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精準醫療挑戰癌症基因檢測瓶頸 陳柏翰:替身醫療提供新解方

Knowing

發布於 2024年11月27日06:30 • 洪嘉鎂

「現在談精準醫學,大部分就是透過基因檢測。癌症的基因檢測就是把癌細胞裡面的人體的基因拿出來進行數據分析,但由於數據誤差可能只有13.6%的病人可以用基因檢測找到合適藥物,當中真正能夠有反應的藥物可能剩不到10%。」精拓生技執行長陳柏翰於陽明山未來學社爐邊座談《我對2100年的想像》中表示。

精準醫療是未來癌症治療的重要趨勢,但現實中仍存在許多挑戰。陳柏翰指出,從癌細胞取得基因進行檢測的過程因人而異,加上基因抽樣位置的差異,都可能影響檢測結果。

陳柏翰舉例,2019年曾接觸過一名23歲女性卵巢癌病患,換了10種藥物才找到適合的藥物,「多數人恐怕沒有這樣的運氣和體力。」

面對這樣的困境,精拓生技從北醫技轉技術,從病人血液中分離出癌細胞,在實驗室大量複製上百萬顆後,進行藥物測試,如同病人替身。陳柏翰表示,這項技術突破過往培養成功率的限制,將攝護腺癌、大腸癌等實體腫瘤的培養成功率從原本的16.7%-35%提升至近90%,在臺灣做了超過100種的實體腫瘤,更透過自動化設備與人工智慧分析,大幅提升檢測效率。

陳柏翰於演講過程展示一張斷層影像,他說明,病患是一名嬰兒 ,在出生前就被診斷出疑似有惡性腦瘤,經過手術及化療後腫瘤仍持續長大。精拓生技團隊透過培養嬰兒血液中的癌細胞,找到一款標靶藥物但價格十分昂貴,在家屬向健保署申請專案補助後,嬰兒順利接受治療,今年六月已歡度三歲生日。

為了讓更多兒童癌症病童受惠,精拓生技自2023年起推出「Little Star」計畫,為12歲以下兒童癌症病童提供第一次免費檢測服務。陳柏翰表示,過去受限於孩童生理承擔能力有限、治療副作用等原因,兒癌治療十分困難。透過研究證實,此平台能在減少癌童生理負擔的情況下,培養癌細胞並找出適合藥物,希望能提供服務減輕病童家庭的負擔,能有更多人協助推廣這項計畫。

此外,精拓生技也積極與學術單位合作,在腦癌、頭頸癌、大腸直腸癌等多種癌症進行研究,成果屢屢發表於國際期刊。陳柏翰說明,這項替身醫療的技術始於2016年台北醫學大學的研究,2018年在美國癌症年會(AACR)發表第一篇論文,2019年精拓生技正式成立並完成技術轉移,在全球市場銷售服務,同年即有來自臺灣、中國大陸和日本的客戶購買。

除了服務個別病患,精拓生技也能做到與藥廠合作開發新藥。「我們建立了一個臨床沙盒(Sandbox)系統,讓新藥可以先在實驗室培養的癌細胞上測試,減少直接在病人身上實驗的風險。」陳柏翰強調,這符合美國FDA減少動物實驗、推廣生物晶片測試的趨勢。

陳柏翰表示,目前已收集超過萬筆癌症病患的細胞影像和藥物反應數據,下階段將持續整合基因檢測、藥物測試,建置數據庫進行後續商業發展。

陳柏翰指出,今年五月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COMPUTEX 2024 主題演講上的影片中,有出現精拓生技的身影,近年公司也在日本、美國等地獲得多個創新獎項的肯定。目前精拓生技在臺北內湖設立實驗室,已與多家醫院建立合作關係、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在日本與iLAC公司合作,將創新的癌症治療技術帶給更多需要的病人。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