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原住民族語即時口譯首登國會,族語老師自喻斯卡羅「蝶妹」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1年10月13日04:45 • 發布於 2021年10月13日04:45
朱清義(右)今天擔任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的同步口譯;范織欽(左)擔任立委伍麗華的同步口譯。(記者楊綿傑攝)
朱清義(右)今天擔任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的同步口譯;范織欽(左)擔任立委伍麗華的同步口譯。(記者楊綿傑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今首次於立法院全程使用阿美族語進行業務報告,也有立委以族語質詢,展現國會多元文化活力。資深族語老師雖自喻如夯劇「斯卡羅」中的通譯「蝶妹」,但也坦言口譯訓練有難度,必須要有環境、人才,所以肯定族語登上國會殿堂的宣示意義。

在教會擔任牧師即席口譯35年經驗,今天為夷將Icyang發言進行同步口譯的朱清義說,口譯翻譯是1件不容易的事,原民會一直想要培育相關人才,但其中的訓練非常具有難度,必須2種語言都要有相當素養,才能達到要求。

朱清義說明,口譯有2種,1種是稿寫好了,說話者說了,即席口譯者就念過去,這是比較容易的;但是當備詢的人脫稿演出,或是非按照稿子說,這時就要看口譯人員的機智反應及語言素養。

朱清義提到,口譯有語法上限制,包括會受到年齡、所在區域的不同,而有自己口語化語言,例如阿美族語就有5種亞群,每種「牛」的說法都不相同,若無較豐富在不同族群、部落的生活體驗,也不見得聽得懂。

朱清義認為,加強人員訓練會是復振族語重要的部分,而今天在國會殿堂這樣使用,有其族語推動及復振上宣示及推動的意義。

今日以魯凱族語質詢的立委伍麗華表示,期待立院影音平台能有相關翻譯服務,以及處理雙聲道的問題,讓閱聽者能夠更容易接觸到族語,且也可以隨時切換成自己習慣使用的語言。

擔任伍麗華口語翻譯,其胞弟高雄市議員范織欽表示,很榮幸有機會在國會殿堂上用族語做同步翻譯,這個場景從來都沒想像過,宛如電視劇「斯卡羅」中的通譯「蝶妹」角色一般。

范織欽認為,在族語復振上,沉浸式學習環境很重要,再來是師資也很重要,這2個要素能具備,學習族語就會很快進入狀況。尤其是從小周邊環境、家人都在使用族語的,只要聽得懂,進一步學習就會很快。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