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千萬不要徒手打!夏季「隱翅蟲」大軍出沒

樂活迷

發布於 2020年08月12日00:00

夏季為隱翅蟲出沒的季節,隱翅蟲因為具有趨光習性,一般較常出現在野外山區,但也會出現在家中。雖然隱翅蟲不會螫人,但體液具有毒素,萬一不慎沾到蟲液,皮膚會在短時間內引起發炎反應,嚴重時,皮膚還會起泡與潰爛。隱翅蟲是一種甲蟲,身體為橘黃色,而頭、胸及尾部為鐵青色,而隱翅蟲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翅膀經常藏匿於腹下不意察覺而得名,隱翅蟲主要在每年的夏季出沒,陰雨濕熱的天氣和不常整理的空地、公園等都是隱翅蟲常出沒的環境。此外,隱翅蟲有趨光習性,再加上體積小,在夜晚時很容易潛入住家中,受害者多以山區、農村或郊區居民或觀光旅遊客為主。

圖/Unplash
隱翅蟲的毒害並非螫咬人體所致,而是由蟲體內所含之刺激性毒素「隱翅蟲素」造成的。當蟲體被打死或擠碎時,體內毒液會大量濺出,若不甚碰觸到毒液,就會感到劇烈灼痛。這時,患者盡快以清水溫和地沖洗毒液位置,再以乾淨的紙巾或毛巾壓乾後,迅速就醫。

圖/Unplash
以下預防及處理隱翅蟲毒液的方法:
1.因為隱翅蟲有趨光習性,就勤時盡量能關燈就關燈。
2.如果發現隱翅蟲停在皮膚上,可以用口將蟲子吹走,切記不要用手打,以免體內毒液濺出。
3.盡量不再草地上活動,或穿著能遮蔽身體衣物再進行草地上的活動。
4.不慎沾染毒液,以大量清水沖洗並冰敷。
5.若皮膚出現潰爛、膿包。不要等,請盡速就醫。
6.噴灑防蟲噴霧劑

隱翅蟲皮膚炎是很難去預防的,當有蟲子在你身上爬時,第一動作不外乎就是「用手」去拍打或是驅趕, 一個不幸,就可能打到隱翅蟲了。所以,出門前就要做好預防工作,這樣才可以避免蟲蟲所帶來的傷害!
延伸閱讀//抗皮膚癌靠防曬不夠,「甩肉」就可讓癌症發生率降61%
延伸閱讀//皮膚癢是肝癌前兆?最新研究:還跟這5種癌有關
主圖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Unsplash
Banner來源:Flickr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warno.com.tw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