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看見水分子網絡

科學人

發布於 2022年12月16日01:00 • 費雪(Lars Fischer)、山謬斯(Fionna M. D. Samuels)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水中個別的氫原子如何移動。

▲ (插畫:Thomas Fuchs)
▲ (插畫:Thomas Fuchs)

透過電解來產氫、製備新一代化學燃料電池,以實現有效率的氫能源技術,必須了解個別氫原子如何在水中運動。

一個電中性的水分子是兩個氫原子與一個氧原子鍵結而成,整體結構具有折角,讓分子一側帶部份正電、一側帶部份負電,就像磁鐵。若可以放大玻璃杯中的水,會看到數以兆計的水分子,還有一些失去電子的個別氫原子(也就是質子)。200年以來,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質子從一個水分子跳到另一個水分子,藉由與鄰近的水分子連結,並踢掉原先附在那裡的質子,被踢掉的質子再與另一個鄰近的水分子連結。最近中國北京的研究團隊用顯微鏡首次拍攝到這樣的粒子,有助描繪這類跳躍如何進行。根據模型預測,這類跳躍有兩種排列方式。一種是質子直接與一個水分子產生鍵結,把水分子從電中性變成陽離子,周圍三個電中性水分子隨即改變排列,用帶部份負電的那側來穩定電荷。另一種是兩個電中性水分子用帶部份負電的那側夾著多出來的質子,抵消多出來的正電荷。

研究團隊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tomic-force microscopy)確認這些排列:用一個特殊探針在不平整的表面上移動,並追蹤奈米等級尖端的軌跡來成像。北京師範大學的化學家郭靜(Jing Guo)和同事對一片金屬上凍結的單層水分子網絡進行成像,揭露多出來的質子如何改變水分子網絡。研究成果發表於今年7月的《科學》。

要區分這兩種不同的水分子排列,測量要極端靈敏。郭靜說:「質子在氫鍵旁的位置差僅約20皮米(picometer),不到半個氫原子長。費時費力終於弄清事情樣貌,我們感到非常興奮。」研究團隊發現這兩種排列發生的比例與頻率皆不同,取決於水在何種金屬上冷凍。他們也用電流迫使水在不同排列之間翻轉。並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德國帕德伯恩大學理論化學家孔恩(Thomas Kuhn)評論:「能夠(直接)觀察到這些現象,實在驚人。這為(生成氫)機制相關研究開了一扇門,自此或許能夠產生更多好的成果。」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22年第250期12月號】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