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高教女力50年大躍進!女性在學率勝男性近10% 2大主因曝

ETtoday新聞雲

更新於 03月23日01:55 • 發布於 03月23日01:00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台灣高等教育50年來,從菁英教育、大眾教育到普及教育。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高教在學率從50年前不到10%,目前則已超過75%,且女性在學率也從過去不如男性,現在已經高出男性近10%。學者分析,這象徵著男女教育機會平等,不受性別影響,以及國人性別平等觀念的改變與提升,但在碩博士階段仍有待努力。

台灣重視兩性平權,為了解台灣過去50年的大專校院在學生與畢業生的性別比率變化趨勢,國家教育研究院針對教育部公布1972年至2022年的全台大專校院教育統計資料,分析高等教育在學與學位取得的性別比率。

研究資料顯示,台灣在1972 年全國大專校院校數僅99所,1994年教改運動後數量急遽上升,2022年已經來到148 所,總數增加約5成。也由於校數增加,讓台灣「高教淨在學率(18至21歲就讀高教占比)」,從1976年的僅有9.97%,成長到2021年的75.84%。若以淨在學率區分,在1987年以前,台灣高教屬於菁英教育,在1988至2000年期間,高教屬於大眾教育,台灣高教淨在學率從2004年突破50%,之後台灣正式邁入高教普及階段。

台灣高教從菁英教育發展到普及教育,男女學生的「高教淨在學率」也呈現類似變化。研究資料顯示,1976年男性高教淨在學率為11.15%,女性為8.73%,男性較女性高出2.18%,1987年男性、女性淨在學率分別為 14.9%、14.74%,兩性之間差距縮小。

台灣高教從1988年進入大眾教育階段後,兩性高教淨在學率差異也從1988年開始逆轉,隨後持續攀升並逐漸拉大,1988年女性淨在學率為16.04%,超越男性的15.86%,2021年女性高教淨在學率為80.66%,男性為71.41%,女性較男性高出9.25%。但在碩士班與博士班階段,則依舊呈現男性占比高於女性的現象。

長期研究性別議題的文大社福系教授許碧純分析,過去50年來,台灣女性在高教淨在學率從落後男性到超越男性,首先象徵著男女教育機會平等,不受性別影響,這和政府擴增高教學校數量有關,讓更多人享有高教機會,其次則是代表國人性別平等觀念的改變與提升,不再有傳統「女子無才便是德」想法,也真實呈現台灣注重男女平權的現況。

不過,許碧純指出,從女性就讀博士與碩士的人數還是少於男性,呈現「高處不勝寒」現象,畢竟女性若念博士,可能會影響到後續的結婚生子與工作規劃,但在碩士階段部分,男女比例已經有逐漸拉近,這對台灣社會來說是一個好現象。

點我加ETtoday好友,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