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水雉為1妻多夫,每年4到9月築巢於水生植物葉上,母鳥可下到10窩蛋,每窩約4個蛋,蛋為墨綠褐色,由公鳥照顧孵化的幼鳥;在臺灣的水雉因棲地消失而變得珍貴而稀有,面臨生存危機。
攝影達人鄭緯武表示,雌水雉負責產卵,產完就另找新歡,孵蛋則是雄水雉的工作;有趣的是,一巢一般是4顆卵,在開始孵蛋之前,如果不足4顆卵,雌、雄水雉會交尾補足;如果已經開始孵蛋了才發現不足4顆,就不再補充;雄水雉孵蛋過程中是很兇悍,其他水雉或別的鳥靠近,雄水雉就會起身追趕、驅逐;雄水雉如果餓了,會在巢附近覓食,吃一點食物很快又回巢孵蛋;雄水雉回到巢並不是馬上孵蛋,牠會先數一下蛋的數量,然後小心的跨過蛋,確定站穩了才慢慢蹲下來,接著用嘴把蛋推進自己的身體和雙翅底下,一直到蛋沒有外露為止。
鄭緯武進一步表示,小水雉出生,雄水雉的責任還沒有結束,牠必須撫養小水雉一直到能獨立覓食為止;雄水雉孵蛋和撫養小水雉,印證了一件事,那就是「男人真命苦」。
維基百科資料指出,水雉,又名雉尾水雉,俗稱菱角鳥,是水雉科的一種。..在臺灣多棲息於菱角田間,是臺灣少見履行一妻多夫制的鳥類。..水雉外形似雉,在繁殖期金黃褐白羽色和長長尾羽,水上盈盈、姿態翩翩而有「凌波仙子」和「葉行者」和「菱角鳥」美稱。..羽色冬夏不同:夏羽頭頂、面頰、喉和前頸為白色,頭後黑色,頸後為金黃色,每側鑲有黑色條紋,肩、背橄欖色泛紫光,腰羽和尾羽黑色,兩翼黑白相間;冬羽原黑色部分大多換成褐色,尾羽變短。
西拉雅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在臺灣所見到的這種水雉,是全世界8種中唯一具有繁殖羽(夏羽)與非繁殖羽(冬羽)不同形態,以及定期遷移的習性。..當時在宜蘭、臺北、桃園、新竹、臺中、彰化、臺南、高雄、屏東、臺東等地,均可見其蹤影;由於土地的開發和環境的破壞,目前僅能在臺南八掌溪至曾文溪兩溪間平原區域的菱角田中發現;農委會於民國78年公告水雉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之保育類動物。
位於臺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每到繁衍時期,生態保護區內的水域上水雉飛舞鳴叫,上演著精彩的舞碼,小水雉誕生後,又可見水雉父母忙碌其中餵食,是凌波仙子的天堂,也是愛鳥人士的秘境呢!水雉是很敏感的動物,若是您去賞鳥,請務必要輕聲細語,透過望遠鏡靜靜地欣賞。(照片由攝影達人鄭緯武提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