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巴黎奧運,臺灣選手林郁婷、吳詩儀、陳念琴分別拿下拳擊女子 57 公斤級金牌、60 公斤級與 66 公斤級的銅牌。即便拳擊在臺灣教育場域中的發展時間不算長,但在教練用心引導與選手本身拼命地練習下,自黃筱雯在 2020 年東京奧運拿下拳擊 51 公斤級銅牌開始,迄今已為臺灣在奧運場上累積了 4 面獎牌。
奧運落幕了,國人對運動賽事與選手的關注也逐漸消退。在鎂光燈離開後,奧運英雄們、還有更多位以此為目標的選手們,紛紛再次回到練習台前,在有限的資源中,持續挑戰自己的極限、追求突破。這就是臺灣運動選手普遍面對的,「十年磨一劍」之艱辛常態;同時間,臺灣也有許多默默為這些選手付出的組織和個人,從紮根教育開始,努力讓各項在臺灣不算熱門的體育項目,能有更多茁壯的空間。
而在這當中,長年陪伴三鶯地區都市原住民(後簡稱都原)青少年、以「熱原拳擊隊」(後簡稱熱原)培養出多位拳擊手的樂窩社區服務協會,從激起學童對拳擊的興趣、陪伴學生成長,到讓他們能夠累積不同軟實力等方面都著墨不少。今年暑假,熱原拳擊隊的青年們,再度主導、環台到各部落推廣拳擊與文化交流的「成年旅」活動。
熱原青年與都蘭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圖/劉政暉 提供
究竟這些活動背後,對於拳擊手的意義何在?本文將透過這趟旅程的視角,帶著讀者一起看見並發現「拳擊手是如何煉成的」。
臺灣拳擊選手培養之路
相較於日韓,除了極少數的運動項目、和國際重大賽事時外,臺灣關注體育的風氣向來不算興盛。尤其是較不被大眾矚目的運動項目,經費和資源往往不會太多──拳擊項目一直以來,就是當中其一。
以「熱原」所在的三峽地區為例,在其創辦人哲宇與團隊的長期奔走下,三峽國中終於在 2014 年成立了體育班,並將拳擊納入重點項目之一,正式為對拳擊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培訓。同樣在三峽地區的明德高中,也有了相對應的拳擊項目,為年輕選手們進行更高強度、往拳擊選手之路發展的訓練。
在三峽一河之隔的鶯歌,則有鶯歌國中、鶯歌工商、甚至到文化大學的拳擊選手訓練途徑。林郁婷就是當中最知名的代表,她目前也已經是文化大學的助理教授。透過國中、高中、大學的一條龍訓練,終讓選手們能有條暢通的練習與累積的管道。
這次熱原的「成年旅」活動第一站,我們來到了新竹縣的五峰國中,與剛開始接觸幾年拳擊訓練的原住民學弟妹們交流。目前,新竹地區也發展出五峰國中、成德高中、清華大學的系統,為新竹地區的拳擊選手們,做好升學上順暢的準備。
熱原與五峰青年的交流。圖/劉政暉 提供
或許是都是原住民,或許因為彼此都是拳擊選手,熱原與五峰的青年們一拍即合。即便山區在午後下起了雷陣雨,由工藝教室克難轉變成為的拳擊訓練場內溫度高得嚇人,但在熱原團隊設計的拳擊互動小遊戲下,大汗淋灕的眾人仍很快地拉近了距離,喝著運動飲料的眾人對坐、聊著練拳擊的苦,還有拳擊為他們帶來人生的轉變與美好。雙方教練們也藉此機會,聊著彼此的發展與難處、進而互相給予建議與支持等。
以臺灣的原住民部落為例,鼓勵學生選擇走「體育」這條路,對學科興趣缺缺的學生,似乎是個翻身的好機會。但在整體社會對體育生的刻板印象、未來出路仍狹窄下,多數家長仍常常出於擔憂而沒辦法給予全力支持。同樣的,學校老師也難免對這種看似「豪賭」學生人生的選擇無法全盤理解。對於需要長時間練習、投入的拳擊運動(或任何一個體育項目),一直都是臺灣選手們最大的隱憂。
除此之外,五峰國中、成德高中因分屬新竹縣、市,學生若在國中比賽得獎而獲得新竹縣政府的營養補貼,也因到「新竹市」就讀就會因此失效。這對於部分清寒家庭的選手來說,也可說是一個變數與阻礙。
當國人將目光全盤聚焦在奧運得獎的選手時,選手出身的各縣市首長,也大多遵從人民 / 選民的期待,大方地為這群為國爭光的運動明星們「獎金加碼」。當然,選手為國爭光需要鼓勵,但當臺灣整個體育訓練制度、包含選手的人生規劃都未能有清晰的發展路徑時,幾位獲得高額獎金、終身俸、甚至有商業代言的選手們之出現,卻可能讓社會大眾誤以為臺灣體育環境已與過去不同。殊不知對於眾多懷抱體育夢的學生們來說,要能成為臺灣之光,恐怕只是個「中樂透」般的存在,而讓人裹足不前。
拳擊之苦誰人知
今(2024)年臺灣拳擊選手黃筱雯,爆冷在巴黎奧運十六強落敗,據媒體報導箇中原因與爭議為關鍵判決失誤所致。這種由裁判主觀判斷的不確定性,就是拳擊運動與其他運動本質上的不同之處。
每場拳擊比賽,在台上與擂台四個角落,分別站有 5 位裁判,比賽結束後由他們各自判斷誰能在該場勝出。於是因場上的距離與角度,造成裁判裁決的死角與失誤,讓拳擊比賽可能出現不公平的結果──換言之,若要能讓勝率提高,除了死命且不斷的練習、壯大自己的能力外,實在別無他法。近日林郁婷在過去練習練到發抖、無法行走的畫面曝光正是一例。
拼命的練習來提升自我能力,是拳擊唯一獲勝的保證。圖/劉政暉 提供
另一方面,對於絕大部分的選手來說,均衡且充足的飲食幾乎是基本的條件,但對拳擊手來說,卻常常事與願違。因為拳擊手的量級是由「體重」所決定,因此在比賽前每位選手都得量測體重,一旦超過就直接失去比賽資格。所以不少拳擊選手都曾透過「迅速脫水」、「猛吃食物」等方式來調節體重。但此舉容易傷身且可能對比賽狀況有所影響,因此長時間監控自己的飲食,幾乎是拳擊選手們每日課題。
熱原的成員王恩就曾表示,因為自己高中選讀了一般高中,在缺乏教練的協助下,高一的比賽,因為自己有一公斤一直降不下來,最終只好無奈地放棄參賽。
同時,「拳擊」也可說是最危險的運動項目之一。
選手們僅帶著拳套、簡易頭套就上場,幾乎全身都有可能挨打。熱原成員漢斐分享,自己曾在升高二暑假時,在一次練習受傷而腦震盪,讓他不僅超過半年無法比賽,在最嚴重時期,連搭車都會頭暈想吐。正因為拳擊是個風險如此高的運動項目,也說明了為何不少拳擊選手,過去多半有著較辛苦的家庭背景。因為他們有強大的動力、想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改變,方能撐住訓練與比賽所帶來如山大的壓力與痛苦。
也是因為拳擊運動的辛苦本質,熱原的「成年旅」特地到新竹與台東等地、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拳擊隊交流。原因無他,他們盼望能以自己走過來的故事,鼓舞著同樣擁有拳擊夢的明日之星們,讓那群小拳擊手們知道:「你不孤獨。」
讓拳擊成為一份好工作
拳擊是一個需要專注、強調反應、重腳步靈活性等的運動,真正能堅持而成為拳擊選手的人不多,能得牌的更屬於鳳毛麟角。幾位在高中打拳擊的熱原選手,在升上大學後被教練鼓勵而轉練「散打」,以增加其拿牌的機會。不過,一旦轉換運動項目後,練習就得更加倍,更不保證拿得出成績,在在說明了體育場上的現實與無奈。這也再次呼應,家長為何很難無法對選擇「運動」作為人生職志的孩子擔心。
樂窩與熱原深知此事,因此努力地思索如何擴大「練拳擊」的附加價值。
熱原青年在企業家庭日進行拳擊體驗教學。圖/劉政暉 提供
過去幾年間,樂窩已在三峽、鶯歌兩地成立課輔班,提供都原為主的小學生一個放學後共同學習的去處,也鼓勵孩子們加入熱原拳擊隊,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拳頭是有價值的」。
對於升上國中的孩子們,樂窩進一步與三峽國中合作,提供小選手們週一、週三放學後練拳的空間,在週五還設計一系列的原住民文化相關課程,補足都市裡的學校所缺乏的文化教育,提供都原孩子這些重要的文化養分。除此之外,樂窩也會邀請一些體適能、營養、運動心理的專家等來為小選手們上課。待小選手們準備好了,無論是升上明德高中或有相關比賽,樂窩的夥伴們的陪伴也從不缺席。長期間的相處下,不少樂窩的夥伴,也逐漸成為這群拳擊手們最重要的支柱與依靠。在一路上成功地拉住了不少位高風險的孩子,讓他們能對自己負責、為自己的成績而戰。
而這趟「成年旅」的初衷,初步是讓樂窩一路帶上來的拳擊手,有個進入大學前的成年儀式,但近一步地,樂窩也期盼提供這群青年,能有機會真正與各地部落交流、學習文化、並進一步情感交流的機會。最重要的,是讓這群拳擊手能練習獨當一面站上台,自信地成為教導拳擊的「小教練」,並加碼去侃侃而談自己的生命故事。培養這群選手面對大社會的重要技能。
在熱原拳擊隊成員的成績漸入佳境後,樂窩也開始舉辦「熱原小學堂」來提供一般民眾免費接觸拳擊。除了回饋社會,也增加拳擊手們口條練習的機會。最近「熱原小學堂」的概念,還進一步與不同的組織合作,在上市公司的年會或親子工作日上,熱原的拳擊手再次站上舞台,一方面以趣味的方式教授拳擊,也用行動、成為傳達都原價值的文化大使。
熱原小學堂,提供一般民眾接觸並體驗拳擊。圖/劉政暉 提供
這些努力與累積之下,也讓不少位熱原的拳擊手,已開始往入校當體育老師、開設課程教導孩童、健身房教練等領域的多元發展。
感謝奧運場上拳擊選手們的努力與亮眼成績,「拳擊」這項運動,已經越來越受到矚目並激起國人的興趣。然而,本文更期盼的,是在眾人理解拳擊手艱辛且不穩定的未來之路後,能試著關注政府在拳擊等更多體育項目的教育資源之投入。
支持拳擊、支持各項體育教育的常態發展,讓更多願意投身體育、努力為國爭光的年輕人們,有一個無後顧之憂的未來。那麼相信未來的奧運場上,絕對會有更多位臺灣選手獲得肯定。
(備註:關於更多熱原拳擊隊的誕生,與其推手樂窩協會長期關注、付出於都原議題的故事,請見《都市原住民青年的「回家」之路:樂窩與熱原拳擊隊的故事》)
【延伸閱讀】
●在「多元文化」最佳學習場域台東,原住民這樣教學生和老師
●越在地,越國際?連在地文化都不了解,臺灣年輕人拿什麼「走向世界」?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2
Ruben
到立法院比較快,哈哈哈哈哈!
09月06日07:40
郭元瑞
當然是神話時代的希臘女戰神-雅典娜教出來的,台灣人也非常喜歡雅典娜女神
09月06日06:4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