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如何擺脫審美焦慮,活出自信?「美」不是誰來定義,而是我們如何自由選擇

女人迷Womany

更新於 03月20日11:30 • 發布於 03月21日11:30 • Womany 張瑋軒

上週六,在《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Wclass值得學學,我們舉辦了一場特別的迷你工作坊,探討「美」的本質。

我們邀請到法國高德美大藥廠的處長 Jane,與我們一起思考:「美,是誰定義的?」我們如何打破外在標準,更認識自己,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美?

談到「美」,總會有人問:「女人迷談美,這不會落入男性凝視的框架嗎?」

其實光是這樣的提問,本身就隱含了一種框架——彷彿女性只能談論某些話題,不能談論美,否則就顯得淺薄或迎合。這種「該談、不該談」的限制,其實與我們所反對的「刻板印象」並無不同。

這讓我想到電影《芭比》的經典獨白:女性被要求「足夠美,但不能太美」、「要在意外貌,但不能讓人覺得太在意」、「要聰明,但不能太聰明」。而這些標準是社會集體塑造的淺規則,更弔詭的是,當女性想要重新定義美,甚至只是單純討論美,卻又會被質疑:「妳這樣是不是迎合了某種視角?」

圖片|2025 GWIS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

但為什麼「想要獨立的女子」不能談美?

外在,是我們與世界的第一個接觸點,它關乎我們如何展現自己、如何與人連結,也關乎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我所以為的女性主義,從來不是要迴避美,而是讓我們擁有選擇權——選擇如何看待自己的美,如何定義自己的美,如何不被單一標準綁架。

我們談美,並不是接受既有的審美標準,而是打破它。真正的問題,不是「女人迷能不能談美」,而是我們要如何談美——談一種不被制約、不必迎合、不帶有「該如何才算美」的美。

美,不是誰來定義,而是我們如何自由地選擇。

(同場加映:談容貌焦慮與愛自己,專訪法國高德美大藥廠處長 Jane:就算我跟你不一樣,其實也沒什麼,我不需要跟你比賽|與軒軒講 EP 28

從「正妹牆」到女人迷——我們如何談美?

女人迷的創業起心動念之一,便是對美的討論,很感謝當時我的歷史系同學們,用各種時代角度,多元的來談女人的美如何「被」形成的。

在女人迷創立之前,我的共同創辦人 Tanya 曾在無名小站 負責製作「正妹牆」,每天挑選、上傳被認為符合「標準美」的女性照片,讓大家投票與討論。但在做這份工作的過程中,她開始懷疑:「為什麼美只能是這樣的?」甚至她也曾經覺得「原來這就是美」而深陷其中。

所以,在創辦女人迷的過程中,她也曾陷入嚴重的自我懷疑:「如果我也曾經被這些標準影響過,甚至參與過;如果現在我也還是會在意自己的外表,那,我還有資格談女人迷的理念嗎?我有資格成為共同創辦人嗎?」

從覺察到不惑,她走過很長一段路。

但也是經過這個歷程,讓我們都更加確信,美從來不是單一標準,而是一種覺察的過程。我們都曾在這個社會的審美規範下成長,我們無法假裝自己完全不受影響,但當我們開始思考「這個標準是誰定義的?」「我可以重新定義嗎?」時,就是改變真正開始的時候。

圖片|2025 GWIS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

知美,而非被美定義

Jane 在課堂上分享:「很多人以為從覺察到焦慮、再到不惑是一條直線,但生命從來不是線性的。我們一生都在不斷地覺察自己,對自己保持好奇,然後在這個過程裡,選擇接納,或選擇改變。」

「美」的重點,不是去迎合標準,而是「去知道」自己想要的美是什麼。

她提出了「知美」的三個維度,我很喜歡:

  • 無齡知美——打破年齡的限制,專注於自己的身心健康,而非社會對「年齡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刻板印象。
  • 主動知美——知道自己要什麼,擁有選擇與行動的能力,而非被動迎合外界的期待。
  • 個性知美——了解自己是誰,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知道自己如何表達與存在。

這三種「知美」,都不是來自別人的定義,而是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同場加映:美麗的標準是雕塑作品?千人參與為美貌打分數的諾瑪實驗有什麼問題?

做什麼事情,讓你感覺有自信?

工作坊裡有一個問題:「做什麼事情,會讓你有自信?」

我思考了很久,最後寫下:「讀書的時候。」

這個答案讓我自己都有些驚訝,因為在讀書時,我從不會刻意想著「這會讓我變美」。但回想起來,那些時刻,我確實是專注、自在、享受的,而這種快樂,讓我感覺到自己是完整且充實的。

這讓我更確信,美不只是外在,而是內心對自己的感受。當我們專注於自己喜愛的事物,當我們活出自己的節奏,那種流動的狀態,就是最自然的美。

真正的美,是多元,是共融!是能看見自己的美,能看見別人的美。即使我與別人不一樣,即使別人跟我不一樣,都能看見值得存在的美。

圖片|2025 GWIS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

創造讓人能「自在」的世界,就是美

在迷你工作坊的最後,Jane 提到感恩日記的練習,她還分享她的孩子在學校的作業裡寫下:「我很感謝自己被生下來。」

聽到這句話的瞬間,全場忍不住鼓掌,而我心裡也暖暖的。

當一個孩子不會質疑「我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而是慶幸「我來到了這裡」,這或許是最純粹的幸福。

我們能不能創造一個,讓身邊的人、家人、孩子,都能發自內心覺得:「我值得存在,我值得在這個世界擁有一席之地」的地方?

這不就是「美」的本質嗎?

真正的美,不是來自某種標準,而是來自我們如何善待自己、 善待彼此。讓每個人都能自在地,充滿自己個性的活著,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最美。

同學們在現場的踴躍提問和參與,讓我印象深刻,都好美!

延伸閱讀:

打破單一框架:多元芭比擁抱每一個獨特的你|DEI 多元共融
打破單一框架:多元芭比擁抱每一個獨特的你|DEI 多元共融

打破單一框架:多元芭比擁抱每一個獨特的你|DEI 多元共融

加入女人迷 Line@,好內容不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