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托爾扎哈維執導的電影《交響狂人》,劇情描述知名德國指揮家愛德華,接受一項極為艱難的任務,要組一個橫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青年交響樂團,卻被捲入一場愛恨糾葛的風暴之中。這些來自敵對國家的年輕團員,自出生血液中就帶著家國仇恨,愛德華不僅得使出渾身解數,克服雙方差異、偏執與恐懼,更要讓他們在彼此信任、相互團結基礎上,展開訓練及登台演出…。究竟這場艱鉅的任務能否完成呢?
在開演前並未對以巴衝突的由來和沿革深入研究,只知道本片的靈感是來自於現任柏林歌劇院總監丹尼爾巴倫邦(Daniel Barenboim)曾轟動一時的和平創舉,他曾將以色列與阿拉伯的年輕音樂家們,以1:1比例聚在一起演奏,導演托爾扎哈維為求真實,竟如假包換讓以色列和阿拉伯青年演員共同演出該片,除效法「西東合集管弦樂團」創舉外,更向指揮家丹尼爾巴倫邦致敬。
在了解了這樣的故事源頭後,才知道片名《交響狂人》的「狂」字所為何來?一個音樂家縱然有能耐指揮這個樂團的演出,但他要怎麼「指揮」人心,讓來自不同國家、種族樂手的情緒座標能安然落定,不互相攻擊而能和睦相處?這已然超過老師的責任限度,儼然是歷史所遺留下來的包袱,究非愛德華一人所能獨力解決的沉痾。
電影開頭曾有樂手在組團之初高喊:「讓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即便我們不諳以巴兩國複雜的歷史背景,且看我們自身的景況,如由來已久的華語電影盛事-金馬獎,去年中國就全面抵制,我們都能看出任何形式的藝術,與政治要切割開來是不可能的,因為任何事情都涉及政治,我們日常的一舉一動都與政治息息相關。
因此《交響狂人》片中以巴雙方樂手對彼此的質疑和衝突是可以預見的,愛德華作為居中協調之人,他的角色和演出就非常重要。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甚至將自己沉痛的生命經驗交換出來,已讓這群學生了解和平得來不易和必須延續的使命。飾演愛德華的彼得西摩尼謝克,繼《顛父人生》的癲狂老爸後,再次交出令人信服的演出,沉穩地駕馭了這個角色。
「愛,可以跨越一切的藩籬」這句片中的台詞,隨著劇情的推演,似乎慢慢讓我們看到曙光迸現的可能。導演迭有層次的展演人們經由相處理解而消弭隔閡的可能,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有些藩籬終究是根深蒂固、無能跨越的。音樂在本片或許並非最重要的要素,卻深具畫龍點睛之效,韋瓦第《四季》、德弗札克《新世界》,以及拉威爾《波麗露》(戰火浮生錄)等名曲的交迭演奏,不僅輕拂過觀者的心脾,也漸次的拉近片中樂手的心,衝突和意外的發生縱時起漣漪,音樂永遠有其無可取代的渲染力,片尾以巴樂手分據兩處,互相眺望演奏的場景,著實打動人心,讓我們聽到一曲最美的人心交響樂。
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推薦指數:8分(滿分10分)
加入「yamMovie電影特區」LINE好友,隨時掌握熱門電影動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