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彭樹君專欄|從美劇《怒嗆人生》,省思中年危機:完美小姐、100分丈夫,其實內心千瘡百孔?

50+好好

更新於 2023年04月20日13:29 • 發布於 2023年04月20日13:28 • 彭樹君

文/彭樹君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中年危機,如果透過戲劇來呈現,可能會誇張成什麼樣子?作家彭樹君看了單口喜劇演員黃艾莉主演的美劇《怒嗆人生》,想起一些中年朋友的故事,表面上很正能量、看似擁有完美「人設」,實際上卻在崩潰邊緣⋯⋯中年人,該如何安然度過中年危機?

這幾天看了一部美劇《怒嗆人生》,第一集一開始出現的字幕就非常吸引我:

「鳥並非歌唱,而是痛苦尖叫。」

故事之所以發生是一男一女兩個陌生人在一間大賣場的停車場裡,只因為一人對另一人按了一聲喇叭,就引發了一場驚險萬分的飛車追逐。熾盛的怒氣讓彼此都覺得嚥不下那口氣,於是在之後的日子裡明查暗訪到對方的住處,進行了一連串的互相報復,被反覆引爆的怒火愈來愈高張,行徑也越來越誇張,最終兩敗俱傷,幾乎家破人亡。

不過是一聲喇叭,就連續衍生一次比一次更嚴重、直到最後終於無法挽回的災難,與其說這樣的結果是被對方的行徑所害,不如說是被自己的怒火拖入了萬丈深淵。

這一男一女都是中年人,男的人生困頓,一無所有,事發當日其實是去賣場買炭準備回家自殺,女的正好是他的對照組,擁有成功的事業、可愛的女兒、愛她的丈夫、一幢舒適的房子,還有維護得滴水不漏的完美人設,然而她一點也不快樂,表面上始終帶著笑容,像是鳥兒在唱歌,實際上心裡充滿了莫名的憤怒,一直在尖叫。

一個是一無所有,一個是擁有一切,可是他們內心的千瘡百孔都是一樣的,也都面臨著屬於自己的中年危機

這個女人讓我想起我所認識的一些朋友,表面上充滿了正能量,事實上一直處在崩潰的邊緣,那是中年人對很多事的不如己意與無能為力,卻又放不下別人看待自己的眼光,於是就藏起碎裂的內心,戴上完美人設的面具,然後再也拿不下來了

100分完美丈夫 為何中年像變了一個人?

就像我的一個男性朋友,一直是別人眼中的顧家好男人,事業有成,下班後卻從來不參加任何應酬活動,一定是直線回家;假日也絕對是家庭日,不曾缺席過兒子的棒球比賽和女兒的鋼琴發表會。而且他外表英挺,工作能力又強,不乏許多女性主動示好,他卻從來不曾有過任何出軌;甚至為了讓妻子放心,房子車子都登記在妻子名下。這樣的好男人哪裡找?他的妻子成為眾多女性羨慕的對象。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簡直100分的完美丈夫,有一天卻忽然拋妻棄子,一個人搬到外面去住,過起了自我放縱的生活,身旁也開始出現一些出雙入對的女伴,惹來不少閒言閒語,帶給他的妻兒不少傷害。這個朋友在業界是個知名人物,他的行徑引起眾多議論紛紛,但他從不解釋。

前些日子我和他在一個場合偶遇,深談之下,才明白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壓抑自己,表面看似什麼都有,內心其實非常茫然疲倦,除了妻子對他的百般要求、工作造成的壓力,還有他對自己形象的維護,都讓他活得很不輕鬆,心裡彷彿有一道防水閘,一直勉強堵著滾滾洪水。

終於在那一天,為了一件他甚至都說不清楚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心裡的洪水終於堵不住,於是就像山洪暴發一般豁出去了。人人都說他變了,但他說現在才是真正的他,以前的他不過是帶著面具。

我不知道現在的他是不是真正的他,我只知道以前的他和現在的他是兩個極端的他,他是從一個極端變成了另一個極端,這樣的擺盪太劇烈了。如果先前他可以更誠實地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適度地洩洪,適度地釋放自我,別那麼壓抑,別那麼滴水不漏地維持外在形象,結果就不至於如此

長久壓抑情緒 中年危機可能導致中年叛逆

我看過一些這樣因為中年危機而造成中年叛逆的實例,都是看似忽然之間就判若兩人,讓身旁的人都不敢置信,然而那些變化其實並非忽然而是逐日累積,只是被當事人壓在心底,別人以為他們一切都好,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一切都不對勁,卻放不下自己外在的形象,放不下別人眼中的完美人設,直到有一天再也壓不下去,終於像炸彈一樣爆發,然後成為自己人生的恐怖份子,把曾有的一切炸燬。當下也許很痛快,日後卻很難不悔恨

為小事抓狂是內心早已失衡的外在呈現,無法節制的情緒總是讓人陷入險境,若是一發不可收拾更是會付出難以想像的代價。所以西方人會定期看心理諮商師,傾吐心中塊壘,東方人一般來說沒有這樣的習慣,然而常常和知心朋友聊聊,或許也有同樣的功效。

願意傾訴,願意放下自己那個虛幻的形象,表達真實的自我,這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完美,也不必那麼完美,瞬間就放過了自己

如果沒有知心朋友,或是那些千頭萬緒實在無法對人說出口,不妨試試書寫,把紙和筆當成樹洞,將所有難以告人的感覺傾注其中。

無論如何都要找到傾訴或是傾瀉的方式,別讓那些感覺或是情緒因為沒有出口而在心中氾濫成災,淹沒自己的生活,甚至吞噬自己的人生

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接受真實的自己。自我形象都是虛幻的,期待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不過是自尋煩惱罷了

別落入完美人設的陷阱 對自己誠實人生更輕鬆

我們好像一直都被自己的身分角色制約著,不由自主地扮演別人眼中的那個自己,但到頭來我們終將發現,如果沒有面對真實的自己,那些身分角色,那些所謂形象,其實都只是表面,一旦面臨意外,很可能不堪一擊。

就像《怒嗆人生》裡的主角,只因為一聲喇叭就勾動內在的熊熊怒火,然後把一切燃燒殆盡。也像我的那位男性友人,拋棄過去的同時也拋妻棄子,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正面不見得虛假,每個人都有這一面,但每個人也都有脆弱的另一面,都有沮喪、失落、憤怒、痛苦的時候,也都本能地想隱藏那一面,想要維持自己在別人眼中美好的形象,但與其耗盡力氣去維持那個單薄的正面,不如坦然接受自己每一個當下的樣貌,知道那就是自己的一部分,無需否認也無需排拒。

能夠對自己誠實,人生就會輕鬆很多。

對於完美人設的執念,是自己給自己挖的陷阱,願意承認自己的脆弱,願意接受不完美但真實的自己,這是人生中途必要的學習。別那麼壓抑,別那麼依賴自己的面具,也許就能在某些關鍵時刻拆除情緒的炸彈,化解可能引爆的危機。

相關閱讀:中年後面對人生折返點!曹中瑋:不想成為顧人怨的老人,要讓自己變得完整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