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成就全球有目共睹,穩居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市場,年增8%、達到268億美元,這樣傲人的成績背後仰賴一群專業的半導體人才。不過日前,國立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108課綱實施之後,出現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現象,這恐對人才培育造成重大影響,甚至動搖國家半導體人才的根基。
張院長表示,這屆台大大一新生的數學、自然科目成績下降,可能是因為高中數理必修學分過少,加上大學考試招生制度存在很大的問題,使得學習和考試無法聯動。
張院長指出,解決數理能力弱化的問題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高中的數理必修學分過少,例如自然科學領域只有8個必修學分,其中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球科學各只有2個學分。其次,大學考試招生制度也存在問題,目前的學測題目只涵蓋必修課程,而自然科學的選修課有32個學分,導致數理科目難以在考試中得到應有的重視。
另外,張耀文也對大學考招制度提出了改革的呼籲。他認為現行的考試制度存在著高三學習完整性的問題,即學生在準備學測時,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準備高一高二的內容,導致高三的學習受到影響。他主張推行「先考後召」的制度,讓高三學生能夠專心學習,並在五月之後進行各種考試和申請。這樣的制度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特長和能力選擇不同的升學管道,解決「賭博式考招」問題。
今天你還想來點➨
大一新生最想脫單?《大一新生の疑難雜症》(上)|大學相談室EP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