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食物,才算色香味俱全、美麗的食物?談到美食評鑑,大部分的人一定會想到《米其林指南》;尤其是2018年三月米其林正式進軍台灣後,很多人開始學著做饕客,加入追「星」行列。然而,在排隊等待「大家都說很厲害的餐廳」的同時,台灣卻很少人討論,米其林完全法式的「Fine Dining」標準評鑑,和台菜表現方式如此不同,真的能找出台灣美食嗎?米其林的評鑑又是怎麼被選出來的?
米其林「Fine Dining」標準,正統亞洲菜很難進二星
文化雜誌《VERSE》在3月中舉辦「全球評 在地吃:反思米其林的跨文化意義」講座,邀請到四位重量級講者,包括美食作家蔡珠兒、文化評論人詹偉雄、社會學家李明璁,以及美食媒體「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高琹雯共同與會。
「關於美食,我們需要一套評鑑標準嗎?」向來以犀利角度進行文化觀察的《VERSE》總編輯張鐵志一開始的提問,就讓美食評家高琹雯、蔡珠兒,與文化圈知名的「吃貨」詹偉雄擦出精彩的火花。
詹偉雄分享他在法國吃米其林餐廳的經驗:「雖然各餐館標榜特色不同,但共同點是,每一口的味覺在嘴裡是立體的,就連擺盤也美得像藝術,即使只是靜靜與眼前美食共處,彷彿能瞭解料理長內心想傳達的意義。」高琹雯解釋法式品菜的哲學,「法式料理講究儀式感,廚師會把所有元素拆開,研究每一種食材特性,再把它們重新組合,透過分食細細品味,與台灣強調『一口感受所有味道』的合菜吃法截然不同。」既然法式「Fine Dining」的文化基底如此不同,那麼米其林走出法國之後,要怎麼不會受到法式文化的偏見影響,做出符合在地價值的評鑑?米其林既然是法式評鑑標準,又要如何因地制宜?
米其林剛進香港時的評選名單因為跟在地認知差距太大,被批評為「不懂東方文化」,曾在香港定居近20年的蔡珠兒認為,為了能順利進入亞洲市場,米其林這幾年蠻努力因地制宜,除了香港餐廳的評選努力更貼近在地認同,在其他亞洲國家也可以看出這樣的努力,「以曼谷海鮮快炒店Jay Fai舉例,招牌菜蛋包蟹完全是亞洲風格,老闆娘痣姐總是戴著護目鏡在爐灶前工作,2018年獲得《曼谷米其林指南》肯定,也是泰國唯一米其林星級的街頭小吃」。事實上,仔細看米其林近幾年亞洲名單,包括日本拉麵、香港港點、新加坡油雞飯…等當地餐飲類型都有摘星記錄,證明米其林確實有入境隨俗的趨勢。然而,要登上米其林的三星殿堂,法式偏見仍然明顯。高琹雯就說,「的確在亞洲,餐廳和主廚要瞄準米其林評鑑的話,勢必要作出針對法式用餐文化的調整,如果不是以Fine Dining模式設計菜式,我認為要獲得米其林二星以上評鑑的餐廳,是很難的。」
愈來愈多餐飲評鑑崛起 米其林權威光環不再
米其林的評鑑標準和評鑑模式,近年不管在歐洲還是亞洲都飽受爭議。除了法式評鑑標準走出法國之後明顯的偏見,評鑑時間不透明也讓很多餐廳和主廚飽受折磨;受到最多質疑的就是秘密客給分等同黑箱作業,可能帶有評審個人偏好,而且,18個月以上的複查時間太長,讓被動的餐廳只能等待遙遙無期的平反。也有不少餐飲界的專家擔憂,廚師一昧的「追星」,反而忽略消費者的用餐體驗,也忽略了廚藝的創造性與在地性。事實上,米其林評鑑早已面臨威脅,有「美食界奧斯卡」封號的「世界50最佳餐廳」評鑑為例,光是「亞洲50最佳餐廳」評審團陣容,就由超過300位在亞洲餐飲界具影響力的有力人士組成,高琹雯比較,「相較於米其林的神秘訪查系統,世界50最佳餐廳採公開透明的評鑑機制,更受到美食界與消費者青睞,成為近幾年備受矚目的國際性餐飲獎項指標。」
從文化評論的角度來看,米其林傳承自百年前的評鑑精神和制度,的確受到現代性的巨大挑戰。英國劍橋社會人類學博士、這兩年主持公視節目「我在菜市場的一天」而收到矚目的李明璁點出關鍵,「21世紀網路普及化,人人都能透過數位裝置,蒐集到各種餐廳情報,或利用Google評論功能,讓評鑑變得無所不在;換句話說,大家不再依賴這本指南書,米其林勢必面臨尷尬的困境。」
李明璁以他長期深入市井的經驗,觀察到一個有趣現象,「米其林最初的動機,是希望提供一本指南,推薦全球優質餐廳讀者,但如今大家利用網路科技,也能以民主、有效率的方式評鑑,兩者看似對立,我反而認為現代的評論方式,與米其林的初衷很接近,甚至說拯救了米其林的原始精神也不為過。」換句話說,在網路時代,擁有秘密客評鑑能力的,是網路上的眾多消費者,而不再是無名無姓也無法與之對話的秘密客。(推薦閱讀:達人教你做年菜》米其林法餐主廚,30分鐘異國風年夜飯)
無論如何,當帶有法式精緻料理精神的米其林進入台灣,反而給我們更多反思空間,名廚江振誠曾說過,「台灣新生代主廚要更聚焦在文化、對食材的了解,以及對季節的掌握,才能調味出屬於自己的味道。」對消費者而言,又何嘗不是?
《 ☞ 加入風傳媒line好友,每日提供給您最重要新聞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