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光合菌改良水質.底土 文蛤頭好壯壯賣相極佳

3 觀看次數

中部中心/蔡松霖 雲林報導 雲林縣文蛤養殖產量占全國約六成,是重要產地。近年來因氣侯變遷等員因,頻傳文蛤大量死亡、產量驟減。雲林縣府委託屏東科技大學魚病中心進行專案輔導,經過三年試驗,透過光合菌改良水質與底土,成功降低死亡率,並提升收成約4成。 剛收成上岸的文蛤,清洗篩選,篩網分裝一籠又一籠,不只產量多,每顆文蛤還明顯頭好壯壯,賣相極佳!雲林縣府委託屏科大魚病中心專案輔導,屏科大獸醫學系副教授蔡明安指出,透過光合菌改良水質與底土,歷經三年試驗有成。 光合菌改良水質與底土 文蛤頭好壯壯 收成提高4成(圖/民視新聞) 遙控小船載著整桶的光合菌,巡航魚塭一周,從中心到角落,均勻投下散播光合菌在水中。照著輔導步驟走,三年試驗,雲林的文蛤養殖不但降低死亡率、還提升收成約4成。 光合菌養底土與改善水質 養殖環境明顯改善(圖/民視新聞) 示範養殖班長許顥襦許顥襦指出,過去池水因飼料及肥水過多容易惡化,導致文蛤生長不良;採用光合菌養底土,環境明顯改善,收成增加約四成,養殖效益大增。 文蛤養殖光合菌技術助攻 收成增4成(圖/民視新聞) 《👉加入民視新聞Line好友,重點新聞不漏接👈》

民視新聞影音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自動播放下一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