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伯大尼之家創辦人蘇牧師的兒子蘇但以理,近日從挪威回到臺灣,探望伯大尼院生及當年與他一起成長的小兒麻痺患者,現年68歲的他,雖然前後只在伯大尼住了7年,不過他承襲了父親無私的愛,對於院生的掛念從無止息。
「我是和小朋友,我的朋友玩,才學會一點中文。」
小時候跟著雙親住在伯大尼之家生活的蘇但以理,當時和年齡相近的院生,自然成為玩伴,他們不但有共同的兒時記趣,雙方的人格發展也在無形中產生交互影響。
伯大尼之家創辦人之子 蘇但以理:「假如沒有在這裡長大,我會成為一個別的人嗎,大概有地方會不一樣。」
伯大尼之家前院生 王燕琨:「你就會覺得說,我們應該可以跟他們一樣,但是如果我們在原生家庭,就你不可以怎麼樣、你不可以,就會被很多約束。」
1965年,蘇但以理跟隨家人來臺之後,前後陸續在伯大尼之家住了7年,他傳承了父親創辦人的初衷,因此即便他離開臺灣,返回挪威期間,對於院生的生活還是非常掛念。
伯大尼之家總督導 李韻珊:「他都會回到這裡,他小時候生長的地方,他會了解這裡現在的狀況,看到這裡還在繼續收臺灣弱勢,他當然很開心啊。」
得知蘇但以理要返回院裡探望,許多院生就畫出他的人物畫像,以表達內心的感念,還有人搶著要為他按摩舒展筋骨,由於伯大尼之家目前面臨缺工問題,使得外面還有上百位的特殊孩子,等待接收教養,因此蘇但以理也急切呼籲,希望有更多人投入照顧憨兒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