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疫情期間,讀者閱讀時間及使用電子書的比例,均雙雙上升。疫後兩年的出版業,又出現什麼變化?實施圖書定價制及統一書價多年的日韓,帶來什麼影響?加上數位浪潮來襲,給日韓台三地的電子書市場帶來什麼變化和省思?
由於山陀兒颱風來襲,由台灣數位出版聯盟、台北書展基金會、國家圖書館主辦的國際論壇,以「疫後日韓台出版產業的變化」為題,10月2日邀請日韓台三方專家業者齊聚,改成以線上方式舉行,包括:講談社出版營業本部數位營業第一部副部長井村達朗、韓國出版協會資深研究員蔡雄竣、大塊出版董事長郝明義,來分享三地圖書定價制的看法,以及株式会社ボイジャー代表取締役社長鎌田純子、韓國出版協會研究員金承奎、台灣經濟研究院文創產業組賴逸芳組長,分享對三地電子書市場的觀察及趨勢,6場演講場場精闢且精彩。
「2011年,日本電子書市場651億日幣,2023年,6,449億日幣;」國際論壇的第一場講座以「日本數位出版市場的變遷及定價制度」為題,講者井村達朗拋出驚人數據,「其中漫畫佔電子書市場的90%,業績約為5,647億日幣。」
井村達朗是日本講談社出版營業本部數位營業第一部的副部長,就職時本來負責紙本書籍銷售業務,2018年調職到數位營業部門、負責數位漫畫業務,見證了電子版漫畫的快速成長。
講談社在2000年初就開始針對手機發行電子書,當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講談社的決策,是為了日漸普及的手機市場做出調整,電子書的數量並不多。到了智慧手機已經開始流行的2011年後,講談社的電子書檔案已經從數百本推進到兩萬本,並且決定,漫畫部分從已經完結的作品連載中作品的前半部開始數位化。當時一面持續各方面溝通、一面進行數位化工作,電子版的推出時間大多晚於紙本;到了2016年、2017年左右,大部分作品都能紙電同步推出。
「到了2018年,我們已經全面紙電同步,同時也提升了圖檔的解析度;」井村達朗表示,「2021年,我們解決了紙本、電子的收錄內容差異,也就是紙本書的書衣內插圖、裡書封、附錄等等內容,電子版也都會收錄。」
電子漫畫銷售超越紙本
日本的電子書店競爭激烈,與講談社合作的電子書店就超過一百家;井村達朗解釋日本數位漫畫的業務流程,與台灣類似,作者交稿之後,由講談社製作實體及電子版本,同時出版。電子版經三種管道銷售:交給負責電子書銷售的中盤商、轉發給電子書店,交給與講談社直接往來的電子書店,或者交給講談社自己成立營業的電子書店平台。
「目前我們的漫畫主要使用EPub的版式,『條漫』的格式尚未統一,暫時還是以jpg格式為主。」井村達朗解釋,「主要發行方式和紙本一樣是漫畫的單行本,不過我們也會將作品切分成不同形式銷售。電子書店的優點是沒有庫存問題,可以半永久地增加檔案,不過曝光版面有限,所以我們會規劃各種行銷活動。」
2018年,日本的盜版漫畫網站遭到查獲關閉,電子漫畫市場快速成長;2020年,電子漫畫的銷量超過了紙本漫畫,出現黃金交叉,「這個情況雖然和疫情有關,但我們認為它是本來就會發生的;」井村達朗解釋,「而且總體而言,紙本和電子書相加的業績也是持續成長的。」
到了2023年,講談社做了台灣業者及讀者聽了都會相當訝異的決定:紙本漫畫和電子漫畫的售價統一。
紙電同價讀者並無負面反應
「講談社的營業目標,是將所有商品的銷售額和利潤最大化;」井村達朗說明,「我們認為無論是紙本漫畫還是電子漫畫的內容是一樣的,剛開始電子書的售價大約會比紙本低100日幣左右,不過隨著市場擴大,讀者終究會認知這只是形式不同,購買哪種形式,端視讀者自己選擇。」
為了避免盲目銷售會損毀作品的價值,並且確保能夠長期、穩定地銷售,講談社對於折損利潤的行銷案型設計了一定的規範。「我們試過先推出免費內容來吸引讀者,」井村達朗說,「實行後選擇付費繼續閱讀的讀者的確會增加,但轉換率只有2%。」
不純粹以低價刺激銷售,講談社長期推出「冬電書」、「夏電書」活動,並且搭配合作廠商──例如講談社贊助的日本迪士尼──提供贈品;持續推出依流行話題變化的主題作品,推廣讀者比較不好意思在實體店面購買的限制級作品,也試過在小眾作品出版到一定集數、或者暢銷作品紙本再版的時候,配合首集電子書價格調整,都獲得相當好的成績。
「讀者對於紙本與電子版同樣價格一事,並沒有明顯的負面反應;」井村達朗說,「我們現在電子漫畫的銷售已經超越紙本,而且對於開拓海外市場而言,持續增加電子漫畫的作品數量,肯定有其必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