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前員工PK黃仁勳?「中國版輝達」應戰美國晶片戰爭封鎖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2月27日02:44 • 發布於 02月27日02:44 • 邱莉燕

搜尋全中國一遍,誰是可以與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抗衡的人物?或許中國半導體投資人會投票給一個名字:張建中(James Zhang),摩爾線程的創辦人,而且還是輝達前員工,曾是「黃仁勳最看重的人」之一。

巧的是,摩爾線程CEO張建中和黃仁勳一樣,曾經穿著黑色皮衣、手舉GPU上台,黑框眼鏡之下擋不住自信的王者氣場,而且私底下還跟黃仁勳「熟到不行」。今年48歲的張建中,到底何方神聖?

擁有南京理工大學碩士學位的張建中,科技背景不凡,先後擔任過惠普和戴爾總經理,並曾任輝達中國區總經理和全球副總裁長達15年之久,大陸知識問答型社群平台《知乎》分析,張建中最光輝戰功,就是令輝達制霸中國市場,市占率從不到50%飆升到80%,成長了接近一倍。

「因為張建中,推動了中國市場成為輝達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另一位科技背景的網友在社群平台《百度知道》上如此認定。

摩爾線程CEO張建中和黃仁勳一樣,曾經穿著黑色皮衣、手舉GPU上台。取自智東西官網
摩爾線程CEO張建中和黃仁勳一樣,曾經穿著黑色皮衣、手舉GPU上台。取自智東西官網

摩爾線程CEO張建中和黃仁勳一樣,曾經穿著黑色皮衣、手舉GPU上台。取自智東西官網

晶片戰爭逼出新IC設計公司

個人職涯正處於上升通道,張建中卻在2020年無預警離職,並做了個讓所有人都驚訝的決定──在北京創辦摩爾線程,立志成為一家很會做GPU(圖形處理器)的中國IC設計公司,跟老東家打對台。

主因之一,是當時美國正式對中國大陸發動晶片戰爭,美國商務部要求全球使用美國設備生產晶片的公司停止供應產品給華為,各界解讀,此舉令張建中察覺到中國半導體業者面臨到巨大的卡脖子壓力,「他於心不忍」。

跟輝達對幹,有人罵他「叛徒」,辭職去創業,還有人罵他「瘋子」,但這都沒有影響2020年摩爾線程正式創建,並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幾乎從此改變了GPU行業乃至AI晶片的世界格局。

大陸科技媒體《36氪》報導,摩爾線程成立之後,只用了100天的時間就募得資金數十億人民幣。

團隊匯聚輝達、英特爾、AMD、微軟精英

沒有人才,張建中就憑藉多年攢下的人脈,組建了一支擁有輝達、英特爾、AMD、微軟等工作背景的全球頂尖GPU團隊。沒有技術,他就帶著團隊在簡陋的辦公室,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攀登全功能GPU這座半導體界的「聖母峰」。

沒有資金,他就一年融資三次,金主陣容也超級「豪華」,拉到紅杉中國、字節跳動、深創投等頂級機構數十億人民幣的投資。當別人問起張建中要開發的GPU具有哪些功能時?他的回答是「全部」。

在這場已經落後的比賽中,速度就是一切。

2024年上海進博會上,摩爾線程是唯一進駐中國國家館的半導體公司。

別人研發一款GPU需要3年,摩爾線程卻是一年一款,2021年中國首款全功能GPU「蘇堤」研製成功,引來一片驚歎,2022年又開發出了第二代GPU「春曉」,性能在全方面提升四到五倍,2023年第三代「曲院」登場,具備AI計算能力,幾乎以一己之力撐起中國自製GPU的半邊天。

別人研發一款GPU需要3年,摩爾線程卻是一年一款。取自摩爾線程官網
別人研發一款GPU需要3年,摩爾線程卻是一年一款。取自摩爾線程官網

別人研發一款GPU需要3年,摩爾線程卻是一年一款。取自摩爾線程官網

為陸企提供算力服務

大陸《智東西》微信公眾號指出,憑藉GPU的多功能,張建中一邊搞遊戲顯卡賣給普通使用者,一邊開發AI晶片賣給企業,不僅靠著推出中高階顯卡MTT S80 ,以及後續24次驅動更新,適配和優化了185款遊戲,還通過打造「夸娥」千卡集群,給諸多打造AI大模型的中國企業提供算力服務。

沒想到,此刻美國的科技封鎖竟然又來了。2023年10月17日,表現優異的摩爾線程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自此台積電不能再為其代工,瞬間將這家年輕公司打入「至暗時刻」。謠言四起,人心惶惶,所有都以為摩爾線程將要玩完。

危急時刻,張建中又是如何力挽狂瀾?

首先,對公司內部發出千字長文公開信,穩定軍心。中國IC產業諮詢顧問、愛集微披露了這封信的內容:「中國GPU不存在『至暗時刻』,只有星辰大海。摩爾線程從始至終只有一項事業:打造中國最好的全功能GPU,我們會將這項事業進行到底,任何事情都不會影響我們堅定走下去的決心。」

愈是困難愈要加速前行,摩爾線程調整公司架構,並瞄準AI和算力兩個方向,成立戰略部門。其次,對外則通過新一輪融資在無錫建設AI晶片製造總部,解決生產問題,同時把售價2999元人民幣的顯卡,腰斬至1199元,以此擴大銷量,快速回籠資金。

摩爾線程一邊產製遊戲顯卡給普通使用者,一邊開發AI晶片賣給企業。取自摩爾線程官網
摩爾線程一邊產製遊戲顯卡給普通使用者,一邊開發AI晶片賣給企業。取自摩爾線程官網

摩爾線程一邊產製遊戲顯卡給普通使用者,一邊開發AI晶片賣給企業。取自摩爾線程官網

美國封鎖下努力求存

面對美國制裁,結果摩爾線程非但存活了下來,還愈做愈大,不但於2024年11月申請A股掛牌上市時,估值高達255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153億元),還意外帶動相關概念股紛紛上漲,持有摩爾線程僅僅1%多股份的和而泰公司,更一舉成為IC設計龍頭股。

不少投資人判斷,摩爾線程幾乎就是輝達技術的「複製貼上」。

標誌性事件就是2024年3月,輝達突發禁令,禁止開發者用自家統一計算平台「CUDA」軟體轉移其他品牌GPU,因為CUDA 開發與生態系統,正是輝達牢不可破的護城河,進一步做到壟斷。

此舉,瞬間引發中國大陸業者與市場一片譁然。「這意味著用中國製造GPU的大模型企業要騎自行車去追跑車,」小紅書財經帳號《錢瞻》指出。

以MUSA應對CUDA

完全打通中國GPU行業的張建中再度出手,而他最厲害之處,便在於對GPU領域的整體布局。面對輝達禁令,摩爾線程推出自研的程式設計語言「MUSA」霸氣回應。

「黃仁勳忘記了張建中對輝達有多瞭解,」《錢瞻》分析,張建中似乎早就預料到這一天的到來,「MUSA」不僅不會受到禁令影響,還能把CUDA上的專案一鍵轉出。

也因此,輝達騰出的大單落到了摩爾線程的頭上,「接收」了千餘家生態合作伙伴,同時在交流中不斷優化自己,短短四年間已經獲得425項專利,穩居中國GPU企業第一。

「百模大戰」在中國打得轟轟烈烈,無比瘋狂地消耗著算力。摩爾線程為了擴大優勢,又把千卡集群升至萬卡集群,繼續深挖各行各業算力需求的金礦。

儘管摩爾線程與輝達兩家公司,在某種意義上是競爭對手,但直到現在,張建中仍與黃仁勳保持友好關係,在個人LinkedIn上,還直接恭喜黃仁勳獲得半導體行業最高榮譽的「Robert N. Noyce」獎。不妨期待,這個相愛相殺的局面,後續還有很多精彩局面。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