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汽車

減少A柱死角憾事!「行穿線退縮」與「庇護島」守護行人安全

8891汽車交易網

更新於 2022年02月11日06:25 • 發布於 2022年02月11日06:25 • 8891汽車

路口行人安全與道路規劃方式的關聯性絕對是密不可分,我國近幾年也積極導入國外針對行人安全所設計的交通設施,為的就是創造更完美的人車互動!

想必大家對於車輛轉彎時的A柱死角一定不陌生吧!因為先天車體結構的關係,導致駕駛轉彎擺頭時,必然會有一定程度的視線被A柱給吃掉,這時若有物體或行人靠近死角範圍,那就很有可能不被駕駛察覺而撞上。這點除了須仰賴駕駛多加小心留意外,其實也可以透過道路規劃來降低發生機率,而今天要介紹的主角「行穿線退縮」與「庇護島」就是其中之一。(圖/台中市政府交通局)

什麼是「行穿線退縮」?

一般正常的斑馬線由於十分接近路口,有些車輛轉彎時很容易會因為轉彎距離不夠,選擇採用「截彎取直」切西瓜的方式通過,而非如法規所規定「轉彎車必須開過路口中心點後,才能夠逕行轉彎」,因為如果開到路口中央才轉的話,駕駛會需要更大幅度的轉打方向盤與更多的行駛距離,大家通常會因為嫌麻煩而忽略這項基本要求。(圖/台中市政府交通局)

但這樣的行為其實會使轉彎角度變小,進而讓駕駛的可視角度減少,如果再加上車輛本身A柱阻擋的因素,很容易會不小心對斑馬線上的行人造成傷害。這時若能把供行人穿越的斑馬線給退縮至路口更內側,讓車輛轉彎時擁有更大的角度與距離,將可有效緩解行人發生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圖/台中市政府交通局)

如上圖所示,畫面中的轎車如果是行駛在原本路面左側遭塗銷的的黑色斑馬線上,整體車輛角度會小於右側退縮後的白色斑馬線。「行穿線退縮」將可有效使車輛於路口轉彎時,保持相對正面的角度來面對行人通過,如此一來將可以大幅度的減少車輛A柱死角所帶來的影響,而且轉彎車也會有更多的反應時間與視距來察覺行人的存在,就連靜止等待行人通過時也會有足夠的空間待避,不會把後方直行的車流給全都堵住。(圖/高雄市政府交通局)

什麼是「庇護島」?

至於在一些車流量較多、路寬較大、綠燈秒數較少的路口,更會加上「庇護島」保護行人,主要做法就是將中央分隔島的頭端盡可能的往路口正中間延長,迫使轉彎車無法使用切西瓜的方式通過路口,創造出來的區域也可以讓行人站立等待綠燈通過,避免行動不便的年長者與來不及通過的行人卡在路中央動彈不得,造成險象環生。(圖/新北市政府交通局)

現在更衍生出一種源自英國的「Z字型行人兩段式穿越道」(Staggered Pedestrian Crossing),改善後的兩段式穿越道具有方向性,行人走到庇護島時,身體會自動呈現90度轉向面對來車方向,將有利於行人觀察來車動態即時反應,提升行人穿越道路的安全性。(圖/交通部公路總局)

具體成效為何?

針對這點,內政部營建署曾委託交通大學團隊調查台北市50個路口,報告結果顯示,斑馬線若巷內退縮4.5至6公尺,可降低行人遭撞危險;至於設置庇護島的效用根據國外相關研究表示,庇護島不僅能提供行人停等空間,突出的中央分隔島也可有效減少車輛違規轉彎的駕駛行為。

國內道安資訊統計則顯示出,2021年行人路口發生事故造成死亡的件數為171件,與前三年(2018~2020)同期平均比較下來,減少了約8.6%的死亡率,總事故A1(造成人員當場或24小時內死亡之交通事故)與A2(造成人員受傷或超過二十四小時死亡之交通事故)加總事件也呈現下降趨勢,平均下降超過30%,表示「行穿線退縮」與「庇護島」確實對於行人安全保護與防範事故發生有所成效。(圖/台南市政府交通局)

但也不是所有路口都適合施行「行穿線退縮」與「庇護島」,這類裝置須設置在路寬、行人偏少的路口才能有效改善行人安全;若是在路窄、人流又多的路口設置庇護島的話,反而會因為太過擁擠、車輛轉彎不易而呈現反效果。(圖/台北市政府警察局)

《和泰公布2022年新車計劃 全新跨界第四季登場》

《馬自達CX-5小改款99.9萬元起發表 同步確認Skyactiv-X引擎、MX-30將導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