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台南地震受災地區,慈濟動員修繕的故事傳回。每一個都是小人物,包的是全天下最無價的愛心工程。今天看的團隊來自屏東,當中有夫妻檔,擔心工程做不完,自願繼續留下來。還有醫師,放下聽診器,拿起工具做小工。或許您會問:這隔行也差太遠?聽他怎麼說。
踩著鷹架,在二樓打牆,屏東修繕團隊也進駐災區,其中裏頭還有位潮州醫師,來當小工。
慈濟志工簡瑞徵:「(以前)是參加人醫會跟幹細胞捐贈,這次就跟醫學沒有關係,(以前覺得)我請個工人幫我做好就好,但是這次親自參與這個工作,覺得真的是不容易。」
放下聽診器,手拿修繕工具,簡瑞徵是耳鼻喉科醫師,常常參與人醫會義診,兩年前退休關掉診所。
慈濟志工謝順發:「他現在在學我的技術,(他要轉行做泥水),沒有啦 就是學習,兩年前要關診所 我叫他繼續做。」
慈濟志工簡瑞徵:「實際做起來,大家的用心跟付出,力量真的很大。」
「這個要割開,割開就好 紙撕開。」
另外,這對70歲夫妻,志工邱翠美去年,才幫先生捐榮董。
「你錢給我 我去買,這邊附近很方便,我要找。」
慈濟志工邱翠美:「(在當師兄的助手 跑腿),沒有我來這邊才是助手,現在年紀大 我是跟他講說,你不要再包工程了,包工程上上下下 我們都會擔心。」
但是助人的工程,一定少不了他們。
社區志工張獻東:「做這個嗎,一定(要)出來做的,因為我從921就一直做(工程),從台灣尾跑到台灣頭。」
慈濟志工邱翠美:「做這個不同樣,跟生活需要跟這個,不同樣的心情,所以會覺得很快樂。」
慈濟志工鄭秋成:「泥作師傅都感覺到,沒做到什麼工作 就要收工,所以他們就說 乾脆都住在這邊,我說好 。」
老夫妻帶來全車的工具,自願在災區付心力,付出的喜悅,已經從他們行動,深深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