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學者憂恐有「規模8↑強震」 前氣象局主任回應

民視新聞網

更新於 2022年03月24日01:54 • 發布於 2022年03月24日01:49

生活中心/許沛汶報導

昨(23日)凌晨1點41分花蓮縣發生芮氏規模6.6的強烈有感地震,連同主震在內,花東地區自昨日開始已發生150多起地震,讓不少居民都相當害怕。氣象局表示,此次花蓮6.6地震原因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擠壓導致,針對有學者認為近年內可能將會出現規模8以上的強震,氣象局前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也出面回應了。

昨日凌晨1點41分,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6的地震,地震深度30.6公里,最大震度6弱位於台東長濱鄉,之後便餘震不斷。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數據,台灣每年會有2到3個規模破6的地震,但去年曾發生5起,到了今年才短短3個多月就已經發生3起,因此,氣象局推測,台灣已進入「地震活躍期」。

由於近年台灣地震現象過於頻繁,因此氣象局推測,台灣已進入地震活躍期。(圖/民視新聞網資料照)
由於近年台灣地震現象過於頻繁,因此氣象局推測,台灣已進入地震活躍期。(圖/民視新聞網資料照)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近3天內不排斥會發生規模5以上的餘震,而頻繁的地震現象也可能會從去年延續到今年,「不只是台灣有這樣的狀況,全世界也有類似的情形,有可能地震的活躍期,已經來臨了」。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管理中心研究員李錫堤也指出,只要進入地震活躍期,所要注意的重點對象就是「海溝型地震」,一旦錯動到海床,地震規模一定是規模8以上,且活躍期的歷程將長達40年。

昨(23日)發生一起芮氏規模6.6的強烈有感地震,氣象局表示「這起地震是當地近49年最大的一次」。(圖/民視新聞網資料照)
昨(23日)發生一起芮氏規模6.6的強烈有感地震,氣象局表示「這起地震是當地近49年最大的一次」。(圖/民視新聞網資料照)

不少學者都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海溝型地震」一定會發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但對於台灣是否真的進入地震活躍期,也有專家抱持不同看法,氣象局前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地質板塊複雜,參照的標準並非單一規模或次數就下定論。同時,他也指出,地震週期不固定,不像太陽潮汐能計算,「地震比較像颱風,用兩個颱風間隔推算下一個颱風,我相信老百姓不會相信這種說法」。

《👉加入民視新聞Line好友,重點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0

  • 梵歌 ☾Fun song☽
    鋪成以後跳電缺電停電的梗,反正都是天災跟動物的錯⋯⋯人禍從來不曾有過。
    2022年03月24日09:26
  • HsuSzu Chen
    既然會發生規模8以上的地震,那大家還努力什麼,趕快及時行樂,活在當下才是
    2022年03月24日06:46
  • TONY-林
    旣恐龍法官後衍生的恐龍學者,,,為恐台灣不夠亂嗎.....🤔🤔
    2022年03月24日06:10
  • Di Lu⠀⠀
    胡說八道學者可以全家先移民 去沒地震國家住啊! 不知避險就是弱智學者。
    2022年03月24日05:48
  • 傅明珠
    推測是可能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 當參考就好, 若地震真要發生也無法預測確切時間地點和強度, 只能平時多做準備以減少災害的發生吧!
    2022年03月24日05:4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