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體重狂降就是警訊!影后謝欣穎「2病纏身」爆瘦病況曝光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19年09月24日10:34 • 發布於 2019年09月25日06:00 • 新聞中心余宗翰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曾以《命運化妝師》奪得第10屆義大利亞洲影展最佳女演員獎的謝欣穎,上禮拜四(19)上傳一張面頰消瘦的素顏照,分享最近讓她焦慮不已的「病況」。謝欣穎說最近體重狂掉,擔心之下從七月開始陸續做了許多身體檢查,診出一些身體狀況,形容身體有「一些小零件壞掉了」。

謝欣穎就醫檢查的時間是七月,謝坦承自己本來不敢做全身健檢,但因為當時體重一直下降,被「嚇到了」,只得乖乖就醫檢查。健檢結果顯示謝欣穎身體狀況大致良好,但沒有B型肝炎抗體,且「腫瘤指數偏高」。上上禮拜謝欣穎照了腸胃鏡,發現胃部發炎且腸子裡有個「不大也不小的瘜肉」,發現後已將瘜肉切除。上禮拜四又去醫院一趟打B肝疫苗,順便照了X光,檢查完畢後有感而發、PO圖發文。

在醫院做一堆檢查後感到健康的重要

之所以照X光,是因為謝欣穎「頸椎已經痛了兩個多月,手臂到手掌常常麻到沒知覺」,檢查後果然發現頸椎些微歪掉,還有退化的情形。關於頸椎的狀況,謝欣穎表示後續還要做核磁共振才能得到更詳細的報告;X光檢查後謝又去看腸胃科問自己的瘜肉狀況,並請教醫師體重下降的原因,然後醫師又為她安排了抽血和超音波檢查。

經歷各種檢查後,謝欣穎深有感觸:「終於了解身體健康是多難能可貴的事,但只要心態健康,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又說:「每天起床照鏡子越來越喜歡鏡中的自己,即便不化妝也覺得自己是好看的,相對只要我覺得身體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一些小零件壞掉,修一修就好了,還是可以開心過每一天。是吧~」

剛去醫院挨了兩針 其實是七月去做了一直不敢做的的全身健康檢查 因為體重一直下降到連自己都嚇到了 大致上都沒問題,唯獨沒有B型肝炎的抗體以及腫瘤指數偏高 所以上禮拜照了腸胃鏡,侵入式雙管齊下的結論是胃發炎和腸子裡有個不大也不小的瘜肉 (已切除…

由 發佈於 

健檢超重要,許多癌症早期沒有症狀

謝欣穎自白「以前不敢做全身健檢」,其實這情況並不少見,許多人不敢做,或是懶得做;但這麼一來可能會失去提前發現重大疾病的機會。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的榜上常客,而癌症有時是沒有臨床症狀的,比如胃癌,早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等到出現貧血、體重減輕、食欲不振的現象時可能已是晚期,難以治療。

胃癌可以透過胃鏡檢出,提早檢出就能提早治療,通常預後都十分良好。不只是胃癌,子宮頸癌、大腸癌、肺癌等常見癌症只要早期發現都比較好處理。政府不斷推廣防患於未然的「預防醫學」概念,像謝欣穎打的B肝疫苗,就能減少得到肝炎、肝癌的機率。

根據「振興醫院」網站專文,一般來說,20歲左右可以做一次一般的抽血檢查,做為個人的健康檔案,如有異常情形,再針對病況來追蹤;30歲左右可以考慮做一次全身健康檢查,詳細地瞭解自身健康情形。至於30~40歲之間,每2~3年做一次健康檢查,持續掌握身體狀況,40歲以上則考慮每年作一次全身健康檢查。

注意,體重減輕是許多疾病警訊!下一頁看看有哪些警報得提高警覺

體重減輕是許多疾病的警訊!

30歲之後通常是一生中事業起步的階段,工作量較重,有些人因而忽略了體重變化,以為只是疏忽飲食之下的正常現象,但體重減輕可是許多疾病的警訊,包括癌症!如果沒有特意減肥,體常卻快速下降,就要懷疑身體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根據「全民健康基金會」網站,中年之後體重減輕是相當重要的警訊,常見的原因是糖尿病;如果是女性,最常見的原因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女性得到甲亢的機率比男性高,每30~60位女性即有一位得到甲亢。謝欣穎也因為體重狂降做了甲亢檢查,所幸數值屬正常範圍。

另外,癌症也會讓體重異常減輕;可怕的是,通常出現體重減輕的現象時已是癌症晚期,例如肝癌、胃癌、大腸癌或胰臟癌。這情形再度提醒大家,中壯年之後,平時要勤做健檢,才能及早發現癌細胞。

謝欣穎3
謝欣穎3

謝欣穎檢出的腸瘜肉,30歲以上就有高發生率

雖然大部分的腸瘜肉是良性的,但部分會變成腸癌,仍不可輕忽。值得注意的是,腸道瘜肉是十分常見的問題。2015年「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請來1001位民眾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30~39歲的組別七成以上驗出腸瘜肉,比例極高。

根據《中華日報》,台灣癌症基金會研究顯示,近30年來的觀察顯示國人自50歲開始進入腸癌高峰期;而大腸癌從異常病變到癌化為癌症通常歷時10~15年,往前推測,即35歲就可能進入腸瘜肉發生的高峰。

所謂腸瘜肉,是指腸道黏膜表面上不正常增生的組織,主要分成「增生性瘜肉」、「腺瘤性瘜肉」兩種。增生性瘜肉大多長在直腸或乙狀結腸,不會癌化,所以臨床上對增生性瘜肉多半不予處理。大腸鏡檢查的主要目標是可能癌化的腺瘤性瘜肉,尤其是1公分以上的腺瘤,癌化風險較高。

《好心肝防治學術基金會》文章「大腸有息肉!怎麼辦?」指出,長出腸瘜肉可能有遺傳因素,也可能源自不良的生活習慣。以下列出一些導致腸瘜肉發生的因素:

  • 吃太油或攝取太多動性脂肪
  • 抽菸
  • 肥胖
  • 沒有運動習慣
  •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若想降低腸瘜肉的發生機率,平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多吃蔬果、少吃紅肉、戒菸,且一週最好做3次有氧運動。

參考資料: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