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中到大學,李思嬡的籃球生涯都是開低走高,沉潛許久在最後一刻綻放才能,如今來到生涯最後一季UBA,她在場上的影響力正逐漸在發酵。
來自宜蘭的李思嬡,從光復國小時期起,就接受正規籃球訓練,剛好處球隊兩次少籃冠軍中間的過渡期,但復興國中最後一年,幫助球隊拿到JHBL乙級冠軍。
但也從國中起,李思嬡就因身高(目前156公分)發展性受限,加上她並非即戰力類型的球員,前往金甌女中後,也是到了最後一年才獲得機會。
但在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HBL,李思嬡還被金甌女中教頭楊政盛欽點為隊長,成為球隊的領袖,證明在歷練過後,她也能有所作為。
高中畢業後前往臺灣體大,李思嬡又進入了一次沉潛期,菜鳥年機會不多,之後也因隊上好手眾多,發展機會有限。
今年來到大四關卡,李思嬡似乎又迎來破繭而出的時刻,加上本賽季在自家地盤揭開序幕,剛開季就有搶眼表現,本季第2場就迎來生涯單場最多得分(21分)的一刻。
李思嬡謙虛地說:「因為大四了球權比較多,前幾年隊上的得分點不在我身上,今年球權多,隊友也相信我。」
這情況也讓李思嬡想起高中最後一年,「情況很像,球會更多時間交到我手上,讓我主導比賽,隊友也都很信任我。」
雖然籃球生涯經歷了兩次沉潛,李思嬡坦承其實還是會介意,「像高中畢業上大學,一開始就會很不習慣,我怎麼球權變這麼少,為什麼我沒辦法得分等等,拿不到球很難適應。」
此時李思嬡就會調整心態,上場專心防守,沉潛的時刻好好準備自己,「那段機會不多的時光,隊友都會一直鼓勵我,要我保持信心。」
學生籃球領域多的是才華洋溢,一入隊就是即戰力,也就是所謂的「天生好手」類型的球員,但其實更多都歷經許多磨練,許久才展現能力的球員,李思嬡就是很好的例子,且等待機會的過程中也心態也沒有走偏。
即便如此,李思嬡仍將一切歸給隊友的信任,「雖然球權多,也交到我手上主導戰局,但是我的處理球能力,還有出手時機的選擇,還是要再細膩一點,仍有很多時候出手的選擇不理想,導致命中率不太理想。」
此外,臺灣體大雖然在主場展開本賽季的征途,但開季首戰,就折損重要戰力潘琦,且短時間無法歸隊,也讓李思嬡與幾位當學姐的隊友,更加要挺身而出,也激發到李思嬡的戰鬥力。
李思嬡表示,因為學妹的經驗不太夠,球隊板凳深度不太足夠,大四就更要扛起責任,即便一開季就迎來傷兵打擊。
生涯最後一季UBA,李思嬡也將目光放在6強,即便沒能晉級,也希望打出不錯的一季,該把握的機會,大家都能把握,有機會贏球的場次都要拿下。
至於未來的出路,李思嬡還沒想那麼多,只專注於目前,好好訓練,努力幫球隊朝晉級的目標邁進。
掌握UBA最新動態:https://u.lin.ee/DcBxFrw
直播賽程表:https://u.lin.ee/iqchhq8
馬上加入「LINE TODAY 運動」官方帳號,UBA 賽事開打即時通知,刺激賽事隨時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