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9日電)全台約有1萬至2萬名成人罹患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飽受搔癢抓到體無完膚之苦。台大醫院跨國研究臨床試驗證實,最新一代口服新藥療效勝生物製劑。
台大醫院今天舉行記者會,分享該院研究團隊自2014年起參與異位性皮膚炎新藥研發,在全球18國共同執行第3期臨床試驗,使用最新一代口服JAK抑制劑可有效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成果已於今年3月25日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AK是一種傳遞發炎反應的激酶,這項JAK抑制劑全球性臨床試驗共收案約838名試驗,其中台灣收案16人,由台大醫院、北榮、中榮、馬偕、成大醫院及中山醫院參與,台大醫院受試者占全台半數。
試驗結果發現,每天服用JAK抑制劑治療12週後,7 成患者病灶分數改善75%,顯著優於對照組(27%)及注射型生物製劑(58%)。至於常見副作用為噁心,還有長痘痘但擦藥物即可,幾乎沒人因為副作用停藥。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以往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包含紫外線、口服免疫抑制劑等,療效都不到5成且副作用不少,近年生物製劑對於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雖有療效,但療效較慢;相較之下,JAK抑制劑因為專一性高,副作用少、療效更好。
朱家瑜說,預計今年上半年美國會審查核准此項口服新藥上市,台灣最快可能下半年審查,預估未來上市後,患者口服新藥就能達到更好效果,要價可能會比生物製劑價格更低,可以免打針。
異位性皮膚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疾病,臨床症狀通常發生在嬰兒時期開始出現,盛行率約為10%至20%,會出現全身嚴重搔癢、紅腫、流湯流水或乾燥脫屑。
根據臨床推估,異位性皮膚炎在成年人的盛行率會降至2%左右,但主要病徵就是極度發癢,許多患者會抓到流血,最可怕的是晚上睡覺特別癢,對白天上班、上課影響大,甚至會因發炎皮膚出現恐龍皮外觀,交友受困擾,對身心壓力很大。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烏惟新說,JAK抑制劑是一款全新的藥物,臨床試驗收案對象都是成年人,所以未來新藥上市對象僅限於成人,若安全性得到證實,會進一步進行12歲以上青少年、6歲以上兒童臨床試驗。(編輯:陳清芳)1100429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