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高薪製造業年輕人卻興趣缺缺?神剖析網友讚太中肯

1111人力銀行

更新於 2021年06月10日03:55 • 發布於 2021年06月10日03:55
高薪製造業年輕人卻興趣缺缺?神剖析網友讚太中肯

↑高薪製造業為何年輕人興趣缺缺?網友剖析太中肯。(圖/取自Pixabay)

根據經濟部的定義,製造業可分為4大行業,包括:第一類民生工業、第二類化學工業、第三類則是金屬機械工業、第四類是資訊電子工業:電子零組件;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電力設備製造業。除了第四類泛稱「科技業」職缺在求職市場上可說是炙手可熱,反觀其他同為製造業的產業,為何總是祭出高薪又找不到人才呢?

中經院董事長胡勝正曾接受中央社專訪時直言「勞工是有選擇的」,許多技術訓練太專業,受訓完成後,原先目標投入的職位也沒了,接受的專業訓練也無助轉投其他製造業工作。他分析,餐飲業情況不同,由於門檻低,「我可以煮德國菜、法國菜、西班牙菜,可以轉來轉去」,所以很多年輕人情願擠在服務業,也不願投入製造業。

不過,服務業平均薪資普遍比製造業低,胡勝正表示,在台灣,製造業薪水比服務業高出1、2萬元並不難,但為何許多年輕人情願擠在只能領到22K的服務業,「因為你現在去接受職業訓練,可能受訓完後工作也已經沒了,被機器人取代」。

製造業找不到人的原因真的只有這樣嗎?批踢踢網友「sumade」就引用這篇報導,提出他的見解,分析出以下幾個原因:

一、老闆思維過於守舊

元PO指出許多製造業同時是傳產也是中小企業,創辦人年紀較大思想較古板、保守,因此許多科技就能解決的問題,公司卻還停留在3、50年前的運作方式,沒有跟著時代走,導致工作環境非常的惡劣,自然不會有年輕人喜歡。

二、換算時數薪水未必較高

雖然胡勝正認為在台灣「製造業薪水比服務業高出1、2萬元並不難」,但原PO分析這只是「帳面上的數字」比較多而已,若真的用工作時數去看,也許沒有好服務業多少;其次,最重要的是實質工作內容,製造業絕對比服務類「累上好幾倍」,以服務業而言,雖然必須久站、加班不算錢、責任制、時薪也低,但起碼不是60分鐘,時時刻刻都在用力。

原PO打趣地用早餐來評比,如果是做服務業,早上吃個漢堡蛋中冰奶,到了12點「肚子還不覺得餓」,但要是製造業,早上就要吃碗肉羹麵配滷肉飯,到了10點、11點,有「可能就沒力氣了」,傳神比喻也凸顯出製造業耗損的體力真的比服務業多上許多。

三、工作風險極高

原PO指出一樣是勞工,製造業有操作機械的需要,「危險程度遠高於服務業」,原PO舉例說明「有聽過哪家服務業,可以服務到連手指頭都斷掉」。也顯示出製造業的高風險伴隨著對身體「不可逆的傷害」,相較起來服務業面對的是客人,即使有機械的操作也不具有高危險性。

此文一出網友一面倒認同,覺得原PO實在是太中肯的分析了。小編認為傳統製造業的老闆應該思考如何與時俱進,改善工廠的環境安全、休息時間、福利制度等,讓員工能夠感受到安全與保障,並非是要拿高薪就得「拿命去拚」,持續改善勞動條件,才可能解決製造業長期缺工的問題。

延伸閱讀:新鮮人必讀懶人包 服務業履歷加分技巧

#科技業 #製造業 #缺工 #服務業 #高薪高風險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