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一座「最值得臺灣學習」的英國城市

換日線

更新於 2023年10月27日06:54 • 發布於 2023年10月16日11:17 • 劉政暉/Nuevaidee.新點子
一座「最值得臺灣學習」的英國城市
一座「最值得臺灣學習」的英國城市

提到蘇格蘭(Scotland),許多人可能會立即聯想到威士忌、高地景觀。若討論蘇格蘭的城市,其舊城和新城名列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每年夏天舉辦國際藝術節的愛丁堡(Edinburgh),或許是不少人唯一能叫得出名字的地方。

然而,就在愛丁堡西方一小時車程,有座影響了世界的過去,也正在形塑世界的未來之獨特城市──格拉斯哥(Glasgow),亦值得大家好好地認識。

格拉斯哥不僅人口是英國的第三大城,更孕育出包含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與蒸汽機改良者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等人。它過去曾是歐洲繼倫敦、巴黎之後,第三座人口超過 100 萬人的大都市,在工業革命下蓬勃發展,卻也在 20 世紀歷經人口外移與大蕭條,成為治安敗壞的象徵。幸好,在居民與市政府的努力之下,格拉斯哥繼 1990 年成為歐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後,於 21 世紀持續以創新、包容與共榮的樣貌在世人面前出現。

臺灣目前仍有不少的大都市,正處在工業轉型的階段。在代工仍屬於我們經濟命脈的此時,格拉斯哥這座城市與其人民所做出的選擇、展現出的勇氣與遠見,十分適合身在臺灣的我們進一步借鏡。

反抗,是格拉斯哥公民的本能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為了追求民主,不幸在當局的種族隔離政策下被囚禁 27 年,多年來,南非政府對西方世界的人權聲援,紛紛以「曼德拉是恐怖份子」加以回應。在 1981 年,也是曼德拉入獄十多年之時,有座城市把文藝復興時期留下來的傳統──頒贈「自由人」(Freedom of the city)的榮譽──特地頒給了仍在黑獄中的他。

這座勇敢的城市就是格拉斯哥。

即便受到南非外交體系的抗議、英國中央政府的壓力,格拉斯哥仍挺身而出,這也逐漸讓後續各國對南非經濟制裁有了信心,最終幫助曼德拉在 1990 年出獄。曼德拉也在 1993 年特地來到格拉斯哥致謝。

事實上,格拉斯哥的人民早有這種「反抗」的傳統。在 20 世紀初,格拉斯哥與眾多歐洲的城市人口大幅成長之際,當地房東們也趁機調高房租,民不聊生。名叫 Mary Barbour 的女工不服這種不合理的制度,登高一呼,竟有超過一萬人上街遊行抗議,最終迫使市政府通過房租限漲的法案。後續她也持續為爭取女性權益而努力。

這種俠客精神,也在當地知名的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看得到。當年被各國政府通緝的「稜鏡計劃」吹哨者史諾登(Edward Snowden),就曾在 2014 年被該校學生選為富有榮譽意義的「學生校長」(University Rector),以彰顯他對真理的追求與勇氣。

我們每個人,都是屬於某座城市的居民。或許在追求財富、名望之餘,也能試著為他人著想,為真理發聲,為人權與不公不義而努力,總有一天,薛西弗斯的巨石也能被推動。

一座眾志成就的城市

眾人成就了格拉斯哥。圖/劉政暉 提供

檢視格拉斯哥的歷史,其因工業革命而快速興起,再加上商業貿易而致富,這一路走來,格拉斯哥人(Glaswegians)的努力、自信與團結,讓這座城市有了今日的繁榮景象。當你走在格拉斯哥街頭,處處都可見到這座城市的名言:「人民成就了格拉斯哥」(People Make Glasgow)。

這句話不只是口號,更可從城市的各個角落發現細節。

舉例來說,在格拉斯哥市中心名為「商人城」(Merchant City)的巷弄間,能看到一、兩百年前因全球貿易興起、湧入大量財富的成果。這些富人的宅邸、收藏可能經過轉手或捐贈,今日也都成為格拉斯哥人民的共同財富。

格拉斯哥的商人城。圖/劉政暉 提供

像是格拉斯哥的當代美術館(Gallery of Modern Art),它的前身曾是宅邸、銀行、報關行和圖書館。在市政府的努力下,它也成為市民的好去處,當中的共同區域(Common Space),更邀請市民團體來申請創作。目前該處的展品即為今年暑假的青少年營隊作品。

而在市中心西側,一座雄偉的米切爾圖書館(The Mitchell Library),藏書超過 120 萬冊,是由煙草巨擘史蒂芬米切爾(Steven Mitchell)留給市民的遺產。城市西邊的格拉斯哥大學,當中的亨特博物館(Hunterian Museum and Art Gallery),則是全蘇格蘭歷史最悠久的公立博物館。

除此之外,在格拉斯哥城市南邊,藏身於整座城市最大公園中的巴勒珍藏館(The Burrell Collection),同樣有著由富商家族捐贈的豐富展品與唯美場館,真讓人不羨慕格拉斯哥人都難。

巴勒珍藏館為全格拉斯哥人的共同資產。圖/劉政暉 提供

這些無私與友善的市民性格,在陰雨不斷的天氣下,還是能讓旅人們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看來,多元且包容的文化就在格拉斯哥人的基因中。這種開放的心胸,也能從當地不少教堂因為信徒減少而化作一間間酒吧,看出些端倪。

全方面「解殖」的必要性

在當代民主發展之下,人民難免從政治人物給的「牛肉」多寡,來判斷自己的票要投給誰。但事實上,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熱情的給予者、分享者,格拉斯哥的美好,正是由諸多市民的善念所堆疊而起,最終成就了這座城市的偉大。

行文於此,或許讀者會發現一個矛盾之處:當年包含格拉斯哥在內的歐美城市,多半不都是靠人口販賣、壓榨黑人與其他殖民地等,來達成自己的致富美夢嗎?那對於今日城市裡的有色人種來說,又該如何面對這段歷史呢?

解殖(Decolonization)就是解方之一。

開爾文格羅夫美術館和博物館的大廳,右下方展板即為其解殖說明。圖/劉政暉 提供

解殖一詞在學術界已出現幾十年,其最直白的定義便是「解放殖民」,除了重新看待、解讀歷史外,更希望能從每個人的內在開始做起,不再一味地崇拜舊殖民主的文化,而認真擁抱自我認同與價值。

英國各級大專院校在前幾年,就已被要求針對自己的課程以「解殖」觀點來全盤修正,但這個概念在格拉斯哥,更進一步落實到博物館的立場與設計。由格拉斯哥市政府以舉辦世界博覽會之收益籌建的「開爾文格羅夫美術館和博物館」(Kelvingrove Art Gallery and Museum),館藏相當豐富,從藝術藏品、兵器到動物標本等,讓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每年吸引了破百萬的觀眾。

開爾文格羅夫美術館和博物館的展品豐富且吸引人。圖/劉政暉 提供

但當你一走進博物館大廳時,巨大且醒目的紅色展示板卻先謙卑地告知觀眾,博物館內的諸多精美藏品,都有著壓迫奴隸的歷史,館員們也都盡力在相關展品旁,將這些黑暗、醜陋的歷史故事一併呈現,以避免持續加深殖民者的印記。

告示牌更留下聯絡資訊,邀請所有觀者提出他們的看法與建議,讓博物館能成為更富有正面教育意涵的單位。不僅如此,連在城市東隅的格拉斯哥人民宮(Palace of People),當中多數的展品文字敘述,都融入了這項精神。而此時正處於蘇格蘭黑人歷史月(Black History Month Scotland),也有不少走讀活動讓民眾免費參與,學習用全新視野看待自己的城市。

借鏡格拉斯哥,看見臺灣的歷史

把視角望回臺灣,我們目前正處於專屬「臺灣」國族主義形塑的時刻,不諱言地,政府與民間常為了界定與中國政權的不同,更大力擁抱來自日治時期的建築與其他文化遺產,卻難免出現過度美化的現象。我們千萬別忘記,當年諸多的殖民建設,也都是來自剝削臺灣的民脂民膏而來。在其他國家努力解殖之際,或許此時也是時候讓我們以多元的視角,更加嚴謹看待這些複雜的殖民史。

另一方面,臺灣的經濟發展的確值得我們驕傲,但我們也需要借鏡格拉斯哥人民的自省,好好地看見這些有形成就的背後,也包含著靠諸多東南亞移工以血淚換來的結果。

最後,衷心期盼在資本主義愈發氾濫的時刻,身為臺灣的公民,我們也能像格拉斯哥人一般,有著不畏懼強權、追求正義的勇氣,讓這個世界成為更好的地方。

【延伸閱讀】

●「從搖籃到墳墓」,政府補助你一輩子「坐享其成」──你也想成為阿聯酋人嗎?
●深夜的麥當勞裡,她獨自朗讀著英文報紙──李老太太的故事,與再回不去的「老上海」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