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是媒體沉淪,還是社會始終沒進步?

換日線

更新於 2023年06月16日10:19 • 發布於 2023年06月09日09:07 • 呂亞君/故事販賣店
是媒體沉淪,還是社會始終沒進步?
是媒體沉淪,還是社會始終沒進步?

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剛落幕,那幾天在媒體曝光度最高的人物就屬黃仁勳。出現在他姓名前面的「臺南囡仔」標籤,就像全臺媒體都開會討論過要統一似的,頻頻躍上各種媒體版面。

緊接著,同出生於臺南的超微半導體公司執行長蘇姿丰,也以臺南囡仔搶聲量,更有甚者開始討論「臺南地靈人傑」,或「臺南人基因強」等字眼下標。臺灣長年低落的民族自信心,似乎透過一系列臺南囡仔新聞得以補血,重新建立自我價值。

此現象堪比中美混血奧運選手谷愛凌在中國造成的炫風。谷愛凌代表中國參賽後,各種媒體平台出現的造神式言論,包括「北京姑娘,中國驕傲」,或是看見她貼出中國餐館的飯菜,便解讀成「還是咱們中國飯最香」等。

雖然多數編輯台的新聞工作者都知道,蘇姿丰和黃仁勳分別在 2 歲和 5 歲就離開「地靈人傑」的臺南,但在下標時仍選擇以臺南囡仔的標籤,目的在於激發觀眾情緒、博取點閱。

臺灣媒體還有個獨特現象,就是交通新聞特別多。有一陣子偏偏出車禍的,剛好都是「孝子」,肇事者也常常被形容成不務正業的富二代,接下來幾天是各種對這兩個悲劇角色背景深挖的配稿。

一時之間新聞版面頻繁地出現孝子,真不免讓人感嘆難道好人命運特別乖舛,總是命喪輪下。究竟為何孝子會成為編輯台的下標選擇?每每與友人談到這個話題,仍舊莫衷一是。

現代新聞的流量密碼

新聞寫作方式隨著時代以及閱讀習慣轉變,出現了極大的分歧。在我接受過的新聞教育中,對於新聞出現形容詞的容忍度很低,但就現在看來,似乎是古板得很的教誨。

關於什麼是好的標題,「在有限的版面內,寫下該則新聞的主旨。」老師如是說。然而,現在編輯檯的主管則可能反駁,如果閱聽眾都只看推播標題,不點進來讀內文,那怎麼會有點閱率?又要怎麼賣廣告?尤其是經營網路平台的新聞媒體,似乎都在琢磨如何「精進」標題,而不是讓內文更好。

關於什麼是好的「釣魚式」標題,從媒體推播的新聞看到,許多編輯檯似乎有志一同,認為把新聞主角標籤化最方便。不曉得這是否才成就了只要在主播前面的形容詞都是正妹,只要是模特兒、網紅都有雪乳等形容。

除了外表和長相能拿來做標籤外,身份也能標籤。只要碩博士生都是學霸,只要能和臺灣沾上邊的國際名人,一律稱作臺灣囡仔。時常猜想,部分媒體的編輯檯是否有一套「流量密碼」的公式,例如一有重大車禍,先看雙方是否有人要養家,另一方是否喝過洋墨水,這樣便符合孝子與富二代的流量密碼公式。

媒體似乎也獨鍾資優生、高材生,但同時也似乎特別嚴格檢視這群人。對特定的身份背景有一定的想像,像是既然都考上臺大了,就不該畢業領 28K 的薪水;想像父母都栽培讓你讀到博士了,就不該畢業還在家當啃老族;想像都考上公立大學了,怎麼還會用粗鄙的語言對待公權力的象徵;想像資優生,怎麼會賣大麻等。

這是迷信高學歷所產生的無意識偏見,而不是經過理性實證得到的結論。我們似乎期待新聞媒體用更專業、更基於事實的呈現事件,而不是以感性詮釋過的新聞故事,畢竟誰來定義高材生、資優生,而且學歷與薪資水準之間,本來就沒有絕對關係。

距離「萬般皆下品」的年代已隔幾百年、強調多元價值的現在,但媒體還在明示、暗示高材生理應在生活各方面都高人一等,難道不是過時的想像?不過,編輯台以標題凸顯這種迂腐的想像落差,確實可能是流量密碼,否則也不會一用再用。

社會上很多聲音認為這是媒體沉淪的證明,更是造成更多社會問題的源頭,但媒體會不會只是反映出了整體社會沒有進步的結果,而不是是造成問題的原因呢?

釣魚式新聞興起,預告正規新聞的末日?

外國媒體近幾年也時常探討使用釣魚式標題,是否代表新聞學之死。去年《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的記者便撰寫一篇評論文章,內容梳理「釣魚新聞學」的簡史,其中提及的現象與臺灣的現況有許多相似處,例如「關於 XX,你需要知道的 X 件事」、「XXX 的 X 大原因」、「XXX 竟然是這個原因」等標題,這類文章點進去後,通常也不是什麼新的資訊,多數是騙擊率的「標題黨」。

有趣的是文章提及一份《行銷科學期刊》的研究報告,內容整理來自全球 27 間英文媒體的 1.9 萬則新聞,其中 4 分之 1 的內容為釣魚式新聞。不過研究也發現,釣魚式新聞並不一定如多數人猜測,可以得到更多的分享次數。

該研究指出,釣魚式新聞通常使用能激發情緒、刻意隱藏重要資訊,並創造「好奇心缺口(curiosity gap)」的標題,而這種刻意引起讀者好奇心的標題,可能讓讀者推斷是媒體刻意操控所致。當讀者一旦認定媒體操縱的意圖,就有可能不再信任該消息來源。

不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在臺灣,許多論壇討論著媒體產製多少劣質新聞的同時,其實容易錯把所有媒體都當作一個群體,但「主流媒體」包括許多群不同性質、取向各異的渠道。有時段、時長限制的電視新聞,有版面、字數限制的平面媒體,還有撰寫風格和字數都相對自由的新媒體。

同時也不該忘記還有很多人認真採訪新聞,而不是抄寫論壇訊息,僅是覆誦「某某網友說」的文章。在許多媒體主管或經營者求「量」的情況下,許多優質新聞被劣質新聞稀釋了,而劣質新聞的內容,也一再挑戰閱聽眾的信任底線。

回到具有臺灣特色的「下標準則」,如今要找到已不太受青睞的不沾鍋標題,除了少數獨立媒體和官方通訊社之外,似乎就剩各國媒體的中文版。難道他們不需要點閱率嗎?當然不是,但或許更重視的是基於事實的內容。

若是拿臺灣的主流媒體與歐美的全國性媒體相比,似乎有失公允,那麼我們也可以換個方式來提問,究竟臺灣的主流媒體為什麼會把格局愈做愈小,新聞內容愈趨向小報化呢?

【延伸閱讀】

●四大類「假新聞」橫掃全球,我們到底該相信誰?
●從英國 BBC 看台灣媒體生態──是觀眾造就媒體,還是媒體造就觀眾?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