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中國憑什麼把美國告上WTO?台灣企業面臨「2大挑戰」!這幾類產業恐難倖免

風傳媒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周育信
因美國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不僅提出反制措施,也正式向WTO提起訴訟。(資料照,AP)
因美國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不僅提出反制措施,也正式向WTO提起訴訟。(資料照,AP)

美國自2月4日開始,針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此舉涉及價值超過4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涵蓋電子產品、紡織品、機械設備等重要領域,美國總統川普聲稱此關稅政策旨在抑制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

然而,中國政府並不接受這一說法,認為美國行為已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基本規則。

中國為何將美國告上WTO?

中國已正式向WTO提起訴訟,要求針對美國的單邊關稅行動展開調查,中國商務部強調,美國此舉已破壞全球多邊貿易體制,並且性質惡劣,屬於典型的單邊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中國反制引發全球市場擔憂?

面對美國的壓力,中國迅速反擊,宣布一系列針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政策:

-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

-對原油、大排量汽車及農業機械加徵10%關稅

-對鎢、碲、鉍、鉬、銦等多項稀有金屬實施出口管制

除了加徵關稅,中國還對美國科技巨頭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並將服裝企業PVH及生技公司Illumina列入不可靠實體名單。

這些措施被視為中國在技術層面與資源控制上的重要反制手段。

中國為何選擇WTO作為法律戰場?

中國商務部表示,美方的10%關稅嚴重違反了WTO規定,無視多邊貿易體制的基本原則,中國強調,將透過WTO爭端解決機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並希望其他成員國共同抵制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

中國批評美國的行動是單邊貿易保護主義的典範,嚴重破壞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並可能導致世界經濟進一步受損。

因此,中國選擇利用WTO作為國際法律平台,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而中國在WTO訴訟的過程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來裁決,而在此期間,雙方的關稅爭端仍可能不斷升級。

美國加徵關稅將如何影響全球供應鏈和台灣?

由於中美貿易關係密切,美國的關稅措施不僅影響雙方經濟,也波及台灣等周邊國家,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及電子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面臨的風險尤為突出。

美國和中國分別是台灣的重要市場,而當前的貿易爭端可能導致出口需求下降、供應鏈中斷,以及原材料價格上升。

台灣的半導體大廠、汽車零件供應商和機械製造業可能特別受到衝擊,若中國對關鍵稀有金屬如鎢和鉬實施出口限制,台灣製造業可能面臨生產瓶頸,導致產品交付延遲或成本上升。

此外,電子產品價格波動也將對民生經濟產生影響。

中美貿易戰對台灣企業是福是禍?

中美關稅戰對台灣的影響主要源自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以及對美中兩國市場的高度依賴。

當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時,許多在中國設廠的台商產品出口至美國時也需承擔更高的關稅成本,導致訂單減少或生產成本上升。

此外,台灣企業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可能因關稅問題而考慮將生產線遷移至其他地區,如美國或東南亞國家。

然而,中美貿易戰也為台灣帶來某些機遇!由於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部分訂單可能轉向台灣企業,特別是與中國企業競爭的台商,可能因此受益。

總體而言,中美關稅戰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企業需審慎評估風險,並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

全球市場反應如何?

隨著中美爭端升溫,全球市場迅速出現波動,亞洲股市表現分化,部分市場短期內小幅上漲,但美國股市期貨和油價均下滑,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期貨分別下跌0.2%,而布倫特原油和西德州中質原油分別下跌至75.41美元和71.9美元。

專家認為,未來若無法找到解決方案,貿易戰將加劇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導致資金撤出新興市場,並可能影響台灣和亞洲其他經濟體的資本流動。(推薦閱讀:2月金價為何提前飆破紀錄?高盛預言「2026這時間點」再創高峰!背後2主因曝光

總體而言,美中之間的貿易衝突不僅僅是兩國間的經濟較量,也逐漸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各國供應鏈和企業都需為此做好長期應對準備。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