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最近發現一顆類月球,自2100年前就在地球附近一同繞行太陽。據《天空與望遠鏡雜誌》報導,這顆類月球取名為2023 FW13,代表類月球與地球有穩定共振的軌道,以環繞地球的路徑繞行太陽。3月28日天文學家在夏威夷使用全景觀察暨快速反應望遠鏡首度觀測到這顆類月球,於3個觀測站進行進一步研究後,天文學家在4月1日正式公布研究結果。不過法國天文學家兼記者的阿德里恩(Adrien Coffinet)認為,研究結果中類月球像地球的半長軸相關數據看起來很可疑。阿德里恩透過模擬器執行軌道參數模擬,確認類月球的軌道,並證實這顆隕石確實是類月球。此外模擬器顯示,類月球從西元前100年就開始環繞地球,可能會持續到西元3700年。阿迪里恩告訴媒體,這似乎是地球已知最長的準衛星。先前地球曾有過數個類月球,但僅持續數十年,最後都偏離地球軌道。最知名的半月球是2016年所發現的2016 HO3,是半世紀以來最小、最近且最穩定的半月球,未來幾世紀都會維持這項稱號。太空科學研究所的專家表示,不必擔心類月球會撞擊地球,因為類月球的軌道和地球不同,而且移動相當穩定。類月球與月球不同,因為類月球較小離地球比較遠,位於地球附近的時間較短。作為對照比較,2023 FW13的直徑只有15公尺,距離地球1400萬公里遠,月球的直徑則大於3400公里,距離地球僅36.4萬公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