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這件事,我等很久了。」
40 不惑,對於許多男演員來說,可能是個不小的關,但對楊祐寧而言,這卻是一場早就計劃好的旅程。「我在 30 幾歲的時候,就蠻期待 40 歲的。」他語氣輕鬆,彷彿這個數字對他而言,從來不是一道坎,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現在的自己,跟當初的想像沒有太大落差。」他說得篤定,沒有迷惘,也沒有裝模作樣的客套,事業穩定,家庭和樂,一切似乎都按照著他內心的藍圖在運行,而這種篤定,也呼應在他身上全身自然散發的「鬆」。
「過去可能會緊抓著很多事情,想把所有計劃安排得井然有序,但現在,我學會了讓生活順其自然。」
從男孩到男人,從戀人到父親
人生的軌跡,從來不是直線,而像是上上下下的階梯;從單身到進入婚姻,再到成為父親,楊祐寧的世界觀,靜悄悄地發生了不小變化。
「家庭讓我變得更踏實,也更輕鬆。」他笑著說,「很多人以為婚姻會帶來壓力,但對我來說,反而是讓我放鬆的關鍵。」當他回到家,從繁忙的工作中抽離,進入家庭的安全範圍,他感受到一種純粹的快樂。「原本以為這是一個需要承擔很多責任的角色,但沒想到,它反而成為我人生中最穩定的力量。」
那麼,男人應該是一種怎樣的存在?他想了想,說:「就是要有趣吧。」
他形容自己是個喜歡「GET 小」(台語)的人——這是一種專屬於楊祐寧的幽默自嘲,也是他對世界的一種獨特理解。「不管是在工作、感情還是家庭裡,男人的存在就是要找到有趣的相處模式。」
學會「拿到好故事」
「你曾說過,想要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現在的你覺得自己達到了嗎?」
聽到這個問題,他先是笑了,然後搖搖頭:「現在的我,想要『拿到』很多故事。」
這幾年,楊祐寧並不滿足演員身份,跨足幕後,參與戲劇製作,從劇本開發到拍攝規劃,他嘗試用身份轉換讓視野變得更廣更寬。「當演員,能夠塑造角色,這是一件很棒的事。但當你開始參與製作,你會發現,故事才是一切的核心。」
過去五年,他已經參與了三部戲劇的製作。「每一次參與的層面都不同,有時候是劇本的討論,有時候是場景設計,甚至音樂的設定,這些都是讓戲劇更完整的細節。」
他坦言,這種轉變讓他變得「更貪心」——不再只滿足於演員的角色,而是希望能夠更全面地掌握一個作品。「演戲依然是我最喜歡的事情,但現在的我,更希望能夠把一整部戲從零開始打磨,讓它成為真正打動人的故事。」
十年前的自己,會羨慕現在的我嗎?
如果現在的楊祐寧,能和十年前的自己對話,他覺得,過去的自己會羨慕死現在的他。
「因為我一直知道,我會走到這裡。」
處女座的他不是那種隨遇而安的人,在同齡人還在摸索時,楊祐寧老早就對未來有一個大概的想像。「我知道我一定會成家,會有家庭,會朝著我想要的方向去發展。」現在的他,既是演員,也是製作人,既是丈夫,也是父親,只是縱然角色不斷轉換,但他一直知道自己在幹嘛,一直是那個腦袋很清楚的處女男。
「有一個能接住你的人,真的很重要。」
只是,即便再從容的人,也躲不了低潮的襲擊,面對焦慮,他的方式很簡單——「聊天」。
「我跟我太太滿常聊天的。」他說,語氣裡更是帶著一股篤定。「她自己也正在創業,面對的壓力跟我不一樣,但我們都會把彼此的低潮說出來。」楊向我們坦言:「有一個能接住自己的人,真的很重要。」
從台灣影壇的閃亮新星,到 40 不惑,從鑽石單身到看見女兒會笑出眼角皺紋,楊祐寧或許跟我們記憶中的陽光大男孩已有很多不同;但人生,或許就是這樣,當你學會了自在,才能(有機會)去擁抱所有生命中的可能。
Artist_ 楊祐寧
Head of Editorial Content_ Kevin Wang
Photographer_ Icura Chiang
Creative Direction and Stylist_ Joey Lin
Text_ pitt
Editor_ Kevin Hsiao
Make up_ Bella
Hair_ Isiahn
Wardrobes_ Bottega Ven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