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GQ 科普】是初代軟重啟還是全新篇章?《哥吉拉 -1.0》跟 1954 年《哥吉拉》電影的異同

GQ

更新於 06月25日13:30 • 發布於 06月22日20:43 • Daniel Hsu

作為近期最受歡迎的《哥吉拉》電影,《哥吉拉 -1.0》不僅榮獲了 2024 第 96 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使其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獎的哥吉拉電影,也是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項的日本電影),即便院線時未在日本以外的其他亞洲地區上映,但一上架 Netflix 等串流平台後,都立刻成為了點閱觀看的冠軍!

不過雖然極受歡迎,但《哥吉拉 -1.0》依舊存在著許多爭議性的討論,不單單是因為本片涉及了二次世紀大戰後日本社會,某些劇情被部分族群認為褒揚了當時的日本帝國主義;撇除政治與國族層面,在「哥吉拉」作為一個「怪獸」,在本作的「設定」上也引起了不少討論……

下有劇情雷,請慎入

下有劇情雷,請慎入

下有劇情雷,請慎入

下有劇情雷,請慎入

下有劇情雷,請慎入

下有劇情雷,請慎入

1. 為什麼是「-1.0」?

作為東寶的第 33 部《哥吉拉》電影及該系列 70 年紀念之作,《哥吉拉 -1.0》與過往《哥吉拉》電影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是 1954 年初代《哥吉拉》續作」……會這樣說是因為在經典的 1954 年首部《哥吉拉》電影結束之際,劇中的古生物學家山根恭平博士面對被消滅的哥吉拉說道:「我不認為那隻哥吉拉會是最後一隻。如果再繼續進行氫彈試爆,那隻哥吉拉的同類也許還會在世界某處出現……」為此,之後幾乎所有的東寶《哥吉拉》電影都是衝著這句話而誕生「第二隻哥吉拉」(當然也有幾部作品例外,例如2000 年的《哥吉拉 × 美加基拉斯 G 消滅作戰》,該作哥吉拉被設定是 1954 年的首隻哥吉拉在電影結尾其實未死,多年後又重新登陸;2001 年的《哥吉拉‧摩斯拉‧王者基多拉 大怪獸總攻擊》則是設定 1954 年的首隻哥吉拉在電影結尾死後被二戰時期戰死的海中亡魂附身而得以復活;2016 年的《正宗哥吉拉》則是一個完全獨立的世界觀,不過電影也沒有明確指出 1954 年的電影與其是不是同一個世界觀就是了……),但《哥吉拉 -1.0》卻是連「故事時間線」都設定的比 1954 年《哥吉拉》來得早……?

《哥吉拉 -1.0》電影劇照。
《哥吉拉 -1.0》電影劇照。

同樣是設定在二次大戰後結束不久的日本,1954 年版《哥吉拉》的故事時間設定就是在 1954 年,處於日本大致已經重建完成的時代;而《哥吉拉 -1.0》則是設定在 1945 至 1948 年間,當時的日本仍是滿目瘡痍的重建期,導演山崎貴曾解釋「-1」的意思是:「戰後的日本已經失去了一切,而電影描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絕望存在。」東寶則進一步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的經濟狀況已降至『0』,而哥吉拉的出現讓整個國家陷入了『負數』的狀態。」

不過從更直觀的面向來看,畢竟《哥吉拉 -1.0》的故事背景時間設定比首部《哥吉拉》電影還要來得早,所以說它是《哥吉拉》電影的「第 -1 集」也是可以的,只不過《哥吉拉 -1.0》並非「前傳」,而是重新講述了這隻怪獸之王誕生的故事,所以也有不少人認為《哥吉拉 -1.0》是 1954 年版《哥吉拉》的「軟重啟」(即,看似舊故事重拍,但深究起來又似乎是全新的故事)之作。其實導演山崎貴也公開承認過《哥吉拉 -1.0》的劇本靈感來自 1954 年原版《哥吉拉》電影、史蒂芬史匹柏的《大白鯊》等,同時也受 2001 年《哥吉拉·摩斯拉·王者基多拉 大怪獸總攻擊》(就是前面提到片中設定 1954 年的首隻哥吉拉在電影結尾死後被二戰時期戰死的海中亡魂附身而得以復活的那部)影響很深。而認真比對,《哥吉拉 -1.0》也確實與 1954 年版《哥吉拉》有許多相似之處!

1954 年首部《哥吉拉》電影劇照。
1954 年首部《哥吉拉》電影劇照。

2. 從「大戶島」開始的故事

無論是《哥吉拉 -1.0》或是 1954 年版《哥吉拉》,「大戶島」都是相當重要的存在,也是兩部電影的開頭。

實際上,「大戶島」是個虛構的地點,在 1954 年版《哥吉拉》中主要是為了借用其古老傳說海怪的名字,套用在這隻因現代科技誕生的怪獸之上。在 1954 年版《哥吉拉》裡的大戶島耆老是如此描述哥吉拉的:「一個巨大、在海中的恐怖怪物,一旦牠把海裡所有的魚都吃掉了,牠將會上岸吃人。很久以前,如果漁獲量一直減少時,我們就會奉獻年輕女孩,把她送到深海的中央當作是祭品。這個舞蹈就是從那儀式演變,是個驅魔的儀式。」

1954 年《哥吉拉》電影中所謂驅逐哥吉拉儀式的舞蹈。
1954 年《哥吉拉》電影中所謂驅逐哥吉拉儀式的舞蹈。

而在《哥吉拉 -1.0》中,「大戶島」這個虛構的島嶼還被則賦予了作為戰時「神風特攻隊」的飛機維修的中繼島的設定,在哥吉拉首次登陸大戶島時,藉由一個士兵之口得知了島上居民對於海怪「哥吉拉」的傳說,為此正式賦予了這隻「恐龍型」怪獸的名號。

之所以說「恐龍型」,是因為哥吉拉在《哥吉拉 -1.0》電影初登場時並不高大,大約只有瞭望台那麼高,行為舉止也確實類似於《侏羅紀公園》中的暴龍——尤其是當哥吉拉將士兵用嘴咬起後仍出去的動作(其實 2014 年美國「傳奇版」《哥吉拉》電影導演加雷斯愛德華也認為《侏羅紀公園》可能對山崎貴在創作《哥吉拉 -1.0》時產生了潛在的影響),但退一步來說,哥吉拉在《哥吉拉 -1.0》每次登場時還有一個特點——牠游經過的海域,會因其身體輻射熱能的影響導致魚群變異(內臟從嘴裡凸出)而死亡,配合牠在電影中還會咬人的行為,其實正完全符合 1954 年版《哥吉拉》電影中,大戶島耆老描述的「一旦牠把海裡所有的魚都吃掉了,牠將會上岸吃人。」

1954 年首次於大戶島登陸。
1954 年首次於大戶島登陸。
「大戶島」其實是一個虛構的島嶼,在《哥吉拉 -1.0》中被設定為戰時「神風特攻隊」的飛機維修的中繼島。
「大戶島」其實是一個虛構的島嶼,在《哥吉拉 -1.0》中被設定為戰時「神風特攻隊」的飛機維修的中繼島。

3. 「恐龍型」的哥吉拉是否是個原罪?

在《哥吉拉 -1.0》中,因為美國 1946 年在比基尼環礁進行的進行的「十字路口行動」(Operation Crossroads)核試,使得從只有瞭望台高的哥吉拉變異為約 50 公尺高(同 1954 年版《哥吉拉》),也讓牠從靈活如恐龍般的行動方式轉變為經典較為笨重緩慢的型態。

《哥吉拉 -1.0》裡哥吉拉初登陸大戶島的時候,行為與恐龍十分相似。
《哥吉拉 -1.0》裡哥吉拉初登陸大戶島的時候,行為與恐龍十分相似。

「哥吉拉不是恐龍」其實一直都是哥吉拉迷們不斷強調的,也因為如此,1998 年美國三星影業製作的《酷斯拉》電影把這隻經典怪獸塑造的「太像恐龍」反而成為牠被抨擊的最大箭靶!(《酷斯拉》英文片名同為「Godzilla」,中國與香港也譯為常用的《哥斯拉》,而看來因為當時的台灣片商太了解哥吉拉迷的心了——又或許當時的團隊本來就有哥吉拉迷,所以故意把片名改為「酷斯拉」而不用「哥吉拉」。)不過時隔多年,現在反而又不少哥吉拉迷也為《酷斯拉》平反,儘管大家仍舊不認為「酷斯拉」是「哥吉拉」,但放眼許多現在的怪獸特攝片,在「人類」部分的「文戲」大多不夠精彩,相較之下其實《酷斯拉》的劇情是好看的,如果除掉「哥吉拉」的標籤,把它當作獨立的怪獸電影來看的話,其實是部佳作!(話說當年酷斯拉「吃魚」的畫面也被不少哥吉拉迷抨擊,但別忘了,最早說哥吉拉會吃魚的可是 1954 年版的《哥吉拉》電影啊!——儘管哥吉拉確實不吃魚沒錯啦……)

會吃魚的「酷斯拉」。
會吃魚的「酷斯拉」。
《哥吉拉 -1.0》的哥吉拉在大戶島將士兵用嘴咬起後仍出去的動作其實跟《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也有點像。
《哥吉拉 -1.0》的哥吉拉在大戶島將士兵用嘴咬起後仍出去的動作其實跟《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也有點像。

雖然「哥吉拉不能是恐龍」,但不代表「哥吉拉不能是從恐龍變的」。「酷斯拉」的原罪來自於牠的「完全體」就像隻恐龍,但《哥吉拉 -1.0》的哥吉拉從「一隻類似恐龍的生物」之後「變異」成經典的哥吉拉形象是完全可以的,這在 1991 年的《哥吉拉 vs 王者基多拉》也是如此設定,該片為「東寶創立 60 周年紀念作品」,為此創造了名為「哥吉拉龍」的虛構恐龍(不過現實中確實有「哥吉拉龍」這個種類,我們等等再說),因為不明原因,「哥吉拉龍」從中生代的浩劫中存活了下來,並且棲居於北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上,後來因為輻射變異才成為了大家熟悉的哥吉拉。而在 1954 年版《哥吉拉》中,古生物學家山根恭平博士向大家說明哥吉拉的來歷時,也跟眾人簡報科普了一段關於恐龍的知識,並且從哥吉拉身上沾著的泥土表示那是來自侏儸紀時期的泥土,因此判斷哥吉拉確實是某種未知的恐龍,原本棲息在海底,卻因人類的氫彈試爆而突變成怪獸。

在 1954 年版《哥吉拉》中,古生物學家山根恭平博士向大家說明哥吉拉的來歷時,也跟眾人簡報科普了一段關於恐龍的知識。
在 1954 年版《哥吉拉》中,古生物學家山根恭平博士向大家說明哥吉拉的來歷時,也跟眾人簡報科普了一段關於恐龍的知識。
1991 年的《哥吉拉 vs 王者基多拉》甚至還設定哥吉拉是由某個名為「哥吉拉龍」恐龍變異而來的。
1991 年的《哥吉拉 vs 王者基多拉》甚至還設定哥吉拉是由某個名為「哥吉拉龍」恐龍變異而來的。

不過說到「哥吉拉龍」,現實世界的「哥吉拉龍」反而跟哥吉拉長得很不像。「哥吉拉龍」的命名正是來自哥吉拉,這種恐龍的化石發現於美國新墨西哥州奎伊縣的銅峽谷地層,被認定生活於三疊紀晚期,其身長估計約 5.5 公尺、體重估計約 150 至 200 公斤,跟哥吉拉比其實體型真的小了很多……

現實中以怪獸之王「哥吉拉」命名的恐龍「哥吉拉龍」(Gojirasaurus)其實跟哥吉拉長得一點也不像⋯⋯
現實中以怪獸之王「哥吉拉」命名的恐龍「哥吉拉龍」(Gojirasaurus)其實跟哥吉拉長得一點也不像⋯⋯

4. 幾個劇情上的致敬彩蛋

在《哥吉拉 -1.0》中,從大戶島的哥吉拉攻擊中生還下來的主角敷島浩一(神木隆之介 飾)與「學者」野田健治(吉岡秀隆 飾)、「小子」水島四郎(山田裕貴 飾)、掃雷艇船長秋津清治(佐佐木藏之介 飾)一起展開了掃除海上魚雷的工作。其實「魚雷」本身就是一個致敬 1954 年版《哥吉拉》的哏,在 1954 年版電影開頭,貨輪「榮光丸」因不明原因發生了沉沒事故,甚至連前往救助的漁船「備後丸」與大戶島的漁船都陸續遇難沉沒,片中人在知曉哥吉拉的存在前,也猜測船隻遇難的原因就是誤觸了戰時留在海中的大量魚雷。

掃除戰時遺留下來的海中魚雷是《哥吉拉 -1.0》中主角的主要工作。
掃除戰時遺留下來的海中魚雷是《哥吉拉 -1.0》中主角的主要工作。
意外碰觸魚雷或是遭遇海底火山爆發,是 1954 年《哥吉拉》電影在還沒意識到哥吉拉的存在前,對於遭受哥吉拉攻擊的船隻遇難原因的解釋。
意外碰觸魚雷或是遭遇海底火山爆發,是 1954 年《哥吉拉》電影在還沒意識到哥吉拉的存在前,對於遭受哥吉拉攻擊的船隻遇難原因的解釋。

敷島浩一曾在噩夢中,夢到了哥吉拉出現在他破敗尚未修復房屋前。這裡在畫面上致敬了 1954 年版《哥吉拉》在大戶島上摧毀一位名叫「新吉」的少年的家,而家中的哥哥與母親在因為未及時逃離房子,而被哥吉拉(應該是)踩扁身亡。這裡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地方,在《哥吉拉 -1.0》中,敷島浩一從戰場回家後發現父母皆因空襲而死,在他收留女主角大石典子(濱邊美波 飾)時,典子看著屋裡桌上的牌位,便問浩一:「那是你父母嗎?」曾有影評人認為這段對白設計得太過多餘,但其實每個人的家庭成員並非是單一的,雖然其牌位確實是浩一父母的,但從典子視角來說卻不一定(畢竟浩一、典子與小女孩明子,他們三人在一般情況下會被旁人認為是夫妻與女兒,但他們其實彼此之間毫無關係——明子其實也是另外被託孤的孤兒),1954 年《哥吉拉》大戶島少年新吉的家庭成員也是母親與哥哥,如果一定要預設典子確信浩一家中的牌位就一定是其父母的話,其實是太被觀影者的「上帝視角」所侷限了。

《哥吉拉 -1.0》敷島浩一在噩夢中夢見哥吉拉摧毀自己的房子。
《哥吉拉 -1.0》敷島浩一在噩夢中夢見哥吉拉摧毀自己的房子。
在 1954 年電影中哥吉拉在大戶島上摧毀一位名叫「新吉」的少年的家,而家中的哥哥與母親在因為未及時逃離而身亡。
在 1954 年電影中哥吉拉在大戶島上摧毀一位名叫「新吉」的少年的家,而家中的哥哥與母親在因為未及時逃離而身亡。

《哥吉拉 -1.0》的哥吉拉首次登陸東京的畫面也與 1954 年版的哥吉拉首次登陸東京的畫面十分相似!首先牠們都摧毀了一輛電車、都有記者不要命的近距離拍攝哥吉拉(最後確實也喪命了)、以及兩隻哥吉拉都毀了「銀座和光百貨」。順道一提,1954 年版的哥吉拉在毀了和光百貨時,百貨曾為此提告電影,不過後來因為在電影中被哥吉拉摧毀反而業績大幅提升(甚至之後的《哥吉拉》電影中,舉凡被哥吉拉摧毀過的盈利場所生意都會大好,所以反而是大家爭相希望在電影中被哥吉拉摧毀!)

一樣無辜的電車。
一樣無辜的電車。
一樣無辜的電車。
一樣無辜的電車。
一樣驚恐的電車駕駛員。
一樣驚恐的電車駕駛員。
一樣驚恐的電車駕駛員。
一樣驚恐的電車駕駛員。
一樣不怕死的記者。
一樣不怕死的記者。
一樣不怕死的記者。
一樣不怕死的記者。
別摧毀後反而生意越好的銀座和光百貨。
別摧毀後反而生意越好的銀座和光百貨。
時隔 70 年,銀座和光百貨還是難逃哥吉拉的迫害。
時隔 70 年,銀座和光百貨還是難逃哥吉拉的迫害。

最後是哥吉拉的死亡。1954 年版的哥吉拉死於電影中的虛構黑科技「氧氣破壞裝置」(オキシジェン‧デストロイヤー),這個裝置在 2019 傳奇影業的《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中也有出現,只不過在 2019 年的電影中「氧氣破壞裝置」並沒有殺死哥吉拉(雖然電影中人類使用它是為了消滅基多拉)。在《哥吉拉 -1.0》中,人類最一開始的作戰計劃是對哥吉拉使用「氟利昂氣泡」,實際上這個物質的作用在現實中與電影描述的不太相同,現實中的氟利昂物質通常是穩定、不可燃、中度毒性的氣體或液體,常作為冷媒或氣溶膠推噴劑使用;而當然氟利昂也並未能消滅哥吉拉,最後還是由敷島浩一將載滿炸藥的飛機駛進哥吉拉嘴裡,最後使其爆炸肢解而亡……

死於「氧氣破壞裝置」的哥吉拉。
死於「氧氣破壞裝置」的哥吉拉。
遭載滿炸藥的飛機駛進嘴裡,最後炸肢解而亡的哥吉拉。
遭載滿炸藥的飛機駛進嘴裡,最後炸肢解而亡的哥吉拉。

浩一以自我犧牲的方式摧毀哥吉拉,並且獲得了眾人的敬禮(但當然,浩一最後有成功從飛機中成功彈射生還下來),這樣的安排被不少人批評是「美化」了神風特攻隊,但姑且不論政治與國族層面想像的可能性,其實主角犧牲獲得眾人敬禮也是致敬了 1954 年版《哥吉拉》電影。在 1954 年電影中,「氧氣破壞裝置」的發明者芹澤大助博士,正是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在海底啟動了裝置與哥吉拉同歸於盡,最後獲得了眾人的致敬,而這經典的一幕也在 2019 年的《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中被渡邊謙所飾演的角色(也叫芹澤博士)給致敬了(只是渡邊謙犧牲是為了救活哥吉拉就是了……)

眾人致敬真的犧牲的芹澤大助博士。
眾人致敬真的犧牲的芹澤大助博士。
眾人致敬捨身但仍存活下來的敷島浩一。
眾人致敬捨身但仍存活下來的敷島浩一。

5. 《哥吉拉 -1.0》之後的可能發展

看完《哥吉拉 -1.0》後我們都知道這個故事還沒結束。哥吉拉雖然被浩一的那裝滿炸彈的飛機給炸得粉碎,但本作中的哥吉拉被設定有極強的再生能力,而在電影片尾就顯示了其中的一塊哥吉拉碎片開始變異增生,這裡呼應了 1954 年《哥吉拉》電影最後山根博士的那句:「哥吉拉還會在世界某處出現……」而不少人不僅認為這個哥吉拉碎片會再變成第二隻哥吉拉,甚至還有粉絲認為同屬於「令和系列」的《哥吉拉》作品,這個碎片最後變異成的很可能就是《正宗哥吉拉》(雖然被歸類為「令和系列」,但其實《正宗哥吉拉》是 2016 年出品的電影。)但也有人從《哥吉拉 -1.0》最後的哥吉拉碎片變異方式來看,也有可能它將變異成的不是全新的哥吉拉,而是東寶的另一個經典怪獸「黑多拉」。

不斷變異再生的哥吉拉碎片。
不斷變異再生的哥吉拉碎片。
正宗哥吉拉。
正宗哥吉拉。
東寶經典怪獸「黑多拉」。
東寶經典怪獸「黑多拉」。

最後,女主角大石典子在哥吉拉原子吐息所造成的衝擊下,本來應該死亡的,卻奇蹟的存活了下來,而在電影最後的畫面中,典子的脖子上漸漸顯出了如哥吉拉尾巴形狀的黑斑。而根據導演的公開發言證實,典子之所以能夠生存,確實是受到了哥吉拉輻射的影響;換言之,女主角典子很可能會在續集(如果有的話)變異成為怪獸,在這個脈絡下她最有可能的就是成為「碧奧蘭蒂」(ビオランテ),這隻經典的東寶怪獸首次登場於 1989 年上映的《哥吉拉 vs 碧奧蘭蒂》,牠是由一個喪女的科學家,其將女兒的一些細胞與玫瑰的細胞合併來保存她的靈魂,最後再與哥吉拉的細胞融合一起,後因哥吉拉的細胞突變而成。

導演證實《哥吉拉 -1.0》女主角典子確實受到哥吉拉影響而奇蹟存活。
導演證實《哥吉拉 -1.0》女主角典子確實受到哥吉拉影響而奇蹟存活。
東寶經典怪獸「碧奧蘭蒂」。
東寶經典怪獸「碧奧蘭蒂」。

馬上成為GQ LINE好友,每週好物話題一次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