跟姜映娟的媽媽一樣擁有姣好身材,但跟電影不一樣的是,蔡媽媽從不要求女兒減肥,也不用言語刺傷她。「我每次回家想吃什麼,還是有什麼。」蔡嘉茵笑著回憶,媽媽的愛就是不讓孩子受傷,也不讓她餓肚子,「有點像憲法最低保障的愛啦。」她笑說。

蔡嘉茵口中最低保障的愛,還包含無條件支持孩子追夢。即使看著女兒練球到深夜,甚至後來轉念戲劇,蔡媽媽從未阻止女兒鑽研興趣,甚至支持到底。蔡嘉茵從小愛打籃球,一路以籃球專長進入北一女,甚至曾為了清晨練球,提出長期住校,媽媽也一口答應;當初決定念台大戲劇,也是放榜後才告知媽媽。

「我媽平常很嚴謹,但我想選擇的路,是她唯一不嚴謹、不會給意見的地方。」蔡嘉茵說。

不敵病魔 愛卻不曾遠離

蔡嘉茵16歲時,媽媽因為身體虛弱不能再到工廠上班,為了獨立生活,她一成年就到各式餐廳兼職打工,同時還得兼顧大學課業。如果媽媽開刀,她的生活範圍便自動形成橫跨雙北的三角形:醫院、學校與打工餐廳三點來回奔波,何況每次開刀動輒住院數月以上,高強度的日常壓力,蔡嘉茵苦笑道:「半夜飆車趕來趕去,會想自己乾脆被上帝收走就可以休息了。」

蔡媽媽總共開過7次刀,6年前因為身體難以負荷手術重擔離世。再也不用四處奔波,勒緊的橡皮筋一夕鬆開,蔡嘉茵決定休息半年,生活範圍從大三角極速縮小成便利超商到家裡的最短直線距離。

蔡嘉茵用時間淡化哀痛,也讓自己喘口氣,放慢生活步調。她緩緩道:

對我媽來說是一種解脫,但如果可以選,我也想選繼續辛苦,她能繼續活著啊。

即使媽媽不在了,蔡嘉茵卻覺得離原本「不親的媽媽」,更近了點。沉寂半年、回歸演員路後,她意外發現,藉由一次次設身處地扮演各具人生故事的戲劇角色,逐漸同理過去媽媽的嚴格教導。

「她怕自己太早離開,我被親戚收養、不夠獨立會被欺負,也怕我被賣掉……如果她可以放鬆點,跟我的關係應該能經營得更好。」蔡嘉茵說。

如今,蔡嘉茵更加珍惜那些不一定要說出口的愛。3年前遇見現任男友,男友爸媽更將蔡嘉茵視如己出。他們為她添購新衣,也會在蔡嘉茵出門受訪前,吆喝著「吃完飯再出門!」。喝著男友媽媽盛在保溫杯的人蔘茶,她有感而發:「這也是那個年代的浪漫吧。」似乎憶起國中那杯媽媽泡的老薑湯,蔡嘉茵暖暖地笑了。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人物故事】開過Uber、當過保全的金馬新演員-范少勳

林志玲:我所有的樂觀和自信都是來自我的母親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