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大龍峒,豐厚底蘊的老派台北

匠生活誌

發布於 2022年06月14日02:12 • 匠生活誌-陳苡寧

台北大龍峒,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口,最早是北部平埔族巴賽族的聚落,曾出現在荷治時期(1645-1655年間)的文獻記載中,當時以荷語寫為「Pourompon」,今日台語發音的「大浪泵」,仍留存著數百年前的古音調。

清代初期,祖籍泉州同安的漢人大批遷移至此,遂將之稱為「大隆同」,取「興隆同安」之意;這個地區考試中舉人的人數多,鄉里人相信這裡為地靈人傑的龍穴,故稱「大龍峒」。

保安宮 大龍峒的中心
正如淡水河畔的聚落-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也是台北最早發展的區域之一。清朝年間,移居此地的泉州同安人帶來了保生大帝的信仰,在清乾隆年間建設保安宮,以求「保佑同安」。

保安宮供奉民間信仰的「醫神」保生大帝,在疫情期間特別能安穩民心。(攝影/匠生活誌)
保安宮供奉民間信仰的「醫神」保生大帝,在疫情期間特別能安穩民心。(攝影/匠生活誌)

兩百多年來,保安宮帶動了在地的文化活動,香火鼎盛;保安宮的建築,也在2003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區的古蹟保護獎項,見證了它的宗教與建築藝術價值。

除了凝聚地區的信仰,保安宮也是具備豐厚歷史與建築特色的古蹟。(攝影/匠生活誌)
除了凝聚地區的信仰,保安宮也是具備豐厚歷史與建築特色的古蹟。(攝影/匠生活誌)

作為在地信仰中心,保安宮每年保生大帝誕辰(農曆三月十五)前後,都會舉辦酬神祭典。從農曆三月初開始,在地家族便會輪流邀請戲班,每天到廟埕前搭台演戲,等到誕辰前一天的農曆三月十四日的下午,遶境活動便正式啟動;由土地公打頭陣,串連各個寺廟、軒社及民俗藝陣,從廟口出發,到周遭的廟宇拜會遊街,直到傍晚才回到保安宮,並以驅魔避邪的「放火獅」為當日重頭戲。

這項傳承民俗歷史與信仰的儀式,在政府支持下成為熱鬧滾滾的「保生文化祭」,將台灣獨特的宮廟文化活動,呈現給更多外地人甚至國際訪客。

渾圓大眼搭配鮮豔的塗彩,宗教慶典活動上的獅團總是引人注目,而大龍峒的無耳金獅更是全台唯一。
渾圓大眼搭配鮮豔的塗彩,宗教慶典活動上的獅團總是引人注目,而大龍峒的無耳金獅更是全台唯一。

保生文化祭的藝陣中,最特別的是擁有全台唯一「無耳金獅」的在地大龍峒金獅團。歷史幾乎跟大龍峒一樣久、兩百年歷史的金獅團,起初是為了民防需求而集結的獅陣,後改為武藝並轉型為獅團,少了耳朵的獅子象徵不受流言蜚語的干擾,只專注眼前的技藝跟目標,此精神也跟著獅藝文化一起跨過了幾個世代,是無價文化遺產。

台北最老的商業市街之一
廟宇前的四十四坎舊址,是台北最早的計畫道路;在地商人家族利用興建保安宮剩下的建材,蓋起兩排木造鋪瓦的商業街,每間店鋪的大小長寬皆相同,這種建築形式被稱為「坎」,此路因左右各有二十二間店,而定名四十四坎街,是今日的哈密街。

雖然老建築已不復在,但四十四坎街上仍佇立著不少老店。
雖然老建築已不復在,但四十四坎街上仍佇立著不少老店。

雖然四十四坎街的建築後來陸續因為道路拓寬而拆除,仍留下不少古樸的老字號,包括街口的正一堂國藥號等。走到哈密街與重慶北路口,還會看到地上的「大隆同」隘門舊址標記,記錄著曾經興盛繁華的商街。

地板上的石板標示的「大隆同」隘門舊址,或許能讓我們追憶古台北城的樣貌。
地板上的石板標示的「大隆同」隘門舊址,或許能讓我們追憶古台北城的樣貌。

正統文青發源地
發跡於四十四坎街的陳氏家族,在清代建設樹人書院,在日治時期又促成孔廟的建成,是大龍峒地區深厚人文底蘊的重要人物。

位於延平北路四段、淡水河畔的陳悅記祖宅,建於1807年,是座閩式四合院大宅,是陳家經商致富的第一代陳遜言的住家;陳家在清代出了三名舉人,包括曾任官職且任教於多間書院的陳維英,作育英才無數而在當地被尊稱為老師,故陳悅記宅亦被稱為「老師府」,正是大龍峒的知名古蹟建築「陳悅記老師府」。

古色古香的二進老房子,仍懸掛著家族流傳的匾額。
古色古香的二進老房子,仍懸掛著家族流傳的匾額。

今日,老師府仍有部分由陳家的後代使用,但一般人仍能悄悄走近宅邸,從其部分修繕的外觀,一探閩式老宅裡的舊時光;在宅外能看見一對表彰著舉人功名的「石旗竿」,也是全台僅存的一對。

因科舉中試而獲頒的舉人柱,紀錄著陳家的輝煌歷史。
因科舉中試而獲頒的舉人柱,紀錄著陳家的輝煌歷史。

陳家也是催生台北孔廟的關鍵推手。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將原本位於總督府前方(現北一女所在地)的孔廟拆除後,地方士紳們便持續商議著號召募資重建,當時陳家仕紳陳培根捐地及辜家出錢購地後,在大龍峒的現址蓋起台北孔廟。

光復後陸續恢復每年九月的清制禮樂祭孔儀式,在地的大龍峒商圈則結合傳統祭儀,同步舉辦「狀元文化節」,是外地人體會大龍峒老台北人文氣息的最佳機會。

(採訪/撰文:匠生活誌陳苡寧;攝影:林衍億)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