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6日電)上腹部悶痛可能是心臟病。陳先生近年不時上腹部、下胸悶痛,初期診斷胃食道逆流。但狀況遲未改善,幸好一次就醫醫師有所警覺,發現他3條冠狀動脈阻塞,再拖下去可能猝死。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2018年最新國人10大死因,心臟疾病位居第二,僅次於癌症,尤其心腦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人數也有上升趨勢。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今天在記者會表示,一般來說,80%的缺氧性心臟病人會有胸悶、胸痛或喘等症狀。另有約16%病人有「非典型」症狀,可能以上腹部、前下頸部、下牙床痛等表現。
陳玠宇說,其中心臟病的腹部不適容易跟一般胃痛混淆。差異為一般胃痛常發生在飯前或飯後,常併有火燒心、嘔酸水逆流症狀;心臟病的腹部不適,常發生在行走、爬梯或運動時,沒有火燒心、嘔酸水逆流症狀。
因心臟病的腹部不適,與一般胃痛的位置很雷同,常發生在上腹部與下胸口位置,若病人同時有胃病及心臟病時,心臟病就可能被忽略。
60歲陳先生平常飲食不定時,又愛吃吃到飽,長期下來體重過重,膽固醇偏高。他從2、3年前,不時出現上腹部、下胸口悶痛,且合併火燒心、嘔酸水逆流症狀,到胃腸科檢查確診胃食道逆流。
治療後,陳先生的火燒心症狀有改善,但上腹部和下胸口的悶痛感依然持續。一次他感冒,就醫時偶然向醫師提起,走路運動時腹部、胸口不舒服,且會一直喘,醫師有所警覺,懷疑心臟病。他到國泰檢查,赫然發現3條冠狀動脈已經阻塞。
陳玠宇表示,檢查後發現,陳先生心臟下壁和心臟前中膈部有缺血變化,且3條主要冠狀動脈血管都出狀況,屬嚴重冠狀動脈阻塞疾病。因心臟下壁的神經感知位置與胃接近,病人自述慢性上腹部悶痛容易被當成是腸胃道問題,忽略可能還有缺氧性心臟病。
陳先生在記者會表示,他長期都把心臟病當胃病治療,幸好即時發現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沒有釀成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憾事。
其他常見容易引發缺氧性心臟病危險群,包含肥胖、高血脂、高血壓、抽菸、糖尿病、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家族史者。陳玠宇提醒,高危險族群應隨時留意不適症狀,不要輕忽。(編輯:翁翠萍)1080716
留言 2
林彥凱
我胃食道逆流又有心臟病…心臟科醫生說…在胃燒心胸悶…如果吃下胃藥還會胸悶就要馬上去掛急診…
2019年07月16日15:06
王大亨
生命一直被這些笨蛋醫師害死,這些切割化療都是讓病人更快死掉,但是很無奈病人只能繳錢被害死。
2019年07月16日11:5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