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我在國小開了一間銀行,成為小型社會裡運作的小型經濟體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更新於 04月18日07:10 • 發布於 04月11日01:0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我在國小開了一間銀行,成為小型社會裡運作的小型經濟體

文/賴皓韋

怕髒又想賺大錢?哪裡怪怪的?

就我的觀察,華人乃至於日韓國家,社會普遍對於金錢有共同的看法:一方面覺得錢是髒的,很多時候不願意談錢,也盡量不讓孩子觸碰,總希望孩子能在不被金錢污染的環境下平安長大;但另一方面,心願清單中,卻常常包含了「財富自由」、「我想賺大錢」等願望。咦,是不是哪裡怪怪的?

設計的起點:兼具刺激良好行為與模擬真實世界

文林銀行既然是以經濟體作為出發點,就需要從經濟的思維出發進行設計,不僅要刺激良好行為發生的目的,也要能模擬真實金融世界的遊戲規則。

文林幣雖由學務處製發,但實際透過學生行為發出文林幣的是眾多的老師們。每個班級內部就像地方自治政府,擁有對班級發展的主導權;也就是說,如果希望老師們願意使用文林幣,就必須讓發放標準自由的定義,我扮演中央政府的角色就好,讓文林幣在每個老師手上發揮被賦予的價值。

既然文林幣被定義為「校內可自由運用的資產」,就必須考量文林幣的供給數量。在正常的情況下,文林幣必須穩定的供給到班級,才能讓商店的兌換品供需穩定,不至於出現大家手上一堆文林幣卻無商品可兌換,或是架上商品乏人問津,原因是收入不足買不起,這都會減損大家對於文林幣的「貨幣信心」。

總量管制,妥善運用有限資源

設定文林幣「總量管制」的框架——意思是,以每位班級老師每一學期都能獲得總額為一萬元的文林幣為原則,不多也不少,若有較為特殊的課程樣態,則依「觸及學生時間多寡」調整面額。例如,行政人員的課務較少,每學期能獲得的總額自然就會較低,或是指導社團的老師,可能只有固定時間上課,發放額度也會進行調整。

每兩個學期,也就是一學年,搭配防偽機制更新紙鈔的時機,班級老師手上未用罄的文林幣也會跟著失效,收回國庫進行封存與銷毀。新學年發放新版文林幣,以確保每個學生得到文林幣的機會是相對公平的,也避免老師學期末發現不慎留太多,乾脆帶到下一個新的班級使用,容易造成班級經營起點不公平的狀況。也就是說,文林幣並不是無限制往上疊加的設計,而是如何妥善運用有限資源的思考。

人均所得,評估學生的重要參考

確保了貨幣供給的問題,只是框架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學生努力獲得的資產能換到什麼才是合理的?透過總量管制,確保文林幣穩定供給到班級中,我們就可以計算出,平均一位學生一個月可以獲得一百元文林幣,這就是所謂的「人均所得」。

這「人均所得」,也是老師評估學生的參考依據之一。若學生每個月的所得遠低於這個數字,可以從存摺流水帳顯現的歷程以及備註欄中的文字摘要探究其原因,是表現不佳?還是找不到適合的發展?若每月收入高於一百元文林幣,同樣可以由這位學生收入的來源與額度,判斷可能是各方面都優異的小達人,或可能是願意付出勞力、勤奮踏實的孩子。

對價基準,匯率的浮動率投射學校期待

而這一百元文林幣能夠換到「什麼」?是很重要的對價基準點。學生會想:我努力工作一個月,能不能換到想要的「東西」?這個東西必須符合多數人的想望。

透過對價基準的設定,與新台幣轉換匯率大約設定在一:十的上下;舉個例,購買一支筆,新台幣的價格是十元,對價到文林幣的時候就會是一百元,平均來說,學生每個月如果都能夠因為各種良好表現的累積,獲得一支筆是合理的。

但也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會按照一:十換算,我稱之為匯率的浮動率,浮動率是調控「文林柑仔店」物價的工具之一,可以改變商品在真實市場上的價格對價到文林柑仔店的價格,進而投射出學校對學生的期待。比如,學校希望學生多多購買書籍,所以一本市價新台幣三百元的書籍,我們就會以一:一的匯率,換算成三百元文林幣,也就是說,原本需要用三千元文林幣才能購買的書籍,現在只需要三百元文林幣即可買到,等於是打一折的概念。只要在校正常努力程度的學生,每學期都可以買將近兩本書。另一個角度,學校不希望學生吃太多零食,但零食又是學生很重要的努力目標,我們就會把一部分含糖量比較高的零食,以一:十五的匯率換算,提高那些零食的文林幣售價,拉高學生取得的成本,進而抑制購買的數量與意願。

太功利主義?真實社會的思考訓練?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計畫實在是太功利主義了!會不會讓學生變得唯利是圖?我不否認這樣的可能性,但我也不認為多數的學生都會如此。

客觀來說,文林銀行計畫提供「付出努力可獲得」的機會。學生的付出,可以為了某個目標,一點一滴的累積,就像我們長大後投身職場,最幸福的也許是「職業即興趣」,既能有收入又能滿足自己,但有時候工作也許不那麼有趣,但報酬還可以,我們也會陷入長考,要?還是不要?我認為這種決策前的思考訓練很重要,當決策的過程納入金錢這個考量因素時,難度就會提升,若經驗不足,很容易就做出重大的錯誤決定。

多數人都是進入社會後才經歷前述過程,屆時,你的身旁不一定有人可以幫你分析;但在文林銀行裡,類似的決策時機不斷發生,最重要的是,學生身旁都有老師提供諮詢或協助,在學校的保護傘下,即使是錯誤的決策都可被允許,而從錯誤中學習,往往能更加印象深刻。

※ 本文摘自 《我在國小開了一間銀行》,原篇名為〈文林銀行的理論基礎〉,立即前往試讀►►►

我在國小開了一間銀行:一位斜槓老師的創新實驗,翻轉校園的金融理財教育 - 賴皓韋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