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ESG週報》美國三大科技巨頭承諾:支持2050年全球核能發電量增三倍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3月28日06:25 • 發布於 03月21日23:00 • 陳育晟,黃泓瑜

▋美國三大科技巨頭承諾:支持2050年全球核能發電量增三倍

▋從綠色交通到淨零建築!2025智慧城市展大秀成果

▋徹底消滅氣候科學?川普共炒1155位專家、裁撤研究辦公室

美國三大科技巨頭承諾:支持2050年全球核能發電量增三倍

亞馬遜、Google母公司Alphabet、臉書母公司Meta這三家科技巨頭表示,將支持到2050年全球至少將核能發電量增加三倍的努力,並在3月12日正式簽署承諾書。該承諾最早在2023年12月,由美國在內的超過20個國家在第29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上通過,包括美國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在內的金融機構在去年也對此承諾表達支持。

儘管這項承諾不具約束力,但顯示科技業、金融業、各國政府對核能支持日益升溫。CNBC指出,隨著各國陸續建設AI中心,科技界普遍認為,只依賴再生能源無法提供足夠、可靠的電力來滿足能源需求。

亞馬遜和Google在去年10月宣布將投資協助啟動小型核反應爐。這是一項仍在開發中的技術,業界希望它能降低美國新核能反應爐建設所面對的高成本、長建設週期問題。而Meta也在去年12月呼籲核能開發商提交計畫書,幫助該公司在美國新增最多4GW的核能發電。

從綠色交通到淨零建築!2025智慧城市展大秀成果

2025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自3月18日至21日在南港展覽館隆重舉行,展會以推動智慧城市建構與淨零轉型為核心,呈現政府與業界在低碳永續方面的最新努力,並吸引多國代表團前來參訪、學習台灣經驗。

交通部此次展出的「淨零移動 ∞ 智慧共行」交通願景館,首次整合智慧交通與低碳運輸成果,分別以「低碳」、「綠色」與「科技」三大主題展區,全面展示其在數位轉型及永續運輸領域的實質成效。

在「低碳」展區中,台灣經濟研究院呈現「企業員工通勤族機數位盤查機制研究計畫」、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及電動郵務車汰換計畫成果。在「綠色」展區,交通部以桃園機場綠色航線及第三航廈永續設計為主要展示項目,高雄新航廈則進一步推出智慧綠色運輸與低碳永續建設規劃。

至於「科技」展區,則展示北市智慧影像偵測、高公局AI交通應用及中央氣象署智慧氣象AI應用等前瞻技術,透過資訊整合,打造一個資料驅動、無縫連接的交通系統。

內政部則在第三屆「2050淨零城市展(Net Zero City Expo)」中,設立了「內政部淨零願景館」,由國土管理署、國家公園署及建築研究所共同策展,全面呈現政府在淨零建築、老宅延壽、社會住宅與自然碳匯等多項政策藍圖及落實成果。

內政部設立了「內政部淨零願景館」。取自內政部官網
內政部設立了「內政部淨零願景館」。取自內政部官網

內政部設立了「內政部淨零願景館」。取自內政部官網

在業界部分,太陽能建材品牌「AIZ風光淨零」以第三代高效鈣鈦礦太陽能結合高性能風光Ai窗技術亮相,具備透光、立面發電及隔音阻熱等多重優點,更能廣泛應用於玻璃帷幕、玻璃欄杆與門窗上,能使建築節能提升超過30%。

冠軍建材則展示了科技節能石、節能外牆乾掛工法及屋頂隔熱系統,而潤弘精密則利用高效施工技術,不僅降低了社會住宅的碳排與廢棄物,還將廢玻璃再利用轉化為高價值綠建材,實現了循環經濟模式。

徹底消滅氣候科學?川普共炒1155位專家、裁撤研究辦公室

根據美國國會科學、太空與技術委員會民主黨成員審閱文件,最多可能有1155名化學家、生物學家、毒理學家等專業人士,相當於研究計畫員工的75%,將遭裁撤。川普政府將此舉視為削減聯邦政府規模、提升效率的舉措,但批評者認為,這將嚴重破壞環保署長期以來保護公共健康和環境的使命。

美國環保署長澤爾丁(Lee Zeldin)表示,希望削減65%的環保署預算。《衛報》(The Guardian)指出,此舉將大幅減少監測空氣與水質、應對自然災害、鉛汙染防治等職位,而環保署也發布指導方針,要求所有超過5萬美元的支出,需要獲得馬斯克(Elon Musk)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批准。

加州國會議員、科學委員會民主黨領袖洛芙格倫(Zoe Lofgren)指出,環保署研究辦公室是由國會設立,裁撤它是非法的,「川普與他的親信在第一任期內,把科學政治化,並扭曲科學事實,而這次他們是徹底消滅科學。」

洛芙格倫指出,裁撤環保署研究辦公室是非法的。示意圖。X by @DisavowTrump20
洛芙格倫指出,裁撤環保署研究辦公室是非法的。示意圖。X by @DisavowTrump20

洛芙格倫指出,裁撤環保署研究辦公室是非法的。示意圖。X by @DisavowTrump20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