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醫療奉獻獎杜元坤3】脾氣大嘴巴毒 他卻把救人當嗜好還自掏腰包養病人

鏡週刊

更新於 2019年11月29日11:38 • 發布於 2019年12月02日22:58 • 鏡週刊

**兄弟中恐怕也是他的性格與父親最像,他曾說到,父親是刀子口、豆腐心,當律師時即使盡力替貧苦人打贏官司,偏偏有時一急就忍不住唸:「你都快進殯儀館,才找我救你。」

**

杜元坤也差不多。某年一個小女孩被卡車輾過,「雙腳都要截肢,不然準備棺材。」他開刀保住小女孩的雙腳,得意之時,女孩的父親卻對他說:「醫師,我真的很感謝你,可是,我說不出口,因為你講話態度真的很不好,我每次只是要問你女兒醫好了能不能走路或怎麼樣,你就說:『她本來要進棺材的,我盡力幫你救,你不要囉嗦。』」

杜元坤愣了。「一個醫生做到這樣,你不能說他有醫德,只能說有醫術,但病患需要的不只是醫術,還有溫暖的態度。那件事對我影響很大。」他甚至記得那是他37歲時,「我缺點很多,脾氣大,講話直,打橄欖球還會跟人家幹架,但年紀越大就越知道要改善自己。」

固定捐半薪 平衡利與義

從長庚主治醫師開始,杜元坤就固定捐出一半薪水,他說大學時讀了德蕾莎修女的傳記,立志助人,「等錢很多才分出去,叫施捨;把我本來有的分出去,才叫奉獻。不逼自己這樣做,任何行善都是傲慢的施捨。」他說至今穿戴皆國產品。那你這件褲子多少錢?「2000。」襯衫?「1200。」領帶?「病人送的。」鞋子?「網路買的,2100元。」

15年前他從長庚被挖角到義大醫院,便開出這樣的條件:「要讓我開很困難、不賺錢的刀,但我不會讓你虧錢。」他對我們說得坦率:「必須很理性去判斷,哪些刀在健保給付下利潤還可以,就多做一些,其他時間就服務最困難的(賠錢)手術,達到平衡點。」瘋狂開刀手,原來是這樣來的。

某年他受邀至以色列示範開刀,3天後是瑞士,他本打算以色列結束後便飛瑞士,怎知台灣來了急電,「台北轉來一個case,那醫生跟病患說,只有姓杜的瘋子可以讓你不用截肢。」他竟決定連夜飛回台灣動刀,2天後確定病患無恙,趕在最後一刻飛瑞士。真的很瘋,你花了30幾個小時搭飛機吧?「還花30幾萬元機票錢,我那麼胖要搭商務艙,臨時買很貴。那個手術完全是健保,可是我把病患接好了,他不用截肢。」

撿病人來養 看護費也包

跟著杜元坤10多年的義大醫院個案管理師林巧鈴說:「外科醫師通常脾氣都不太好,時間急壓力大,院長嘴巴又壞,可是他心很軟,有的病患掛不到號,直接跑過來哭,他心一軟就答應加掛,我們在旁邊都翻白眼了,因為他真的看不完。」她說,杜元坤總是從一早看診到晚上7、8點,長年過勞。

林巧鈴又說:「人家是撿一隻貓回來養,去年我休假回來,發現他莫名其妙撿了一個病人回來養。」原本只是杜元坤的友人託杜元坤簽書,寫些話鼓勵一位因車禍癱瘓的高中生,「院長看一看,覺得有把握慢慢醫好,就把那個小女生從宜蘭接過來住在我們的護理之家,還請看護,一個月7、8萬元他自掏腰包。」

每日只睡4、5個小時的杜元坤,診間固定備有提神飲料紅牛。後方是膝關節模型。
每日只睡4、5個小時的杜元坤,診間固定備有提神飲料紅牛。後方是膝關節模型。

看不完的診、開不完的刀,杜元坤一天只睡4小時,他的診間固定備有紅牛,這天他迅速喝幾口,「咖啡不夠力,我一天要喝3瓶這個,還要冰的,喝到不冰的我會生氣。」旁邊還有一條純黑巧克力,「巧克力吃了才會快樂啊,人生已經夠苦,為什麼還要吃難吃的蔬菜水果?」一生我行我素,而此話由名醫口中說出,格外令人欣慰呢。

杜元坤小檔案

  • 出生:1960年生於台南
  • 學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成功大學醫學工程博士
  • 經歷:林口長庚醫院骨外傷科主任、台灣手外科協會理事長、骨外傷協會理事長、哈佛大學及京都大學等客座教授
  • 獲獎:醫療奉獻獎、泰國國家骨科院士獎

【醫療奉獻獎杜元坤1】不打麻藥替自己開刀 他脾氣大又狂傲宛如「瘋子」
【醫療奉獻獎杜元坤2】熱愛開刀就像藝人站上舞台 替父親動刀卻等不到一句「謝謝」
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