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最強創作者筆電降臨!MSI Creator 17 深度實測報告

T客邦

更新於 2020年11月02日11:49 • 發布於 2020年10月30日11:50 • Axiang Chin

全球首款 mini LED 面板技術筆電:MSI Creator 17 創作者筆電開箱與深度評測。

近幾年的筆電市場除了一般常見的主力消費型與商務型產品線外,依照特定族群需求量身打造的分眾市場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像是從既有的電競筆電延伸出的「創作者筆電」就是最近這兩年來各大品牌在市場區隔策略下的重點發展類項。

長期深耕電競筆電市場、已累積紮實基礎的 MSI,最近兩三年也領先其他品牌在創作者市場積極佈局,不斷更新旗下產品,並針對創作者對高效能、專業顯示器、特定應用工具優化與產品設計風格…等不同面向的需求,進一步打造出更符合各領域創作者適用的商品。

MSI Creator 17 可以說是微星創作者筆電中規格最新、功能也最全面的旗艦級產品。
MSI Creator 17 可以說是微星創作者筆電中規格最新、功能也最全面的旗艦級產品。

▲MSI Creator 17 可說是微星推出的創作者筆電中規格最新、功能也最全面的旗艦級產品。

近期在台正式上市的 MSI Creator 17,是今年倍受創作者們關注的旗艦商品,它最大的賣點就是採用全新的 Mini LED 面板技術,除了是全球首款採用該技術的筆記型電腦,更是首個通過 VESA 認證符合 DisplayHDR 1000 等級的筆電,能帶來較以往更鮮明的對比度,另外,面板也擁有 100% DCP-P3 廣色域顯色能力,並能透過 MSI True Color 色彩校正技術與 CalMAN 專業色彩認證,達到 Delta E<2 的專業級色彩準確度。

規格配置方面,MSI Creator 17 搭載了主流高效的第十代 Intel Core i7-10875H 八核心處理器,並配置效能頂尖的 NVIDIA GeForce RTX 系列獨立顯示卡,最高可配置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UPER Max-Q,整體效能表現能充分滿足包括平面設計、影音編輯或 3D 製圖與動畫工作者在內的需求。

MSI Creator 17 特色搶先看

  • 搭載最新第十代 Intel Core i7-10875H處理器
  • 搭配最新 NVIDIA RTX 系列獨立顯卡,最高可配置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with Max-Q Design 規格 (通過 RTX Studio 認證)
  • 最高配備 32GB DDR4 記憶體
  • 最高搭配 2TB NVMe PCIe Gen3 SSD
  • 內建新世代 Wi-Fi 6 無線網卡、藍牙 5.1 規格
  • 內建窄邊框 17.3 吋 IPS 等級面板螢幕,最高可選配 4K Mini LED 面板,支援 HDR 1000 規格,顯色能力達 100% DCI-P3 廣色域
  • 內建 MSI Cooler Boost Trinity+ 散熱模組,三渦輪風扇與 0.1mm 扇葉設計能有效增加氣流量
  • 配備全新雙響單體揚聲器(Duo Wave Speaker)
  • 內建指紋辨識器與人臉辨識攝影機,支援 Windows Hello 輕鬆登入
  • 內建 Thunderbolt 3 高速傳輸規格
  • 內建 MSI Creator Center 可提供多種系統模式設定
  • 重量 2.5 kg,厚度為 20.25 mm
  • 電池續航力可達 7 小時
  • 通過 MIL-STD 810G 軍規測試,穩定性與耐用度都更好
  • 隨附 x-rite i1Display Pro Plus 專業校色儀

Mini LED 技術呈現不同檔次的視覺體驗,外觀設計更著重細節打磨

作為一款專為內容創造者打造的工作平台,MSI Creator 17 延續過往 MSI Creator 系列以簡約、現代感為設計主軸的外觀風格,機身以銀白色金屬材質營造優異的視覺效果,霧面處理手法也提供出色的手感。

MSI Creator 17 的機身為銀灰色搭配,上蓋也採用細膩的霧面處理,除了好看,摸起來的感覺也是讓人愛不釋手啊!
MSI Creator 17 的機身為銀灰色搭配,上蓋也採用細膩的霧面處理,除了好看,摸起來的感覺也是讓人愛不釋手啊!

▲MSI Creator 17 的機身走的是銀灰色系,上蓋採用細膩的霧面處理,除了視覺上好看,觸感也是讓人愛不釋手!

上蓋可看到黑白線稿風格的 MSI 龍魂圖騰。
上蓋可看到黑白線稿風格的 MSI 龍魂圖騰。

▲上蓋可看到黑白線稿風格的 MSI 龍魂圖騰。

機身底部有著大面積的不規則造型散熱孔,也因為機身較大,因此止滑墊的數量不少,也更能穩固置放於桌面。
機身底部有著大面積的不規則造型散熱孔,也因為機身較大,因此止滑墊的數量不少,也更能穩固置放於桌面。

▲機身底部規劃大面積不規則造型散熱孔,因為機身不算小,所以原廠設計了不少止滑墊,讓用戶在使用時能將筆電更穩固地置放於桌面。

機身後側的出風格也用不規則的幾何造型設計,視覺上更具有變化性。
機身後側的出風格也用不規則的幾何造型設計,視覺上更具有變化性。

▲配置在機身後側的出風孔也採用了不規則的幾何造型,為整機的視覺增添變化性。

除了簡約時尚的產品外觀,毫無疑問 MSI Creator 17 最大的亮點就是在筆記型電腦上首見的 Mini LED 顯示技術,240 區全陣列 LED 背光與局部調光,可依據顯示內容的不同,進行部份區域的局部亮度調整,不只能做到以像素為單位的亮暗對比控制,也能在呈現動態影像時進行自動化調整,讓顯示內容更加清晰、鮮明。

相較於一般常見的 LED 背光螢幕,MSI Creator 17 所採用的 IPS 等級面板屬於 8+2-Bit 色彩深度規格,符合 100% DCI-P3 色彩範圍,HDR 模式下,提供 100000:1 高對比,超越一般常見的 LED 螢幕能呈現的對比範圍。

打開上蓋並開機後,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對 MSI Creator 17 高亮度、高對比度且色彩鮮明的 17.3 吋大螢幕感到印象深刻!而三面窄邊框的設計也讓螢幕看起來視野更為寬廣。
打開上蓋並開機後,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對 MSI Creator 17 高亮度、高對比度且色彩鮮明的 17.3 吋大螢幕感到印象深刻!而三面窄邊框的設計也讓螢幕看起來視野更為寬廣。

▲掀開上蓋並開機,相信每個人都會對 MSI Creator 17 高亮度、高對比度且色彩鮮明的 17.3 吋大螢幕感到印象深刻!而左、右、上三面窄邊框設計也讓視野更為寬廣舒適。

MSI Creator 17 所採用的螢幕為全新的 Mini LED 技術,可支援 240 區全陣列 LED 背面與直下式背光局部調光技術,因此可以讓畫面上呈現的內容更為細膩,另外搭配了 4K UHD 的超高畫質,更能滿足專業內容創作者對於影像顯示的高標準。
MSI Creator 17 所採用的螢幕為全新的 Mini LED 技術,可支援 240 區全陣列 LED 背面與直下式背光局部調光技術,因此可以讓畫面上呈現的內容更為細膩,另外搭配了 4K UHD 的超高畫質,更能滿足專業內容創作者對於影像顯示的高標準。

▲MSI Creator 17 的螢幕所搭載的全新 Mini LED 技術,可支援 240 區全陣列 LED 背面與直下式背光局部調光技術,讓畫面呈現更細膩,不只如此,由於 MSI Creator 17 的畫質來到 4K UHD,因此能充分滿足專業創作者對影像顯示的高標準。

螢幕上方配置了支援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的 IR HD 視訊攝影機與陣列麥克風。
螢幕上方配置了支援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的 IR HD 視訊攝影機與陣列麥克風。

▲螢幕上緣配置了支援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的 IR HD 視訊攝影機與陣列麥克風。

螢幕左下角也能看到此次螢幕技術的重點特色,除了 Mini LED,MSI Creator 17 更是全球首個通過 VESA DisplayHDR 1000 認證的筆電,並支援 100% DCI-P3 廣色域與 Delta E<2 等級的色彩準確度。
螢幕左下角也能看到此次螢幕技術的重點特色,除了 Mini LED,MSI Creator 17 更是全球首個通過 VESA DisplayHDR 1000 認證的筆電,並支援 100% DCI-P3 廣色域與 Delta E<2 等級的色彩準確度。

▲螢幕左下緣可以看到螢幕技術的重點特色,除了 Mini LED,MSI Creator 17 更是全球首個通過 VESA DisplayHDR 1000 認證的筆電,並支援 100% DCI-P3 廣色域與 Delta E<2 等級的色彩準確度。

科普小教室:什麼是 Mini LED?

「Mini LED」是介於傳統 LED 與新世代「Micro LED」之間的顯示技術,採用了直下式背光的局部調光技術,除了可省電 80%,也擁有出色的顯色性,並可支援更精細的 HDR 分區顯示,另外面板厚度也接近 OLED 面板,因此能讓裝置做到更輕更薄,被認為是在 Micro LED 進入量產前,可與 OLED 面板做到同等顯示效果、但成本卻更低廉的顯示技術。

MSI Creator 17 的機身 C 面也搭配了全尺寸的鍵盤,上方也有大面積的前置掌托喇叭,另外鍵盤下方也有大尺寸的觸控板並整合了指紋辨識器。
MSI Creator 17 的機身 C 面也搭配了全尺寸的鍵盤,上方也有大面積的前置掌托喇叭,另外鍵盤下方也有大尺寸的觸控板並整合了指紋辨識器。

▲MSI Creator 17 的機身 C 面配備全尺寸鍵盤,上方是大面積的前置掌托喇叭,下方則為整合指紋辨識器的大尺寸觸控板。

筆電的電源鍵設置於機身 C 面的最上方。
筆電的電源鍵設置於機身 C 面的最上方。

▲電源鍵設置於機身 C 面最上方的中央處。

除了一般筆電常見的功能鍵,MSI Creator 17 也整合了多個獨特的功能項目,像是可一鍵呼叫 Creator Center,或是可以進行螢幕顯示的 180 度翻轉。
除了一般筆電常見的功能鍵,MSI Creator 17 也整合了多個獨特的功能項目,像是可一鍵呼叫 Creator Center,或是可以進行螢幕顯示的 180 度翻轉。

▲除了常見的功能鍵,MSI Creator 17 還整合多組獨特且實用的功能按鍵,像是可一鍵喚出 Creator Center 系統中控台,或快速讓螢幕畫面進行 180 度翻轉…等等。

MSI Creator 17 的鍵盤也配置有白色背光,除了鍵帽文字的透光設計,鍵帽邊緣也採透明設計,進一步提升視覺效果。
MSI Creator 17 的鍵盤也配置有白色背光,除了鍵帽文字的透光設計,鍵帽邊緣也採透明設計,進一步提升視覺效果。

▲鍵盤配置了白色背光,不僅鍵帽文字採透光設計,鍵帽邊緣也是透明的,看起來蠻賞心悅目的。

觸控板左上角也整合了一組指紋辨識器,可增加系統登入的效率與安全性。
觸控板左上角也整合了一組指紋辨識器,可增加系統登入的效率與安全性。

▲觸控板左上角的指紋辨識器可提升系統登入的效率與安全性。

雖說 MSI Creator 17 是一款 17 吋大螢幕的筆電,但機身設計還是相當纖薄,厚度約在 20 mm 左右。
雖說 MSI Creator 17 是一款 17 吋大螢幕的筆電,但機身設計還是相當纖薄,厚度約在 20 mm 左右。

▲雖說 MSI Creator 17 是一款配備 17 吋大螢幕的筆電,但厚度還挺薄的,約為 20mm。

機身左側配置了電源接口、RJ-45 網路接口、USB 3.2 Gen2 A 、microSD 卡槽與獨立的耳機與麥克風接口。
機身左側配置了電源接口、RJ-45 網路接口、USB 3.2 Gen2 A 、microSD 卡槽與獨立的耳機與麥克風接口。

▲機身左側配置了電源接口、RJ-45 網路接口、USB 3.2 Gen2 A 、microSD 卡槽 (UHS-III 高速讀卡機) 與獨立的耳機與麥克風接口。

機身右側可以看到 USB 3.2 Gen2 C、兩組 USB 3.2 Gen2 A 與一組 Thunderbolt 3 ,以及 HDMI 埠。
機身右側可以看到 USB 3.2 Gen2 C、兩組 USB 3.2 Gen2 A 與一組 Thunderbolt 3 ,以及 HDMI 埠。

▲機身右側可看到 USB 3.2 Gen2 C、兩組 USB 3.2 Gen2 A、一組 Thunderbolt 3,以及 HDMI 埠。

同場加映:隨機附贈  x-rite i1Display Pro Plus 專業校色儀

新上市的 MSI Creator 17 除了具備符合創作者需求的專業規格,原廠在新機上市期間更大手筆地隨機同綑加贈售價近萬元的 x-rite i1Display Pro Plus 專業校色儀,可搭配內建的 MSI True Color 螢幕調校工具進行螢幕色彩的校準,以確保螢幕顯示狀態能確實符合專業上的要求。

此次  MSI Creator 17 新上市也直接隨機附贈了要價近新台幣萬元的 x-rite i1Display Pro Plus 專業校色儀,並能直接搭配內建的 MSI True Color 工具進行校色。
此次  MSI Creator 17 新上市也直接隨機附贈了要價近新台幣萬元的 x-rite i1Display Pro Plus 專業校色儀,並能直接搭配內建的 MSI True Color 工具進行校色。

▲要價近萬元的 x-rite i1Display Pro Plus 專業校色儀。

x-rite i1Display Pro Plus 專業校色儀體積相當小巧。
x-rite i1Display Pro Plus 專業校色儀體積相當小巧。

▲x-rite i1Display Pro Plus 專業校色儀的體積相當小巧。

在校色前需要先將環境光擴散器翻折至感應器後方。
在校色前需要先將環境光擴散器翻折至感應器後方。

▲校色前需先將環境光擴散器翻折至感應器後方。

接下來將校色儀置放於畫面中央後,即可啟動校色程式進行螢幕校色。
接下來將校色儀置放於畫面中央後,即可啟動校色程式進行螢幕校色。

▲接著將校色儀置放於畫面中央後,即可啟動校色程式進行螢幕校色。

硬體規格有感提升,效能可滿足創作者工作所需

會選擇創作者筆電的消費者,想必主要是拿來用在各類型的創作用途上,因此對硬體效能肯定有著相當高度的要求,尤其牽涉到影音後製、特效創作、3D 動畫或建築設計…等範疇的創作者,更需要強大的運算效能作後援,而 MSI Creator 17 確實能勝任這項專業任務,以此次受測的機種來說,即配置了第十代 Intel Core i7-10875H 處理器與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with Max-Q Design 的強悍運算組合;此外,高達 32 GB DDR4 記憶體與 2TB PCIe NVMe SSD 所建構的儲存規格,也能同時滿足高效存取與大容量檔案儲存需求。

此次受測的  MSI Creator 17 系統資訊。
此次受測的  MSI Creator 17 系統資訊。

▲此次受測的  MSI Creator 17 系統資訊。

MSI Creator 17 重點規格一覽

最強創作者筆電旗艦降臨:MSI Creator 17 開箱與深度評測~全球首款 Mini LED 面板呈現絕佳顯色與色準,頂級規格更提供絕佳效能表現!
最強創作者筆電旗艦降臨:MSI Creator 17 開箱與深度評測~全球首款 Mini LED 面板呈現絕佳顯色與色準,頂級規格更提供絕佳效能表現!

MSI Creator 17 效能跑分一覽

新一代 True Color 工具整合更豐富的螢幕應用需求

搭載優異的硬體規格之餘,MSI 在創作筆電中也加入了與旗下電競筆電相仿的「系統中控台」的概念,從創作者的實際需求出發打造出 MSI Creator Center 這套系統工具,一次滿足系統效能的監控與調校,而且最棒的是這套工具沒有繁雜的介面與令人望之卻步的功能選項設計,很輕鬆地就能讓筆電達到最適合當下情境的運行狀態。

MSI Creator Center 提供創作者更為友善,功能整合度更高的系統工具,其中「創作者模式」更能輕鬆切換不同的運行模式,並能支援主流的內容創作應用。
MSI Creator Center 提供創作者更為友善,功能整合度更高的系統工具,其中「創作者模式」更能輕鬆切換不同的運行模式,並能支援主流的內容創作應用。

▲友善、功能整合度高是 MSI Creator Center 這套系統工具的最大特點,其中「創作者模式」更能讓用戶輕鬆切換不同的運行模式,在主流創作應用軟體的支援度上也十分完善。

MSI Creator Center 也內建了多個不同的使用者情境可以切換筆電最適合的運行模式。
MSI Creator Center 也內建了多個不同的使用者情境可以切換筆電最適合的運行模式。

▲MSI Creator Center 內建多個不同的使用者情境可讓筆電隨時切換至最合適的運行模式。

Creator 17 經由 Creator Center 提供 GPU Switch 功能,視使用需求切換成提升運算效能的 NVIDIA GPU 專用模式或提高電池續航力的 Optimus 省電模式。
Creator 17 經由 Creator Center 提供 GPU Switch 功能,視使用需求切換成提升運算效能的 NVIDIA GPU 專用模式或提高電池續航力的 Optimus 省電模式。

▲Creator 17 經由 Creator Center 提供 GPU Switch 功能,視使用需求切換成提升運算效能的 NVIDIA GPU 專用模式或提高電池續航力的 Optimus 省電模式。

系統監測功能,可以快速全覽目前筆電運行的狀態與資源耗用。
系統監測功能,可以快速全覽目前筆電運行的狀態與資源耗用。

▲透過系統監測功能可快速全覽筆電的即時運行狀態以及資源耗用。

MSI Creator Center 也內建了 True Color 的顯示模式切換,但 MSI True Color 本身也有一個獨立的工具提供更完整的功能。
MSI Creator Center 也內建了 True Color 的顯示模式切換,但 MSI True Color 本身也有一個獨立的工具提供更完整的功能。

▲MSI Creator Center 內建了 True Color 的顯示模式切換,但 MSI True Color 本身也有一個獨立的工具提供更完整的功能。

針對筆電最需要定期保養的電池,MSI Creator Center 中也有專屬的「電池管理大師」可以依使用需求不同來調校。
針對筆電最需要定期保養的電池,MSI Creator Center 中也有專屬的「電池管理大師」可以依使用需求不同來調校。

▲在筆電最需要定期保養的電池方面,MSI Creator Center 中也配置了專屬的「電池管理大師」,用戶可依個人使用需求狀況自行調校。

MSI Creator 17 除了採用最新的 Mini LED 科技,還同步強化了在系統端的優化技術,新一代的 MSI True Color 工具就整合了不同顯色模式的切換為自訂功能,同時能透過內建的螢幕應用功能來獲取更多使用上的便利性,包括螢幕分割設定、以及專業校色需求…等。

MSI True Color 的「檢視模式」中提供了多種不同預設的顯色模式,同時也提供自定義的調整功能。
MSI True Color 的「檢視模式」中提供了多種不同預設的顯色模式,同時也提供自定義的調整功能。

▲MSI True Color 的「檢視模式」中提供了多種不同預設的顯色模式,以及自定義的調整功能。

另外也有可以完全自訂的模式,讓使用者可依個人需要來調整顯色、對比、色溫…等項目。
另外也有可以完全自訂的模式,讓使用者可依個人需要來調整顯色、對比、色溫…等項目。

▲另外也有可完全自訂的模式,讓用戶依個人需求調整顯色、對比、色溫…等細項。

在「工具」中也提供了更多應用功能,像是「App Sync」就能針對特定的應用程式預先設置好要選擇的顯示模式。
在「工具」中也提供了更多應用功能,像是「App Sync」就能針對特定的應用程式預先設置好要選擇的顯示模式。

▲「工具」中提供了更多應用功能,像是「App Sync」就能針對特定的應用程式預先設置好要選擇的顯示模式。

「螢幕視窗分割」功能也能選擇預設的桌面分區,方便我們在多視窗排佈時可以更為快速、有效率。
「螢幕視窗分割」功能也能選擇預設的桌面分區,方便我們在多視窗排佈時可以更為快速、有效率。

▲透過「螢幕視窗分割」可以選擇預設的桌面分區,方便用戶在多視窗排佈時能更快速、更有效率。

設置好螢幕視窗分割後,拖拉視窗時就會自動完成相對位置的定位,不用再花時間手動調校。
設置好螢幕視窗分割後,拖拉視窗時就會自動完成相對位置的定位,不用再花時間手動調校。

▲設置好螢幕視窗分割後,拖拉視窗時就會自動完成相對位置的定位,不用再花時間手動調校。

另外 MSI True Color 中也內建了「校準」工具,可搭配校色儀來進行螢幕校色。
另外 MSI True Color 中也內建了「校準」工具,可搭配校色儀來進行螢幕校色。

▲當然,MSI True Color 中也內建了「校準」工具,可搭配校色儀來進行螢幕校色。

小結:從裡到外真正為創作者量身打造的行動工作平台

作為全球首款採用 Mini LED 面板技術的筆記型電腦,MSI Creator 17 在螢幕顯示的體驗上真的讓人相當震撼,除了透過肉眼就能感受到螢幕亮度比一般 LED 背光螢幕來的更高之外,240 區全陣列 LED 背光與 Mini LED 局部調光技術更是進一步優化了影像的對比度,在色彩呈現方面更是十足鮮活,不只是 100% DCI-P3 廣色域的支援,還能做到 Delta E<2 的專業級色彩準確度,完全符合專業工作者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4K 等級解析度也帶來極致細膩的視覺感受,能在 17.3 吋的視野範圍內提供更舒適的多工處理環境。

作為全球首款採用 Mini LED 面板技術的筆電,MSI Creator 17 能提供內容創作者更為符合專業需求的視覺體驗。
作為全球首款採用 Mini LED 面板技術的筆電,MSI Creator 17 能提供內容創作者更為符合專業需求的視覺體驗。

撇除「先天」就高人一等的螢幕技術不談,MSI Creator 17 在「後天」上更有著微星對螢幕顯示科技的技術支援-新版本的 MSI True Color 調校工具一次整合了不同顯色模式的切換與自訂化選項,更同時整合了便利的螢幕應用工具,像是按照不同應用程式切換不同顯色設定檔的 App Sync 功能,能發揮大螢幕高解析度多工應用的螢幕視窗分割輔助工具,另外也能透過校準功能,搭配專業的校色儀即可自行完成螢幕校色,而且操作非常簡單,也能確保螢幕顯色維持在最符合專業需求的標準。

除了整體更優異的硬體規格,MSI Creator 17 本身設計也做到更為輕薄,以 17 吋螢幕等級來說,重量能做到 2.5 Kg 左右更能讓行動力大為提升,也讓創作者可以將效能優異的創作平台隨身帶著走。
除了整體更優異的硬體規格,MSI Creator 17 本身設計也做到更為輕薄,以 17 吋螢幕等級來說,重量能做到 2.5 Kg 左右更能讓行動力大為提升,也讓創作者可以將效能優異的創作平台隨身帶著走。

▲2.5 公斤的重量表現使得 MSI Creator 17 的行動力大幅提升,輕輕鬆鬆就能將效能出色的創作平台隨身帶著走。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