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ESG週報》南亞大海嘯20週年!世界如何不讓22萬人死亡憾事再次發生?

遠見雜誌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2024年12月27日23:00 • 陳育晟,黃泓瑜

▋南亞大海嘯20週年!世界如何不讓22萬人死亡憾事再次發生?

▋投資人焦慮!川普擋得住拜登力推的「能源新政」嗎?

▋風場與保育共榮!臺灣首推「鯨豚保護守則」

南亞大海嘯20週年!世界如何不讓22萬人死亡憾事再次發生?

2004年12月26日發生的南亞大海嘯,造成超過22萬人喪生。這場海嘯,堪稱是21世紀最致命的自然災害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海嘯韌性計畫負責人阿利亞加(Bernardo Aliaga)表示,這次事件是「警鐘」,提醒人們了解這類災害的危險性。而20年來,海嘯科學的面貌也有極大改變。

《歐洲新聞》(Euro News)指出,如果地震發生在靠近海岸線的地方,海嘯可能在幾分鐘內就會影響社區,因此如何提供預警,就變得十分重要。然而,2004年用來支持預警系統的數據卻十分有限,印尼的地震儀甚至最高只能紀錄到芮式規格6.5級的地震。

在南海大海嘯後,聯合國召開會議,協助印尼、薩摩亞群島等容易受災的國家提升海嘯應對準備。2004年,印度洋只有一個海平面監測站,而且需要15至20分鐘,甚至是50分鐘,才能確定地震發生,而且會造成海嘯。但現在印度洋上已有1400個海平面監測站,能夠提供即時數據,可以把時間縮短到5到7分鐘,並在海嘯抵達前,及時向民眾發出預警。

除了快速預警機制,公民防災意識在過去20年間也顯著提升。社區內的民眾普遍都知道,只要感受到地面震動,看到海水退潮,並聽到巨浪轟鳴聲,即便海嘯警報還沒發佈,就必須立即疏散。

具體成效反映在2009年太平洋島國東加的北部海溝大地震,觸發22公尺海嘯,吞沒鄰近島國海岸線。所幸演習、疏散計畫早已深植當地社區,雖然依舊造成數百人死亡,但在最脆弱的地區,如果沒有前述努力,死亡人數可能會更多。

2024年11月,專家們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海嘯準備認證計畫」設定目標,打算在2030年前為所有高風險社區提供準備培訓,並希望在本世紀末以前,可在10分鐘內向最危險的海岸線提供海嘯確認警報。

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涉及技術進化、教育推廣、災難防治規劃。但專家一致表示,他們已準備好應對挑戰,防止2004年的致命悲劇再次上演。

投資人焦慮!川普擋得住拜登力推的「能源新政」嗎?

自美國總統拜登推動《通貨膨脹減少法案》以來,包括電動車、電池、太陽能板製造等產業,已在美國蓬勃發展,2024年第三季的清潔能源投資,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約71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兆3196億元)。然而,即將在2025年1月20日上任的新一任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期間稱拜登政策是「綠色新騙局」,他上任後,會對清潔能源抱持何種態度,全球正屏息以待。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指出,種種變動前景,已經讓銀行和投資者暫停新的再生能源交易。而各界也開始討論,即便川普取消拜登時期的氣候規範,可能也不會有多大影響。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近正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某些碳排,目前仍在法庭中纏訟,討論是否此舉有必要。《紐約時報》指出,新政府可能會停止此規定,但即便如此,很多公司仍必須遵守類似的歐盟規定,特別是「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也正試運轉中,2026年就要正式上路。因此,就算川普質疑綠能是騙局,全球也很難再走回頭路。

川普即將於2025年1月上任,對於其能否擋住拜登的綠能新政一直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X by @TrumpRealDaily
川普即將於2025年1月上任,對於其能否擋住拜登的綠能新政一直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X by @TrumpRealDaily

川普即將於2025年1月上任,對於其能否擋住拜登的綠能新政一直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X by @TrumpRealDaily

風場與保育共榮!臺灣首推「鯨豚保護守則」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4日舉辦「離岸風場生態研究發表會」,正式推出全臺首個「鯨豚保護守則」,規範船隻必須遵守「三不四要」原則:不打擾、不拆散、不棄置;要定向、定速、辨識、通報。此守則由彰芳西島風場委託研發,結合多國規範與實地調研成果,獲得國際期刊認同,並已獲彰芳西島、中能、允能等風場響應採用。

人工噪音對海洋生物影響顯著,風場打樁與風機運轉的噪音會干擾白海豚及石首魚類的發聲行為,造成生態壓力。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副教授蘇楠傑指出,臺灣西部海域作為中華白海豚棲地與漁業場址,必須在能源開發與生態保育間找到平衡,這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風場生態研究顯示,妥善管理風機設置可產生魚礁效益,促進資源聚集。海大海洋生物研究所講座教授邵廣昭建議:「應將離岸風場納入有效保育區規劃!」中能風場分享其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包括鯨豚、黑面琵鷺及軟骨魚等生物監測,並透過學術合作建立動態數據。雲林風場自2021年起,追蹤65隻黑面琵鷺飛行路徑,累積全球最完整資料庫,為保育策略提供關鍵依據。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推出全臺首個「鯨豚保護守則」。取自國立海洋大學官網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推出全臺首個「鯨豚保護守則」。取自國立海洋大學官網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推出全臺首個「鯨豚保護守則」。取自國立海洋大學官網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